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簡述中國菜肴發展的方向是哪四個方面?

簡述中國菜肴發展的方向是哪四個方面?

壹、關註市場、適應潮流。

菜肴的設計研制階段,要考慮當前顧客比較感興趣的菜品,為什麽這樣說呢?因為在飲食消費市場上,人們運用已有的對食物的了解,認識經驗對食物進行比較聯想,是人類的飲食消費心裏特征之壹。就用“水煮魚”這道菜來說吧,是北京市場大多數顧客喜愛的菜肴。其口味,鹹、鮮、麻、辣、香、嫩,回味無窮。許多善於經營的餐飲企業,就及時引進或改良了此菜,收到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並且用此菜做為龍頭產品,帶動了其它菜品的熱消,說明此類菜肴是有市場的。反之,我們不註意市場變化,墨守陳規,可能要失掉壹部分生意。但是,壹個餐飲企業在菜品設計開發上,只跟隨流行,壹哄而上,卻丟掉了本身的特色,這就得不償失了。

孟子雲“治大國若烹小鮮”其引深之意是——如果我們飯菜都做不好,怎麽能治理好國家呢?同樣的道理,在菜品的設計上,不去關註市場,分析預測未來的飲食方向,做好相應的研發工作,那麽,菜品不會有好的市場。精明的商家,善於關註市場,帶動市場。九十年代初期,很多商家打著“生猛海鮮”的大旗,引發粵菜飲食的時尚風,再後來的“香辣蟹”、湘味的“幹鍋”菜,無壹不是適應市場發展的需要,所以說菜品設計要看市場,堅持大眾化,為大多數消費者服務,這才是現代飲食業的壹條寬廣之路。

二、美食,要有美器

中國傳統的烹飪器具,不僅在烹任宴飲活動中有著不可缺的實用價值,而且用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是中國文化寶庫中的壹朵奇葩,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烹飪器具之美是烹飪藝術整體美的重要組成部分。

俗話說:“人配衣服,馬靠鞍”,菜肴也是如此。現代人民生活豐富多彩,有了較高的審美意識,使用賞心悅目,合理的餐具,也是菜品設計的重要壹環了。為什麽說美食還要美器呢?李白有詩雲:“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饈值萬錢”。這句詩說明了餐具的價值與重要性,更說服了餐具可以提高菜品的價值,有些廚師工作者總是追求豪華才是高貴的審美觀點,其實,選擇器皿也可以是簡潔,流暢,與菜品的色、質、型等相符的餐具。真正有品味的菜肴,選擇器皿時能使顧客“養眼”。如“芙蓉雞片”,選擇白色的器皿,可給人以幹凈,整潔的感觀力。而黑色器皿,能使色彩產生巨大反差,給人以超強的視覺沖擊力。另外所選器皿要與菜肴的量合適,不可太過,也不可太少,菜肴裝盤已後,達到飽滿的效果即可,這是菜肴多少與器皿大小的關系了。這點非常重要。

再就是菜品設計時要註意菜品顏色與器皿顏色問題。比如,把醬色的菜放在黑色的盤子裏,就不能很好的表現菜肴的顏色,不能夠很好的體現菜肴的顏色,就不能很好的引起顧客的食欲,不能引起顧客的食欲,其品位,價值也就降低了。

杜甫有詩《麗人行》雲:“紫駱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犀筋厭飫久未下,鸞乃縷切空紛紛”。它講的是餐具與食物的搭配,實際上就是菜品的色彩與器皿的樣子。駝峰確為美味,燒好後用翠綠的玉釜端上餐桌,清蒸魚用晶瑩透明的水晶盤裝好,呈現在達宮貴人面前,真是珠聯璧合,滿桌生輝。

餐具,雖然不能食用,但它帶來了美,帶來了情趣,它是菜品的嫁妝,菜品應該感謝它,食客也應該感謝它。

三、菜肴的名字要有文化內涵,主題突出,品名相符。

菜肴的名稱是飲食消費者認識、理解、記憶其飯店和菜肴的壹個主要標誌,也是建立菜肴美譽的媒體。其壹,為什麽說菜肴名稱要“品名相符”。因為,所設計菜肴的原料、口味、色、烹飪技法等諸多因素是相輔相成的,比如,有人設計出了這麽壹道菜叫“國藥燉烏雞”很讓人費解。“國藥”是什麽呢?巴豆、何首烏、人參?這些都可以稱為國藥,那麽,我們不如叫“鮮人參燉烏雞”讓顧客明白,好理解。其二,主題突出,寓意深刻,是菜品名稱的靈魂所在。壹個菜品設計,名稱是重要的,與人的名字壹樣,要有名、有姓,有美好的願望等功能。比如“清蒸鱖魚”這個名字把烹飪方法和原料給合了起來,“清蒸”如人的姓,“鱖魚”有如人的名,而鱖魚,還有“富貴”之意,換而言之,把它改成“清蒸水中鮮”就讓人摸不著頭腦,是蝦?是蟹?是甲魚?就不好說了。再用“芙蓉雞”來舉壹例,壹聽名稱能給人以美好,寓意雋永的感覺,“芙蓉”是純潔、浪漫、友愛的象征,定會給人深刻的印象,所以菜肴名稱能引起顧客的美感和喜愛。因此,在菜肴設計中壹定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其三,是有文化底蘊,菜品才會有生命力,它的名稱有浪漫、紀念、祝福的表示。如“宮保雞丁”,是丁保楨家廚所創制,宴請同僚必食之,他誅殺了慈禧寵信太監安德海,為民心所向,被封為太子少保,人們為記住他,所以稱為“宮保雞”。此菜後來經幾代廚師的改良才延續到今天。另外,有些烹飪工作者,在宴會上起了“全家福”“百年好合”的名字。“全家福”是合家團圓,福氣美滿之意“百年好合”是祝願夫妻合合美美之意,這些名字,文雅高潔,感染力強,希望廣大烹飪工作者,在今後工作中註意菜肴名稱的文化底蘊,並加以運用。

四、烹調得當,營養合理。

著名的營養學家,於若木說過“廚師是人類的第壹營養師”。作為烹飪者,我為這句話驕傲,自豪。

我國的營養配餐制度起步、推廣較晚,人們飲食結構不合理,以致肥胖癥、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發病率很高,因此引導人們改變的飲食結構,設計出營養合理的菜品,是我們烹飪工作者要肩負起的義務和責任,現在很多廚師在菜品設計的時候,根本不考慮“營養健康”這壹問題,只是知道菜品做出來好吃就可以了,那就大錯特錯了,廚師工作者在設計菜肴時,不僅要懂刀工,火候等因素,而且應該註重營養合理搭配,因為“營養、健康、美味”是菜品設計的大方向。

營養是維護人體健康的的關鍵,是人體生長發育的最基本的物質基礎。通過合理的營養計算,食譜設計,烹飪原料搭配及烹調方法改進,向人民提供美味可口,營養平衡的美食,讓人們吃得更健康,下面我來淺談壹下,火候、烹調方法、對菜肴營養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