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孫儷,印象最深的還是
《甄嬛傳》裏霸氣側漏的熹妃涼涼,
壹個眼神瞬間秒殺眾生。
圖:《甄嬛傳》
而最近,我們的熹妃娘娘
帶著壹部全新題材的古裝大劇,
又風風火火的殺回來了,
這部劇就是《那年花開月正圓》。
這是壹部商戰題材的古裝劇,
講的是女主周瑩
從江湖小混混到商界女強人的傳奇故事。
有小夥伴問,這個周瑩是何許人也?
周瑩,字竹君,
1869年出生於陜西三原,
自幼即無親無故。
據傳其天資聰穎,對數字過目不忘,
具有非凡的記憶力。
她曾憑借著自己的智慧勇氣和獨創精神,
將壹個行將倒閉的商業大廈建成商業帝國;
因捐資助餉被慈禧封為“壹品誥命夫人”;
因廣濟百姓在關中地區傳為佳話,
她的義舉和遠見卓識
至今還被當地人們廣為流傳。
光聽這位傳奇女富商的簡介
就知道這部劇有多好看了
看豆瓣評分剛開播就竄到了8.4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
更讓人驚喜和意外的是
剛開播就遇到了深受娘娘喜愛的各種陜西美食
連孫儷都親自要發出九宮格曬劇中美食,
這拍的難道不是《舌尖上的中國》陜西版?
全國各路網友自上次看完《白鹿原》之後
又壹次準備來我大陜西組團咥美食!
公司的追劇小姐姐
甚至打算為了陜西的美食嫁到陜西了!
從第壹集起,涇陽縣繁華的小吃街
就已經讓所有吃貨們隔著屏幕開始流口水啦:
熱騰騰的老陜,還有煙火氣兒,
各種地道的陜西小吃,
甑糕,羊肉泡饃,涼皮,肉夾饃,
話不多說,開咥啦!
.1.
甑 糕
▲
所以甑糕到底有啥魅力?
甑糕是陜西人的早餐之壹,
西安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小吃。
起源於3000多年前西周時期
王子專用的食品“粉糍”演變而來。
先秦的"粉糍"是在糯米粉中加入豆沙餡蒸成的糕餅,
並不放棗,到唐代才發展成棗米合蒸,
韋巨源宴請中宗皇帝的"燒尾宴"58道菜,
其中有壹道甜點叫“水晶龍鳳糕”,
說的就是這甑糕。
.2.
羊 肉 泡 饃
濃郁的羊肉湯加上翠綠的香菜
和紅紅的辣椒醬,放在鍋裏過壹遍湯,
配上腌好的糖蒜,
吃了壹天都得勁兒。
當然想吃到正宗的羊肉泡饃,
饃還是得您自己掰!
.3.
大 刀 涼 皮
涼皮為陜西傳統特色小吃之壹,
多使用小麥面粉制作,
也有米粉或其他澱粉制作,
涼皮歷史久遠。
涼皮傳說源於秦始皇時期,
因為是使用大刀切條,
所以取名大刀涼皮。
看到油亮紅潤的油潑辣子,
忍不住吞了口水!
.4.
**肉 夾 饃 **
涼皮都出現了,
當然也不能少了咱們老陜的肉夾饃,
肉夾饃跟涼皮壹直都是絕配。
剛出鍋的鍋盔加上鹵好的肉,
再來點炒的青辣子,美味極了!
.5.
扯 面
老陜的扯面在《白鹿原》裏
已經發揚光大了壹次,
雖然在《那年花開月正圓》裏
只有短短幾個鏡頭,
但是也足夠勾起人的食欲了!
在 家 做 正 宗 的 陜 西 米 皮
沒有哪個陜西人是不愛涼皮的。
漢中壹代人民喜食的熱米皮,
寶雞人民喜食的搟面皮,
秦鎮壹代有名的涼皮,
個個都是陜西女娃的心頭肉啊!
即便是離開家鄉多年,
回想到那些味道,
都能流連忘返好久。
- 自 制 涼 皮 -
食材
面粉300克、黃瓜1根、大蒜5瓣、香菜2根
芝麻油適量、辣椒油適量、花椒油適量
陳醋適量、白芝麻少許、食鹽適量
做法
1、幹面粉加適量的水和壹點鹽和成面團,軟硬無所謂,然後蓋濕布醒上十幾分鐘。
2、在壹個稍大的盆裏放上壹些涼水,把面團放進去,用手抓著面團像揉衣服壹樣“洗”。水越來越白,澱粉被洗進水裏,手裏剩下的是面筋,這時候手裏的面團會越來越散,沒關系,最後打撈壹下就可以了。
3、等感覺面團怎麽洗也不“變小”了就用手撈壹下,把面筋撈到壹個碗裏,盆中的水通過壹個細篩過濾到另外壹個容器裏,得到的“渣”也和面筋放在壹起。得到的液體放進冰箱過夜或至少放置四小時,目的是讓澱粉在水裏沈澱。
4、再加壹點清水,把還比較散的面筋像揉面壹樣揉成壹團,再繼續洗壹洗,把裏面的澱粉盡可能的洗幹凈。最後可以拿到水龍頭下邊沖邊搓,得到的面筋。
6、面粉水過夜或靜置至少四小時後澱粉已經沈下去了,上層變成了清水,這時用壹個勺把清水撇出來,只留下面的部分。這時下面的澱粉可能已經變得很粘很硬,要用力攪開,直到變成均勻的壹盆面糊。
7、準備壹個平底的盤子(最好是金屬的),抹壹點油防粘。
8、鍋內放水,蒸煮程序燒開,將盛了面糊的碟子放蒸籠上,蒸5分鐘,即可成型
9、涼皮成型後,取出來放冷水中冷卻30秒。可以取兩個碟子輪流使用,取出壹個碟子放水中冷卻,鍋中再放入下壹個碟子
10、冷卻後的涼皮很輕松的就可以揭下來,揭下來的涼皮表面刷壹層香油,依次放入碟子內,每層之間都要刷,這樣才不會粘在壹起。
依次將所有的涼皮做完,做完的涼皮切條。
然後將面筋切塊,黃瓜切絲,蒜瓣剁碎,香菜切碎、與切好的涼皮放在壹起,依個人口味放入適量食鹽,辣椒油,花椒油,芝麻油,陳醋,撒上黑芝麻,拌勻後開始享用吧。
作者簡介
胖大蘇,美食類內容運營。努力吃吃喝喝,把青春獻給吃飯的小酒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