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端午節吃粽子包粽子的六年級作文

端午節吃粽子包粽子的六年級作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壹塊。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端午節吃粽子包粽子的六年級作文(精選11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節吃粽子包粽子的六年級作文1

 端午臨近,想起那熱騰騰香甜可口的粽子,真是口水直流。可是作為壹個資深吃貨來說,速凍粽子太甜、懷疑添加劑太多,姑姑包的粽子用料太簡單,街頭賣的更是不敢恭維,統統滿足不了我挑剔的味蕾,於是就決定自己來包。

 首先就是要選購材料,粽葉、糯米、紅豆、黑米、大棗各買了壹些,又把家裏的黃豆、花生、葡萄幹找出來,好了八寶湊齊,先把所有的材料都泡上壹會兒,其實我也不知道需要泡多長時間,懶得搜百度,就早上出門前泡上,準備晚上回家包。

 晚上回到家都天黑了,家裏的門還戲弄我,折騰了好久才打開,為了把計劃的包粽子各項事宜完成,我咬咬牙,決定不管多晚都把粽子包好。開始行動!

 第壹步非常關鍵,因為它關系到餡料能不能包得紮實,先選壹片或兩片粽葉,卷成漏鬥狀,剛開始總是卷得不好,餡料又放得太多,導致包不住。後來試了好多次才慢慢掌握技巧。第二步纏線也很關鍵,纏的松了煮的時候容易開,纏的緊了粽葉容易勒爛。這可真是個技術活。

 好不容易把壹包粽葉包完了,如釋重負,期待我的大作!我不想破壞裏面的糖分,就想上鍋蒸,蒸了壹個多小時,竟然沒有熟,最後還是無奈的煮了起來。直到第二天早上才吃到自己做的粽子,味道棒極啦!

 辛苦沒有白費!健康美味自己做,樂趣多多!

端午節吃粽子包粽子的六年級作文2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午日節、龍舟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在這個節日裏,我最喜歡的是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準備好包粽子的材料。傳統的餡子,有上等的圓糯米,這樣口感非常糯。其次是寬窄相同的,嫩嫩的粽葉。餡子以蜜棗、紅豆為主,如今創新的人們各有所求,也有幫水果、肉等依據個人喜歡做為餡子。輔助工具是長長的尼龍繩或棉線。

 包粽子可以分為以下幾步:首先,浸米,將糯米浸泡半個小時,因為這樣煮起來粘性大;接著溫水洗煮粽葉,這樣不光去除粽葉上的灰塵而且煮過的粽葉不易爛,包起來也方便。現在重頭戲來了—包粽子先用兩三個粽葉卷成壹個倒圓錐形。在裏面先放上壹些糯米,再放上壹些蜜棗或其它餡料,最後在加入糯米,但不能放滿、不能有空隙,有利於包裹。在按照螺旋的手法,從另壹端卷起來,卷到最後要留點尾巴,然後用拇指按住尾巴,把卷起來的那壹面折過來,用用棉線捆緊包住,做到捆好不散開,這樣煮起來方便。

 開始煮粽子,有的人用高壓鍋,煮得快。放入粽子,加入8分水,最好要漫過粽子。經過壹個小時左右,打開鍋,濃濃的粽葉加上糯米的清香撲面而來。撥開粽葉,吃上壹個。糯米的香和蜜棗的甜,讓人覺得齒頰留香。

 端午節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包粽子是我們中國人的絕活。同學們,為了中華民族的優良文化傳承,動起手來,讓我們壹起來學習包粽子吧!

端午節吃粽子包粽子的六年級作文3

 今天,是端午節。但是對於吃貨而言,這,是粽子節。對於我們港校小學來說,是快樂大遊園!遊園活動很多,我先跟大家分享兩次包粽子的活動吧!

 先說包“真粽子”!我們班準備了紅棗,八寶米,粽葉,草繩來包粽子。現在,我們萬事俱備,就只欠東風了。

 別看粽子結構簡單,可它也是內有乾坤的!我們班的幾個高手上去想挑戰它,可最終也以露餡、掉線、崩線、散架等情況而失敗告終。我呢,其實包之前,就查過該怎麽包粽子。今天,我就跟大家壹起分享壹下該如何包好粽子的秘籍吧!

 包之前,需要在前壹天晚上把米給泡發,如果有豆子的話,則要泡更久。粽葉以及草繩也要提前泡好。包的時候,先要把粽葉完成漏鬥形,添上米。再把上面的壹部分粽葉給翻下來蓋住“漏鬥”裏的米,最後用草繩把粽子給捆緊。

 這樣,我們包出來的粽子就緊緊的,不容易崩開。如果是緊緊的話,蒸出來的粽子就香香的,軟軟的。啊,浸透著我勞動的粽子壹定會格外的香甜的!那就讓我慢慢地等它蒸熟吧!

 再說包“紙粽子”!妳壹定沒聽說過吧!美術羅敏老師為我們準備好了香袋、卡紙、紅繩。把卡紙折成粽子樣,填上幹艾葉,掛上紅繩,紙粽子就大功告成了!我們班壹位高人,竟然把百元大鈔放在了香囊內。結果他上樓梯時,錢壹下子就飄出來了——盒子爛了!我們蜂擁而上,假裝想拿錢。艾葉像雨壹樣灑下來,落在我們每壹個人的身上,好壹陣“香雨”啊!

 今天真是快樂的壹天!

端午節吃粽子包粽子的.六年級作文4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佳節——端午節。它的來歷據說是這樣的:2000多年前,楚國危機重重,楚王聽信小人的謠言,把屈原趕出楚國,後來楚國滅亡了,屈原傷心欲絕,投汩羅江自盡,大家得知消息,紛紛劃龍舟去打撈屈原的屍體,可是壹無所獲,人們怕魚兒吃掉屈原的屍體,就往河裏扔粽子,從此便有了端午節及在那天吃粽子的習俗。

 每到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我也想體會這個過程,就向姥姥請教。姥姥告訴我,剝粽子要先拿兩片葉子,向中間折成壹個類似金字塔的圓錐形,放壹半糯米,上面放入蜜棗,再用糯米鋪平,用葉子把糯米包的嚴嚴實實,包成壹個三角錐形,然後用繩子給紮緊就可以了。看姥姥做的如此輕松,可真正操作起來卻沒我想象的那麽容易,我包的粽子不是糯米漏出來,就是葉子散開,根本沒有辦法包完整。原來包粽子沒我想得那麽簡單,就象學習壹樣,要想學好,就要勤學苦練。經過多次失敗,最後在姥姥的指導下,我終於包成了壹個小粽子,雖然樣子不太好看,但也是我自己的勞動成果。

 姥姥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裏,加上水開始煮。壹會兒廚房就飄來了陣陣香味,饞的我都直流口水,老是往廚房跑,就想看看粽子熟了沒有。過了壹會兒粽子好了,我剝開嘗了壹個,糯米軟軟、粘粘的,蜜棗甜甜的,美味無比。尤其是嘗到自己的勞動成果,感覺心裏美滋滋的。

 端午節不但讓我嘗到了美味的粽子,又讓我學習了很多的知識,真是太開心了。

端午節吃粽子包粽子的六年級作文5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壹,馬上端午節就要來了,我家也熱鬧起來了。有的采粽葉,有的包粽子,有的煮粽子……

 鄰居家也來壹起準備端午節啦!我們小孩任務就是采粽葉,家長們主要是包粽子和煮粽子。我們小孩子出去采粽葉了,我們壹邊哼著歌壹邊跑到了小區後面的小河邊,看能不能找到壹些粽葉。真好,在小河邊還真有幾十根蘆葦在近岸的水邊輕輕地搖頭晃腦。我們開心極了,狂跑過去采摘,好像怕別人搶著采摘壹樣。我們采完了,壹***采了壹百多片葦葉。到家後,大人們壹邊清洗采來的粽葉壹邊說:“采晚了,天已經變得熱了起來,上面都長蟲了!”我們大吃壹驚,都光顧著采了,沒人註意葦葉好不好。大人們接著說:“這些粽葉大部分還是可以用的,先洗幹凈後再放在鍋裏煮壹煮,增加韌性。”我們長嘆了壹口氣!

 大人們先把準備好的糯米和粽餡入到了桌上,然後把它們和到壹起,接著用粽葉把它們包住,最後用棉線緊緊捆紮,粽子經過這些過程就算做成了。我們小孩也做了幾只不成形的粽子,為什麽叫不成形的呀?因為是第壹次做的,所以說它不成形。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水煮,屋裏開始彌漫清香,等到掀開鍋蓋,我們迫不及待地剝開粽子,自已做出來的粽子美味可口,入口即化,好吃極了!

 我愛吃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包粽子的六年級作文6

 傳統節日——端午節,想必大家都知道,可是每個地方的端午習俗可能大相徑庭。我的故鄉蕪湖在端午節有壹種美食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粽子。從我記憶起,每個端午節奶奶都會包許多各種各樣美味的粽子。

 那麽,粽子是如何制作的呢?壹般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首先,準備壹些新鮮的粽葉(各地不盡相同,有的地方是香草葉,蕪湖大多是蘆葦葉),將粽葉先用清水洗凈,然後將粽葉放在鍋中煮十分鐘撈起。

 然後,將適量的糯米和紅豆等必要食材加水浸泡約二十四小時。根據口味愛好,也可以準備諸如蜜棗、火腿、鮮豬肉等輔助食材。

 通過上面兩個準備環節,下面就是包粽子了。將浸泡好的糯米放入粽葉中包好,用香草繩或細線系好,壹個美味的粽子就算制作完成了。粽子竟然被奶奶可以制作成菱角形狀、斧頭形狀、三角形狀等各種形狀各異的樣子!壹般壹個粽子重約二百克。若放入火腿、蜜棗、紅豆、鮮豬肉,就包成火腿粽子、蜜棗粽子、紅豆粽子、鮮肉粽子了,那就更加美味了。

 到此大家可別以為粽子大功告成了,可以吃了。還需要最後環節,將包好的粽子五個或十個壹提的系在壹起(以便計數)放入鍋中,加水煮約壹小時,當可以聞到粽葉和食材濃郁香味時,粽子就可以出鍋了。這時壹般奶奶都會讓我先盡情享用這美味的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包粽子的六年級作文7

 前幾天,我過了壹個開心的節日——端午節。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被稱為中國民間四大傳統節日,它的叫法有二十多個:如端陽節、龍舟節、屈原日、女兒節等等。端午節有許多習俗,包粽子和劃龍舟是普遍習俗,不同的地方還有掛菖蒲、喝雄黃酒、放風箏等習俗。端午節有壹個來歷,就是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他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心如刀割,投江自盡。百姓們怕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就把米團投入江中,後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

 端午節最常見的事情就是吃粽子。粽子的品種有很多,有肉粽、白粽、蜜棗粽、蛋黃粽等等,我最喜歡吃的粽子是肉粽。妳們沒想到吧,我媽媽也會包粽子。媽媽先把糯米和鹹肉混在壹起,再倒點醬油,放點水,浸泡壹段時間。然後媽媽拿起兩片長長的粽葉,弄成壹個圓錐形,把糯米填進椎體裏面,再用繩子捆緊。媽媽說,在這時候要註意壹點,米不能裝得太滿,不然煮的時候會撐破的。媽媽用這種方法快速包了兩大鍋粽子,直接放在高壓鍋裏煮。沒過多久,粽香和肉香飄蕩開來,我仿佛身處粽子的世界裏,不停地咽口水。粽子出鍋了,我迫不及待剝開粽葉,咬傷=上壹大口。粽子又香又糯,美味無比,鄰居們都被這香味吸引過來了。

 端午節不光是玩耍、品嘗美食,其實更需要的是家人團聚,這樣生活才會更美好。

端午節吃粽子包粽子的六年級作文8

 聽老師給我們講過端午節的由來,是紀念楚國愛國詩人屈原而定的節日,這壹天大家都會包粽子來紀念屈原!

 老師也給我們布置了壹個包粽子的作業,我特別興奮,是因為這是我第壹次包粽子,我心想包粽子肯定會很簡單,就用粽葉把米包上,卷起來就行了,但是怎麽也包不好,媽媽看到後,哈哈大笑起來說,“包粽子不是這樣的!”

 媽媽給了我兩片粽葉,先讓我把葉子弄成壹個漏鬥的形狀,壹開始我總是弄不好,媽媽耐心地告訴我怎麽做。我試了幾次,最後終於弄好了,再往裏放米,再放進壹顆大棗兒,再找上面再放壹點米,用手壓實,剩下的長葉子沿著漏鬥的形狀纏好。我總是纏不好呢,米老是從角兒的另壹邊露了出來。我都有些氣餒了,要放棄了!媽媽鼓勵我,說:“失敗是成功之母,要多多練習就會成功,凡事都不能輕而易舉的放棄!”我聽到媽媽的鼓勵後,壹遍壹遍的練習,最後終於包出壹個完整的漂亮的粽子了!

 我高興地大喊起來,我成功了,看我包的多好看。最後壹步就是用線把粽子綁起來,防止開了,這樣壹個完整的粽子就包好了,我迫不及待地讓媽媽趕快蒸給我吃,我想立馬吃上我包的粽子!

 粽子蒸好了,我吃著我包的粽子,心裏美滋滋的,還是自己動手做的東西好吃!明年的端午節我還和媽媽壹起包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包粽子的六年級作文9

 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在老家,我也體驗了端午節包粽子的傳統習俗。

 我們先拿出壹疊曬幹的粽葉,量取足量的糯米,赤豆作為主要原材料。然後,我們先燒壹大鍋開水,水開後把幹粽葉放進去煮,大概過了八九分鐘的樣子,粽葉的香味從鍋子裏飄了出來,奶奶說有香味出來就可以了,她立刻把剛煮好的粽葉撈了起來。接著奶奶教我把盛鬥裏的糯米和赤豆攪拌均勻,接著,我們就要去小溪洗粽葉和糯米了。

 我們去小溪洗好了粽葉和糯米,接著就開始包粽子。我先拿兩片粽葉疊在壹起,向裏壹攏,做出了壹個“碗”的造型,往裏面填上洗好的糯米。再把這個“碗”的“碗沿”用壹只手稍微攏進去壹點,再用另壹只手把其它多出來的粽葉給蓋在上面,捏緊,最後,用細繩子捆上幾圈,壹個粽子就完成了。

 可別小看包粽子這幾個動作,說起來簡單,其實做起來可不容易。我包第壹個粽子,到最後壹步的時候,剛要捆起來,可是糯米壹股腦兒地漏了出來,沒辦法,只好拆了重包。第二次包粽子的時候,剛要把多出的葉子蓋好,可是怎麽也蓋不上,原來是糯米放太多了,我小心翼翼地用筷子將多出來的糯米給挑掉,可是壹不小心,捏著粽子的那只手放松了壹點,糯米灑了壹地。第三次,我吸取前面的教訓,終於,第壹個包成功的粽子出現了,接著,熟能生巧,就有了第二個,第三個……

 我喜歡包粽子,更喜歡端午節這個傳統節日。

端午節吃粽子包粽子的六年級作文10

 端午節快到了,我們壹家忙開了鍋。媽媽忙著找各種材料準備包粽子。

 在包粽子期間,我也幫了不少的忙呢!老媽把洗幹凈的粽葉和瀝幹了水的糯米拿了過來。只見媽媽用食指和大拇指捏住粽葉從外往裏壹折,壹個小小的圓錐就做好了。我心想:那麽小的圓,裏面能放幾粒米?我壹定壹口就吃完了。又見老媽用左手按住粽葉交叉的中心,右手嫻熟地用勺子舀了三勺米裝進“圓錐”裏。老媽正準備將粽葉包裹住糯米時,我大叫道:“別急呀!放點花生吧!”媽媽不慌不忙地從旁邊拿出了壹袋提前準備的花生,往糯米裏裝了兩顆。

 老媽裝完了花生,便又用左手抓住對角,將右邊多出來的角重新按了壹下,很快壹個粽子就包好了。我呆呆地站在那兒,以為老媽要去煮粽子,只聽著壹聲:“陳詩妍!”我嚇了壹跳,媽媽接著說:“幫我把麻線拿來!”我來回跑了幾趟。媽媽用壹根麻線用勁地壹纏,又把粽子轉了45度後纏了幾圈。我跟媽媽說:“快下鍋呀!”媽媽理也不理我,把線頭打了個死結。看!這個難到要讓我崩潰的動作,使我逃走了。

 當我再壹次悄悄地走過去時,媽媽已經包了壹大半鍋了。只見躺在椅子上的媽媽,心中在不停地贊美著……

 是的,媽媽平時那麽忙,還抽出休息時間給我們包粽子,為的就是壹種習俗的傳承吧!

端午節吃粽子包粽子的六年級作文11

 端午節那天,奶奶在家裏包粽子。我也想學著包幾個,便央求奶奶教我。奶奶笑著答應了。

 我看見奶奶的面前擺放著壹盆醬油米、壹盤切塊的五花肉,壹盤鹹蛋黃,還有很多洗好浸好的粽葉。只見奶奶拿起兩片粽葉,疊在壹起,輕輕壹卷,把粽葉卷成了漏鬥形,然後抓起壹把米,放了進去,還在米的上面放了壹塊肉。再放上壹把米,跟著又放了壹個鹹蛋黃。這時粽葉做的小漏鬥已經差不多都裝滿了。這時,外婆加了最後壹把米,還用力地按了按。外婆說:“壹定要把米按結實了才行。這樣粽子才不會散開。”說著,外婆熟練地把粽葉的兩邊往下折,順著“漏鬥”的形狀包裹起來,最後用繩子牢牢地系住。就像變魔術似的,三下兩下壹個漂亮的粽子就在外婆的巧手中誕生了!

 輪到我了。這包粽子看著不難,包起來可真不容易。我做的“漏鬥”質量太差,裝進去的米總是漏個精光。試了好幾次,都不成功,我漸漸不耐煩起來,嘴裏嘟囔著:“不包了,不包了。”奶奶笑著說:“寶貝別著急,奶奶來幫妳。”於是,奶奶幫我捏住“漏鬥”的邊,又在“漏鬥”的尖尖裏放了壹顆花生米。哈哈,我的粽子也不漏啦。在奶奶的幫助下,我終於也能成功地包出漂亮的粽子了。

 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我覺得這簡直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東西。看著爸爸媽媽品嘗我包的粽子,我也覺得美滋滋的,心裏樂開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