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武漢的文化藝術

武漢的文化藝術

敢為人先,追求卓越。

To be pioneering,to be outstanding. 武漢,每天不壹樣!

Wuhan, Different Everyday! 武漢飲食,可謂壹早壹晚,過早和宵夜最為經典,有“早嘗戶部巷,夜吃吉慶街”之美談。武漢菜秉承湖北菜系風格,匯聚東西南北精華,菜品豐富多樣,又自成特色,是著名的“美食之都”。

又因武漢水產極為豐富,淡水魚鮮在全國享有盛譽,所以又被譽為“中國淡水魚美食之都”。

特色小吃有熱幹面、三鮮豆皮、面窩、米粑、豆絲、歡喜坨、鴨脖子、武昌魚、排骨藕湯、洪山菜薹炒臘肉、糍粑等。 武漢是近代中國興辦博覽會的發源地之壹,1909年在武昌舉辦的武漢勸業獎進會,是中國最早的並較為正規的商品博覽會,是中國近代史上第壹個博覽會。

在改革開放之前,武漢就是全國四大會展中心城市。 現擁有中西部最大、中國第三的展覽場館武漢國際博覽中心及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武漢科技會展中心、湖北省現代農業展示中心等展覽會議場所。第四屆漢交會、第三屆世界植物園大會、第十三屆世界湖泊大會、第47屆國際規劃大會、中亞區域經濟合作第11次部長會議等國際展會已相繼在武漢成功舉辦。 文藝場館

武漢是“高山流水覓知音”的發源地。武漢音樂學院和湖北美術學院的前身武昌藝術專科學校,是中國現代第壹所私立藝術教育學堂,是中國最早的三所藝術專科學校之壹,因此武漢也成為了中國近現代高等藝術教育的發源地之壹。武漢主要藝術表演場館有琴臺大劇院、武漢琴臺音樂廳、湖北劇院、武漢劇院、洪山禮堂等。

1992年建成的武漢雜技廳,是中國第壹座可供進行國際雜技、馬戲表演的觀演建築,也是亞洲最大的雜技廳。在此舉辦的中國武漢國際雜技藝術節,是與蒙特卡洛國際馬戲節、巴黎明日國際雜技節齊名的全球三大國際雜技節,被文化部列為中國“七大對外文化交流項目”之壹。

(更多藝術場館見壹級目錄”社會“下”文化場館”表格)

手工技藝

漢繡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它以楚繡為基礎,融匯南北諸家繡法之長,揉合出了富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新繡法。1910年和1915年,漢繡制品在南洋賽會和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獲得金獎。此外,武漢還有木雕船模制作技藝等傳統工藝。

戲劇

漢劇舊名楚調、漢調,約有300多年歷史,有“京劇之母”的美譽。武漢地區其他劇種還有楚劇、湖北評書、湖北大鼓、湖北小曲等。另外,武漢還是中國京劇第壹世家“京劇譚門”的故鄉。

電影

1903年5月27日,美商匯喇洋行“美國精巧新奇影戲”在老跑馬廳放映,電影開始在武漢出現。

1905年,單獨出演中國第壹部電影《定軍山》的武漢人譚鑫培是中國第壹個電影演員;1911年,反映辛亥革命的紀錄片《武漢戰爭》是中國最早的紀錄電影。

2012年,武漢成為全國院線數量最多的城市,也是中國電影市場重要的票房高地。

(更多民間藝術詳見本壹級目錄下屬二級目錄“宗教”下“湖北省武漢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表格) 佛教

歸元寺(佛教重點寺院)、寶通寺(佛教重點寺院)、蓮溪寺、正覺寺、古德寺、木蘭山等;

道教

長春觀(道教龍門派道觀),木蘭山道觀等;

基督教

武漢是中國內陸基督教新教最早傳入之地。現有榮光堂(格非堂)、崇真堂、基督教武昌堂、嘉諾撒仁愛修女小教堂、聖米迦勒堂等;

天主教

漢口、漢陽、武昌曾分別隸屬於意大利方濟各會、美國方濟各會和愛爾蘭高隆龐傳教會。現有花園山天主堂(1866年)、上海路聖若瑟堂(武漢最大)、柏泉天主堂、顯正街天主堂等;

伊斯蘭教

起義門清真寺、原廣益橋清真寺、民權路清真寺、江岸清真寺、二七街清真寺等。 武漢將“打包”漢口租界、漢陽造、武昌首義、江漢關,辛亥首義紀念館、武大等地等,正式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據了解,武漢此次申遺主題為“近代文化轉型遺址”,涵蓋漢口原租界區、漢陽工業遺產區和武昌首義遺產區三大部分。

非物質文化遺產 湖北省武漢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民間文學類 黃鶴樓傳說 伯牙子期傳說 木蘭傳說 賤三爺的故事 “惟楚有材”傳說 卓刀泉傳說 黃陂民間彩詞 民間音樂、舞蹈類 高龍 單弦拉戲 牌子鑼鼓 五蝦鬧鰱 高蹺獅子 武獅 武漢采蓮船 鰲魚燈 高蹺亭子 漢口碼頭號子 墨龍燈 高臺獅子 天獅子 八十八行 撲蝴蝶 高蹺故事亭子 傳統戲劇、曲藝類 漢劇 楚劇 湖北評書 湖北小曲 湖北道情 湖北漁鼓 湖北大鼓 黃陂花鼓戲 新洲皮影戲 雜技、競技類 武漢雜技 頂碗 木蘭武術 民間美術類 武漢剪紙 黃陂木版年畫 木雕船模工藝 武漢泥塑 武漢面塑 小口徑瓶內畫工藝 人物透雕 明式家具微縮工藝 傳統手工技藝 漢繡 高洪太銅鑼制作技藝 漢口榮寶齋書畫裝裱 老通城豆皮制作技藝 蔡林記熱幹面制作技藝 武漢面窩制作技藝 圓木微縮技藝 篾紮風箏技藝 武漢燈彩紮制技藝 武漢煨湯技藝 青山麻烘糕制作技藝 黃陂榨油技藝 傳統醫藥類 葉開泰中醫藥 馬應龍制藥傳統民俗類 木蘭廟會 漢陽歸元廟會 舊街花朝節 漢正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