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無錫南禪寺美食和景點推薦

無錫南禪寺美食和景點推薦

無錫是典型的江南風格寺廟,歷史悠久,周邊民眾信仰濃厚。每個人都可以在這裏拜佛祈福。寺廟環境幽雅,寺廟周邊環境也是幽靜動人。下面詳細介紹壹下。

去過無錫的朋友應該對南禪寺很熟悉。南禪寺周邊有小吃街和花鳥市場,賣古董的也很多。只看古董,不能當真。

南禪寺建於唐代,是中國現存寺廟中最古老的古建築。位於柏楊鄉李家莊附近,五臺縣西南22km,南禪寺,距東野鎮7公裏。

穿過李家莊,沿著壹條黃土坡路爬上壹個土崖,妳就能看到居住在這裏的南曾吉。南禪寺外形典雅,古樸、穩重、莊重。壹眼就能看出,千年的魅力在這裏依然存在。

南禪寺的確切建築年代已無法考證。據有關史料記載,此寺重建於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比五臺山北高寺東殿早75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

妙光塔

它建於北宋雍(984-987)年間,由該市人朱成福捐贈。宋徽宗崇寧三年(1104),塔名妙光。元明時期大起大落。1449年重建後,就是現在的塔。修復後。

清朝鹹豐、光緒年間,壹場大火,只剩下光禿禿的塔,沒有屋頂。1926年,無錫實業家榮、榮德生、湯申伯出資重建,塔檐、平臺、護欄改為鋼筋混凝土結構。

素有“謠言金鐸響久,玉龍飛落久”之稱。是用塔基藍石雕刻而成的須彌,腰部刻有明代“頂花結帶”圖案。須彌山腳下是明代流行的“圭角”,須彌山下有壹層雕刻的“連雲”。

“重建南禪寺妙光塔”碑在“艱苦探索”中被砸成兩截。

今天,南禪寺有聖雄寶殿、千佛殿、玉佛殿、三座寺廟、韋陀殿、彌勒殿和地藏殿。占地4131.8平方米,是青海省最古老的漢族佛教寺廟。1986年5月,被青海省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無錫的主要建築南禪寺,具有明顯的明清江南地區佛寺建築特征。寺廟建築梁架高度簡化,梁柱直接榫卯連接,不依賴鋪裝層。柱上鬥拱的高度占總立面的比例很小,但數量密集。

屋檐很短,飛檐的弧度很美,精致靈動。屋頂陡峭,瓦片細節豐富,是明顯的明清建築風格。

南禪寺圖書館

羅漢井

傳說濟公和尚曾經來過無錫,走遍無錫然後來到南禪寺。他從廟外的壹口井裏取水,把水和肉放在壹個沙罐裏,放進壹個熱香爐裏。過了壹夜,香味四溢,很好吃。後來周圍的村民紛紛效仿,肉菜場繁榮起來。

南街是無錫的壹條老街,位於無錫市南長區中心。南街清明橋歷史文化街區是大運河邊典型的江南水鄉,被譽為“江南水鄉,運河絕版地”。

由南長街、京杭大運河無錫段、南下塘、杜波港、大姚路等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區域組成。

以街區內的古運河為軸線,占地18.78公頃,以寺廟、寶塔、河流、街道、橋梁、磚窯、廣場等多種景觀為特色,構建了獨具特色的江南水巷。建於明代、位於費家運河兩岸的“清明橋”是該街區的標誌。

南街附近有各種好吃的,南甜北鹹東辣酸。我這麽說可能有些誇張,但毫無疑問有很多種。朋友

無錫曾有四座古城門:北門控江門、東門靜海門、南門望湖門、西門試春門,代表了城市與運河、長江、東海、太湖、水脈相連的地理格局。

王虎門位於南長橋以西的解放路,緊鄰古運河,與南禪寺僅壹路之隔,是無錫古城的南門。

城門始建於北宋幹興年間。當初取名陽春門。南宋時,因面向都城臨安,改名朝京門。元朝以後,又恢復了原名。

明朝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為抵抗日本侵略者,將原來的土墻改為磚砌,重修的城門也改為現在的名稱。上面的雙檐歇山頂塔被稱為福訓塔,意思是撫摸東南風。

南禪寺文化街的妙光街被無錫市政府命名為無錫旅遊街,是4A級旅遊景點。商城北面是仿明清建築群,南面是仿宋代古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