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2-1新疆主要中新生代盆地壹覽表
近年來,年儲量和產量增幅均居中國陸地首位,塔裏木已成為中國第二大天然氣產區。新疆油氣資源豐富,特別是自2001以來,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將新疆作為油氣勘探開發的重點地區,推動了油氣勘探開發的快速發展。因此,新疆將很快成為我國油氣資源的主要接替地區之壹。
第1節資源概述
壹、準噶爾盆地
準噶爾盆地南依天山,東北依阿爾泰山,西北依準噶爾界山,略呈三角形,面積654.38+0.3萬平方公裏。它是新疆主要的大型含油盆地之壹。經過50多年的探索。獨山子油氣田發現於1937,克拉瑪依油氣田發現於1955,齊其古油氣田發現於1958。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準東、準東和準南發現了許多油氣田。截至2005年,已發現27個油氣田,包括2個大型油氣田(克拉瑪依和呼圖壁)和油氣。這是壹個油氣資源豐富的盆地。
準噶爾盆地經歷了晚古生代克拉通狀盆地和中新生代前陸盆地的演化階段,發育了多種類型的沈積體系和構造變形樣式。構造條件復雜,總體上受天山東西向構造帶、阿爾泰-克拉米裏、馬來西亞西北構造帶和準噶爾界山構造帶控制,盆地呈三角形,區內主要有三組斷裂。即近東西向、北西向和北東向,這三組斷裂控制了盆地內大規模隆起和凹陷的構造格局,為油氣的生成、運移和聚集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盆地內烴源巖十分發育。主要有上石炭統、二疊系、上三疊統、中、下侏羅統和古近系安集海組(南部)。其中,最優質的烴源巖為上二疊統紅巖池組和蘆草溝組,最大厚度700 ~ 1000m,有機質豐度高,為國內外罕見的烴源巖。全盆地油氣資源量654.38+00.69億噸,是西北地區油氣資源量較高的盆地。多時代成油組合。該盆地不僅有多時代烴源巖,而且有多時代多層儲層,如石炭系火山巖、二疊系、三疊系、侏羅系、白堊系、古近系和新近系。但主要為侏羅系、白堊系和三疊系,主要區域蓋層為二疊系、三疊系、侏羅系和白堊系,古近系和新近系為泥質巖和石膏泥巖。主要生油組合為上二疊統和三疊系。上三疊統和侏羅紀、侏羅紀和白堊紀、古近紀和新近紀。
資源與儲量:油氣資源總量1069億噸,其中石油85.9億噸,天然氣21000億立方米。累計探明石油儲量19301.5萬噸,可采儲量43691.9萬噸,剩余可采儲量217647萬噸;累計探明天然氣儲量21.731.5億立方米,可采儲量951.4億立方米,剩余可采儲量7071.8億立方米。
二、塔裏木盆地
塔裏木盆地是中國最大的內陸盆地,面積56萬平方公裏。經過50多年的地質勘探,證明塔裏木盆地油氣資源豐富,資源量達229億噸。其中,11.5億噸石油和11.4萬億立方米天然氣。伊旗溪油田發現於1958,柯克亞油田發現於1977。特別是5438年6月至0984年9月在塔北雅克拉構造上設計的沙山2井,實現了古生代海相油氣的重大突破,開創了地質、石油和科教部門赴塔裏木油氣勘探的新局面。迄今為止,已發現36個油氣田。其中大型油氣田4個(塔河、克拉2、迪那2和田河)。2005年石油產量為1010810000噸,天然氣產量為619000萬立方米。因此,塔裏木盆地已成為中國第二大天然氣區,也是油氣儲量和產量快速增長的地區之壹。
塔裏木盆地經歷了多次開合運動,造成多種類型盆地的疊加復合,形成了多種相類型、完整且厚度巨大的沈積體系,成為盆地油氣資源潛力巨大的物質基礎;豐富的油氣資源是多時代、多層烴源巖,主要為寒武-奧陶系、石炭-下二疊統和三疊-侏羅系。既有古生代海相碳酸鹽巖,也有陸相泥質巖,分布廣、厚度大、生物豐富。古生界烴源巖也具有多期生烴的特征。構造運動的多期性和復雜性導致地層不整合的發育。主要有六個由構造運動形成的區域不整合,即前震旦紀和震旦紀、奧陶紀和誌留紀、泥盆紀和石炭紀、二疊紀和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古近紀和新近紀。這些不整合是油氣藏形成的重要條件;塔裏木盆地儲蓋組合十分發育,包括震旦系-奧陶系、誌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疊系、三疊系-侏羅系、白堊系-古近系和新近系六大組合。根據烴源巖、儲層特征、運移網絡和圈閉體系,將塔裏木盆地劃分為庫車、滿加爾、孔雀河、阿瓦提、湯古壩子、塔西南和塔東南7個含油氣系統。
經過多年的研究,塔裏木盆地特別是臺盆區存在四個成藏期:晚加裏東-早海西期、晚海西期、印支-燕山期和喜馬拉雅期。在油氣演化的地質歷史中,還具有多期生油、多期成藏和多期充註的特征。
油氣資源及儲量:塔裏木盆地油氣資源豐富,油氣資源量229億噸,其中石油115億噸,天然氣11.4萬億立方米。盆地累計探明石油儲量1149萬噸,可采儲量219萬噸,剩余可采儲量140萬噸。累計探明天然氣儲量8257.49億立方米,可采儲量5262.33億立方米,剩余可采儲量5042.63億立方米。
三。吐魯番-哈密盆地
盆地位於新疆東部吐魯番-哈密地區,總面積5.3萬平方公裏。它是在晚古生代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中新生代山間盆地。沈積地層包括石炭系、二疊紀、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和新生代,最大厚度約9000米。1958發現盛金山、七克臺小油田後,勘探工作中斷,1983開始新壹輪勘探。自1989以來,已發現23個油氣田。
吐哈盆地油氣資源總量為654.38+0.94億噸。其中,654.38+0.58億噸石油和3650億立方米天然氣。累計探明石油儲量31372萬噸,可采儲量8170萬噸,剩余可采儲量4987萬噸;累計探明天然氣儲量957.046億立方米,可采儲量450.74億立方米,剩余可采儲量330.26億立方米。
四是焉耆盆地
焉耆盆地位於南天山中段南坡,面積1.3萬平方公裏。1994年8月,中國石油河南石油勘探局在沈雁1井侏羅系獲得工業油氣流,隨後發現三個油氣田,寶浪油田於1.96年投入開發。目前,石油年產量約為20萬噸。該盆地是壹個中新生代山間盆地。基底為前海西褶皺基底。沈積蓋層是三疊紀和侏羅紀。古近紀-新近紀直接將其重疊。
油氣資源及儲量:焉耆盆地油氣資源量4億噸至5億噸。累計探明石油儲量3239.8萬噸,累計探明可采石油儲量797.4萬噸,剩余可采石油儲量606.6萬噸。累計探明天然氣儲量654.38+007.66億立方米,累計探明天然氣可采儲量40.53億立方米,剩余天然氣可采儲量35.96億立方米。
動詞 (verb的縮寫)三塘湖盆地
三塘湖盆地位於新疆東北部,是壹個中新生代山前盆地,面積約2300平方公裏。1993井唐深1井在2082 ~ 2087米深度酸壓後在侏羅系取得油氣突破,日產油19噸。發現了三個小油田。
盆地以下石炭統為基底,其上沈積了上石炭統、二疊紀、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和古近紀,形成壹個厚度為5000米的不對稱箕狀盆地。可分為三個構造單元,即北部隆起、中部凹陷和南部斜坡。盆地主要烴源巖為二疊系和侏羅系。
油氣資源及儲量:該盆地油氣資源量為3-4億噸油當量。目前累計探明石油儲量654.38+0.5萬噸,可采儲量36.7萬噸,剩余可采儲量332.38+0.438+0.00萬噸。累計探明天然氣儲量6543.8+3.89億立方米,可采儲量7.57億立方米,剩余可采儲量7.57億立方米。
第二節開發利用現狀
新疆的油氣開發已有40多年的歷史,最早是1936年準噶爾盆地獨山子的發現和1955年克拉瑪依油田的發現和開發。伊旗溪油田於65438年至0958年在塔裏木盆地北緣發現並開發。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各大盆地發現了許多油氣田。因此油氣開發行業發展迅速。截至2005年,新疆已有40多個油氣田投入開發。2005年石油產量2408.3萬噸,天然氣產量6543.8億立方米。
壹、準噶爾盆地
準噶爾盆地的開發始於20世紀30年代。前蘇聯和新疆合作在南部盆地獨山子發現了油田,並建立了獨山子煉油廠。當時最高的原油年產量為1100噸,而在新中國成立之前,總共生產了11497噸原油。
2001生產了960萬噸石油和20億立方米天然氣;2005年石油產量11243400噸,天然氣產量28.95億立方米。
二、塔裏木盆地
依其溪油田於塔裏木盆地1958處發現,次年5月投入開發。目前已先後開發建設28個油氣田,包括柯克亞、東河塘、雅克拉、牙哈、輪南、塔河、達裏雅、塔中4、哈德森等油氣田,使塔裏木盆地油氣產量快速增長。詳見表4-2-2。
表4-2-2 2000-2005年塔裏木盆地原油和天然氣產量
三。吐魯番-哈密盆地
該盆地於1992年底建成,年產原油80萬噸。截至1999年底,共建成采油井192口,註水井145口。2000年,它生產了280萬噸石油和6543.8+0.8億立方米天然氣。2001生產260萬噸石油和11.5億立方米天然氣;2003年,它生產了258萬噸石油和6543.8+0.5億立方米天然氣。2005年石油產量為654.38+94.39萬噸,天然氣產量為654.38+5.06億立方米。
第三節開發利用前景分析
首先,油氣資源潛力巨大。
新疆油氣預測資源總量為360億噸,占全國陸上油氣預測資源總量的1/3,占西北地區油氣預測資源總量的80%,其中油氣預測資源總量為222億噸和13.8萬億立方米。
(1)塔裏木盆地:預測油氣資源量229億噸,其中石油115億噸,天然氣11.4萬億立方米。
(2)準噶爾盆地:預測油氣資源量654.38+0.69億噸,其中石油85.9億噸,天然氣2654.38+0.0萬億立方米。
(3)吐哈盆地:預測油氣資源量654.38+0.4億~ 654.38+0.7億噸,其中石油654.38+0.6億噸,天然氣3650萬億立方米。
(4)三塘湖、柴窩堡、伊寧、焉耆等小盆地預測油氣資源量654.38+0.2億噸(當量)。
第二,油氣資源轉化率低
石油和天然氣勘探程度很低
盡管新疆準噶爾、塔裏木和吐哈盆地的油氣勘探已有50多年的歷史,但總體勘探程度仍然相當低。截至2003年底,已建成探井2479口,二維地震1.4萬平方公裏,三維地震1.64萬平方公裏。但主要集中在盆地西北緣、中部和東部地區,分布極不均勻。很多領域基本還是空白區域。
塔裏木盆地探井520口,平均1000平方公裏,井數1口。二維地震為32.9萬公裏,每平方公裏僅2.0公裏;三維地震1570平方公裏,表明塔裏木盆地勘探程度很低,工作量主要集中在塔北、塔中、庫車和葉城等幾個有限區域。而且,還有20多個小盆地基本上沒有開始物理工作。
石油和天然氣資源轉化程度低
新疆油氣資源總量為360億噸,石油探明儲量33.68億噸,占石油資源總量的1517%,天然氣探明儲量1500萬億立方米,占天然氣資源總量的8.33%,遠低於全國,特別是塔裏木盆地油氣資源量229億噸。總之,塔裏木盆地僅處於油氣勘探的初級階段,準噶爾盆地處於油氣勘探的早中期階段,兩者都處於大油氣田的發現和起步期。
三是油氣勘探領域廣泛。
雖然該區已發現60多個油氣田,但仍有許多含油氣田亟待突破和開發:天山、昆侖山前逆掩推覆帶和斷褶帶勘探剛剛起步,前景廣闊;巖性、地層油氣藏及勘探前景看好;塔裏木盆地寒武系、石炭系和古近系膏鹽層下有重大發現。準噶爾盆地中部深層勘探(包括高壓層)潛力巨大。
第四節供需配置及建議
壹、關於油氣勘探的建議
塔裏木盆地臺盆區古生代,特別是古隆起的古斜坡區,如沙雅隆起、卡爾塔克隆起、巴楚隆起、古城隆起、麥蓋提斜坡和孔雀河斜坡。特別是寒武-奧陶系碳酸鹽巖古巖溶油氣田前景廣闊,此外還有誌留-泥盆系和石炭系構造油氣藏。
準噶爾盆地中部。除了關註隆起區的斜坡區外,還將在凹陷區和目前勘探較少的地區發現油氣田。
塔裏木和準噶爾盆地山前坳陷區的勘探剛剛起步,如準噶爾南緣山前坳陷、塔裏木盆地庫車坳陷、塔裏木盆地西南坳陷等油氣資源豐富、潛力巨大。
新疆三大盆地地層巖性油氣藏勘探剛剛起步,是未來勘探的重要領域之壹。
第三,除大盆地外的中小盆地僅在焉耆和三塘湖發現了幾個中小型油氣田,20多個中小盆地的勘探工作基本上沒有開始。建議在選擇性勘探中有新的發現。
二、加工工業配置建議
在加強油氣勘探開發發展的同時,必須加快油氣下遊產品產業的大發展。實現“新油、新氣、新用”,為新疆經濟騰飛貢獻力量。建議:天然氣利用;石化產品;開發精細石化產品;高分子化學與材料: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塗料、粘合劑等。
新疆油氣化工發展重點項目2005-2010
隨著新疆油氣勘探開發的快速發展,需要大力延伸油氣化工產業鏈,使上、中、下油氣產業協調發展。根據我區油氣產業發展現狀和戰略需求,油氣化工重點項目如下:
(1)獨山子擴建項目成為我區重點烯烴及合成材料生產基地;
(2)烏伊蘭成品油管道工程輸送能力為654.38+00萬噸/年。2004年我區石油達到2270萬噸,但原油加工產品為654.38+0850萬噸,其余部分運往內地,成本較高。本項目的建設將極大緩解這壹問題,提高我區成品油市場競爭力(開工總投資55.9億元);
(3)克拉瑪依重油改擴建,加工能力300萬噸;
(4)烏魯木齊石化公司大芳烴項目將建設45萬噸PX和70萬噸PTA裝置,成為西部最大的芳烴基地;
(5)新建45萬噸乙烯項目;
(6)庫車中石化塔裏木公司重油處理量已達250萬噸,2015年達到500萬噸;
(7)庫車30萬噸合成氨和52萬噸尿素項目;
(8)新疆廣匯65438+50萬立方米/日液化天然氣項目;
(9)建設80萬噸甲醇,支持大型醋酸、醋酐和二甲醚裝置建設;
(10)西氣東輸:2004年3億立方米,2005年50億立方米,2012億立方米;
(11)中亞輸油管道項目:2005年開工建設,2006年投產,壹期輸入原油654.38+00萬噸,最大輸入原油200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