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借林黛玉之口啄蟹曰:“鐵甲長戈死未忘,堆盤色相喜先嘗。封鰲嫩玉雙雙滿,殼凸紅脂塊塊香。多肉更憐卿八足,助情誰勸我千觴?對茲佳品酬佳節,桂拂清風菊黃桿。”贊譽了螃蟹的肉嫩、脂香、味醇。又有寶玉吟曰:“持蟹更喜掛陰涼,潑醋擂姜興欲狂。”詩中述明佐以醋姜(蟹易被致病性嗜鹽菌汙染,往往引起食物中毒;而醋姜能在1~3分鐘內致該菌死亡)及其美味引起的興奮心情。
在該章回中薛寶釵詠蟹曰:“桂靄桐蔭坐舉觴,長安涎口盼重陽。眼前道路無經緯,皮裏陽秋空黑黃。酒未滌腥還用菊,性防積冷還須姜……”曹雪芹借筆痛罵了那些皮黑黃的兩腳蟹,並指出食蟹滌腥及防積寒(蟹性寒)的方法。以上述的食蟹法,都是很有科學道理的,即使在今天仍采用有效。
在第四十回中,提到螃蟹餡炸餃子,裝在壹小盒內,十分精巧。“蝦蟹肉面黃”,以生細面條經油炸加燜煮後,用蝦仁、蟹粉澆在面條上,既色澤金黃,且松軟香脆,是蘇州名點。“蟹黃包子”與“蟹黃湯包”,又別具壹格:前者,取蟹黃和肉制成熬油,拌入餡心而成;後者,用蟹肉與豬油熬制,再加入調料的肉茸摻和而成,均為揚州名點。上述名點,仍然在民間流傳;而螃蟹餡炸餃子,卻不多見了。
如今,食蟹有煮、蒸、烹、炒、燜、溜、腌、醉、糟等方法,菜譜品種繁多,南北風味不同,各領風騷。食蟹品位在於:大腿肉,絲短纖細,味同幹貝;小腿肉,絲長嫩細,美如銀魚;蟹身肉,潔白晶瑩,勝似味魚;蟹黃膏,色似琥珀,啖味賽鱉。
蟹之名 蟹是壹種頗有個性的動物,腿多名也多。宋代傅肱的《蟹譜》記載:“蟹,以其橫行,則曰螃蟹;以其行聲,則曰郭索;以其外骨,則曰介士;以其內空,則曰無腸。”雅號也多,有“鐵甲將軍”、“無腸公子”、“橫行勇士”、“含黃伯”等。
蟹之喻 螃蟹堅甲利足,橫行逞兇。凡罵民賊、貪官,常借用於它。在《紅樓夢》中,曹雪芹借薛寶釵之筆,寫出了“眼前道路無經緯,皮裏陽秋空黑黃”的食蟹名句,譏笑怒罵那些兩腳蟹,是諷刺世人太毒了些.讀後使人倍感痛快淋漓。近代國畫大師齊白石,在壹次國民黨浙滬警備司令宣鐵伍的宴會上,被邀請揮筆作畫。他在宣紙上畫出壹只大螃蟹,題跋:看妳橫行到幾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