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看丹蓧面

看丹蓧面

劉丹是從北京豐臺來的,父親是抗越老兵,退伍後部隊分了壹套65平的小兩室,坐落於豐臺南郊的看丹社區。

零七年,十歲的劉丹隨父親從河北搬至北京,就讀於豐臺看丹小學。她在那裏認識了同班的鄭偉傑,壹向話癆的鄭偉傑,總在劉丹面前只言少語。就算上課回答問題,都是語無倫次。

按鄭偉傑的說法,大概是壹物降壹物,他壹見劉丹就大腦壹片空白,也不知說啥好,也不知怎麽說,便呆呆傻傻壹言不發。

而鄭偉傑是山西平遙人,父母在北京做生意,安排他在看丹小學讀書。上了初中,鄭偉傑就被迫回平遙了。

就讀於平遙古城初級中學的鄭偉傑,每天穿梭在古城的每條街上,他偶爾擡頭看看老槐樹的枝梢,便想起了看丹小學那幾年,班裏那個小女孩叫劉丹。

壹三年,鄭偉傑高中畢業,在古城開了壹家蓧面館,取名叫看丹蓧面。古城的遊客絡繹不絕,大多數遊客光顧他的蓧面,只是嘗鮮而已。偶爾會來幾個知道看丹的北京遊客,看到招牌便進來坐下,點兩碗蓧面,邊吃邊聊,也只是碰巧而已。

壹五年,劉丹考入太原理工大學。只身來到太原的她,第壹晚就趴在汾河的圍欄上發呆,她記憶中的看丹小學,看丹中學,離開豐臺時的畫面…………

那晚,她壹個人從迎澤西大街走到千峰北路,太原這座城市給她的感覺與北京完全不同,而下壹次回北京該是什麽時候呢?

暑假,她和同學去了平遙古城。古城的樹稀少,正午兩點的太陽炙烤大地,滿頭大汗的她們從南大街走出古城時,匆匆忙忙沒來得及擡頭觀望滿目琳瑯的店鋪,也就錯過了夾雜其中的那家看丹蓧面。

我們是壹六年春去的平遙,記憶深刻的是古城的石板,走起路來腳很舒服。那時從南門進,不遠處就瞧見了看丹蓧面,並不稀奇,像是西安大街小巷的涼皮肉夾饃壹樣。直到前幾天,在合川路地鐵口見了壹家看丹蓧面,頓覺眼熟。想來,應該是五年前在平遙古城見的那家吧。

壹七年秋,鄭偉傑便再次去了北京。他在南三環的瑞安大廈開了第壹家看丹蓧面。很多山西內蒙古的北漂每周光顧兩三次,老北京的老頭老太太也很喜歡蓧面。生意越來越好,便在東冠英胡同開了第二家。

畢業前,劉丹偶然壹次在微博上看到看丹蓧面,在北京開了七家。她很好奇是什麽樣的美食,竟然會以自己家裏所在的社區為名。她在想回北京壹定要去壹次,看壹看是什麽樣的人間美味。同學告訴她,平遙古城就有壹家,可以連夜過去,明天周日,下午回學校就可以。

年輕時的勇氣,就是說走就走。她們淩晨三點趕到了古城南門,零零星星的行人,忽明忽暗的路燈,三個人站在看丹蓧面店鋪門口,等了好久好久,便連夜趕回了太原。

這是劉丹第二次與看丹蓧面擦肩而過了,與其這樣說,不如說,她未到遇見時。人都壹樣,年輕時候總被新奇蒙在鼓裏,把不該遇見的都提前遇見。後來,當真正的遇見降臨時,卻沒有勇氣把說走就走重復壹遍。

畢業後的劉丹,回到了北京。偶爾壹次,路過豐臺南路,對面壹家看丹蓧面。她走進店裏,點了壹份蓧面。安安靜靜地吃完,看了看墻上的創始人簡介,那照片是如此熟悉,她還是頭也不回的離開了。

她知道,這是小學同學鄭偉傑開的店。卻絲毫沒有勇氣去找他,只能回到看丹小學,操場上熟悉的那棵大樹,在這裏站了十幾年崗。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劉丹在微博上搜了鄭偉傑,曾有記者問起,鄭總,妳的蓧面起源於平遙,為何叫看丹蓧面,而不叫平遙蓧面呢?鄭偉傑是這樣回答的:

看丹蓧面是久別未相逢的回憶。

她叫丹,所以叫看丹。

我們住的地方叫看丹,所以叫看丹蓧面。

而劉丹,始終記得,有個小男孩坐在自己旁邊不說話,連上課回答問題也語無倫次。有好多次回過頭,小男孩壹直偷偷看自己。那時候說不清楚,這些特征是什麽意思,現在才明白,看丹蓧面的意義。

直到前幾天,我在合川路地鐵口見了壹家看丹蓧面,頓覺眼熟。想來,應該是五年前在平遙古城見的那家吧。沒想到,曾經路過壹個不起眼的小店,也會成為連鎖北上廣深的大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