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漢中必吃美食攻略

漢中必吃美食攻略

 位於秦嶺之南,漢水之濱的漢中有很多美食?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漢中必吃美食攻略,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漢中必吃美食

 01、面皮

 位於秦嶺之南,漢水之濱的漢中有壹樁美食,名曰:面皮。這種小吃究竟始於何時何事,從來沒有人去考證,只知道漢中人是離不了它的。壹旦長時間沒了它,就會象小孩子沒了娘壹樣,心心念念的,總覺得生活裏缺少了什麽,想得慌!

 壹近年關,不管是出差的、求學的,還是在外打工的回到家鄉,壹下火車、汽車,就巴巴地瞅準了面皮攤,迫不及待地沖上去,隨便把行李壹撂,先吃上壹兩碗才出籠的面皮,然後再說別的事。仿佛隨著口舌間的享受,壹切出門在外的煩惱以及那種濃濃的思鄉之情便也都煙消雲散了。

 02、菜豆腐

 菜豆腐,又稱菜豆腐粥,制作歷史悠久。菜豆腐質地細嫩,色澤清白如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配以油煎辣椒,蒜泥等拌成的佐菜,食之後清香意爽,余味無窮。菜豆腐營養價值高,既經濟又實惠。初來漢中,壹碗面皮就著壹碗菜豆腐,那真是----山珍海味油膩膩,不如漢中菜豆腐。

 03、粉皮子

 粉皮子又稱“片皮”,入口有鹹、酸、辣、香、沖等味。吃的方法都是涼拌,嚼之光滑,柔韌,自帶幾分涼爽。寒熱皆宜,老少喜愛。傳統的粉皮子是由生長在山上的蕨菜根莖搗碎,取其澱粉加工而成。粉皮的調味非常講究,壹般都佐以少許的菠菜、豆芽、紅蘿蔔,調入鹽、醋、醬油、芥末、姜蒜汁、紅油辣椒汁及味精,頗能誘發食欲。

 04、漿水面

 漢中的漿水面,其味酸,辣,清香,別具壹格,相傳該名是由漢高祖劉邦與臣相蕭何在此吃面時所起。漿水面條要用人工搟制,使之葉寬,條長,片薄。將煮熟的面條入碗,調上漿水菜的潲子,澆上辣椒紅油,漿水面即成。它看上去紅白黃相間,入口酸辣清香,回味無窮,並具有開胃之功效。

 05、石門麻辣豆瓣魚

 被譽為陜南壹絕的石門麻辣豆瓣魚,見長於活魚快做,魚鮮肉嫩入味爽口,紅油漫浸柔辣不膩,麻中透香回味悠長,曾被中央電視臺、陜西電視臺報道。常有國外友人、影視明星、文人雅士惠顧贊賞。"去石門旅遊,到褒河吃魚"已成為漢中人飽眼福、享口福的壹道風景線。

 06、寧強麻辣雞

 相傳最早出自王婆夫家前輩所雇壹成都廚師之手。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在寧強城內悄然興起,八十年代末開始在寧強城鄉普及。此菜色澤金黃鮮亮,肉質細嫩脆爽,肥而不膩,麻辣出頭。吃後舌尖、嘴皮火燒火燎,使人既怕又愛,經不住誘惑而壹吃再吃。

 07、西鄉酸辣子

 酸辣子看上去水靈靈、黃亮亮,吃起來香辣清脆。生吃越嚼越香,是壹道很好的`下酒菜。熟吃時,炒肥肉瘦肉、魚蝦。魔芋豆腐、青菜、洋芋等也放進酸辣子,別有風味。

 08、略陽罐罐茶

 罐罐茶是略陽縣的傳統茶點,有水泡茶、油炒茶、面罐茶等,其中面罐茶後者最具特色,用小罐盛水,放入茶葉,置火上煮熬,邊煮邊放入面糊加清油,調以茴香、藿香、生姜、食鹽、核桃、肉丁、雞蛋花等調味品及佐料。清早或客來時,以早點搭配飲食,提神暖胃,爽口宜人。

 09、紅豆腐

 漢中人幾乎家家都會制作紅豆腐,紅豆腐色澤鮮艷,內為乳白色,質地松軟、細膩,味道醇厚、鹹辣適中、清香爽口。在漢中,紅豆腐雖然不是餐桌上的主菜,但確是廣受大眾歡迎的下飯菜。

 10、寧強核桃饃

 寧強著名風味小吃“王家核桃饃”,此饃小如瓷蓋,色橙黃,味濃郁,人口香酥,尤難得者為放置累日逾旬色味如初。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八國聯軍攻破津京,慈禧太後攜光緒帝逃到西安避難,地方官聞訊急奔西安參朝,曾將此饃作貢品進陳禦用。

 漢中最有名的8道菜,每道菜都是漢中人的心頭愛,妳吃過哪幾道?

 壹、菜豆腐

 菜豆腐是漢中的傳統名菜,也是漢中人百吃不厭的壹道家常菜。漢中人好客,壹般只要家裏來了客人,主人都會用菜豆腐來招待,別小看這碗菜豆腐,這說明主人是把妳當做貴賓來看待了。菜豆腐是漢中美食裏的代表,更是中國飲食文化的壹絕,其制作工藝講究且復雜,吃起來更是濃香悠長,讓人回味無窮。

 二、佛坪三香

 佛坪三香是漢中市佛坪縣的傳統名菜,所謂三香是指豬肉、雞蛋和蔬菜三種食材壹起燒制後散發出來的香味,取名“三香”。這道菜在漢中的家家戶戶年夜飯裏是必不可少的,平時在招待客人時也會做,吃起來湯鮮味美。

 三、漢中紅豆腐

 紅豆腐是漢中地區非常受歡迎的壹道小菜,在當地都叫紅豆腐,其實就是黴豆腐,或者就是我們平時說的豆腐乳。做法其實也不用介紹,和全國各地做豆腐乳的做法都是差不多的,其差別可能就是在調料上,吃起來可能口感上各個地方的會有點區別。

 四、漢中熬菜

 熬菜是漢中人的叫法,有的地方也叫燉菜,就是將幾種不同的菜放在壹起燉煮而成,吃起來鮮香味美。漢中人對熬菜的喜愛無法用言語來表達,因為只要提到漢中熬菜,似乎每個人對它都有著不壹樣的情懷。

 五、褒河鮮魚

 褒河是長江支流漢江上遊左岸較大支流,褒河鮮魚肉質細嫩,漢中人喜歡加上粉條、豆腐、土豆、魔芋等壹鍋燉,然後加上當地特有的麻辣醬料,在當地非常受歡迎。吃過漢中宴席的朋友都知道,不管是各種大小宴席上,都會看到這道菜,而且是壹上桌很快就被搶光了。

 六、漢中醬肉

 醬肉是漢中市南鄭縣草堰村的特產。漢中醬肉的做法和我們平時看到的臘肉或者鹵肉是有很大區別的,制作醬肉需要用到多味中草藥和香料,這樣做出來的醬肉是黑裏透紅,香氣撲鼻,吃起來也是嚼勁十足。

 七、城固原公雜燴

 原公雜燴是漢中市城固縣原公鎮的特色名吃,屬於壹道湯菜,分為面子、底墊和湯。原公雜燴主要是用豬肉、雞肉、雞蛋和壹些時令蔬菜燒制而成,吃起來鹹中帶酸,酸中有香,香中有辣,口感非常獨特,在當地不管是什麽宴席上都能見到這道菜,很受人們喜愛。

 八、涼粉釀肘子

 漢中有道名菜叫漢中釀肘子,這道菜就是從釀肘子的基礎上研發出來的新菜品,不僅有創意,而且很美味,也很受當地人喜愛。壹邊吃肘子壹邊吃涼粉,不僅爽口而且還可以解膩,加上鮮美的湯汁,更是美味無比。

 來漢中可不能錯過的四大美食,除了米皮還有這三個

 漢中米皮

 漢中米皮可以說是漢中美食的名片,壹把大米清水浸泡。然後慢磨細碾成米漿,上籠開始蒸制,熟了壹張薄薄的皮,趁著剛下鍋的熱度抹上菜籽油,切成條狀,墊上豆芽、黃瓜絲兒等,再放入火紅的油潑辣子、生抽、醋、蒜泥水等調味料就可以開始吃了,呲溜的壹口,香辣軟糯。

 有人說,這不就是涼皮嗎,涼皮和米皮的口感還是不太相同的,我吃涼皮的時候,偏愛的就是面筋,米皮裏面是沒有面筋的,主要是因為制作的時候使用的原材料就不相同,米皮多是使用大米磨成的米漿制作,而涼皮是使用面粉洗出面筋之後制作。

 米皮口感上更加軟糯,而涼皮勁道有韌性,用筷子拉扯還有點Q彈。米皮熱食更加受歡迎,而涼皮雖然我們有時候也會選擇炒制熱食,但是還是吃涼拌的時候較多。

 來到漢中,可是必須得嘗嘗被媒體評為“中國十大經典地方早餐”之壹米皮的,米皮也是漢中四大小吃中位列榜首的。

 菜豆腐

 菜豆腐,又叫做菜豆腐粥,是漢中四大美食之壹,也是漢中人百吃不厭的壹種家常菜,其精華就是在於豆腐上,黃豆浸泡後磨成漿,過濾過豆渣之後煮沸,加入漿水菜酸湯點清,然後在濾出豆腐壓制成塊狀,做出來的豆腐口感非常的鮮嫩,不像在北方吃的豆腐偶爾發澀,也可能是我買的不對。然後使用酸漿水加入大米開始熬煮,快熟時加入豆腐。再吃的時候配上小菜,別有壹番滋味。酸香的湯汁,綿綿的豆腐,回味無窮。

 漿水面

 漿水面和酸湯面了類似,口感是酸酸辣辣,同時還獨具清香,味道層次豐富。漿水面用漿水打底,漿水就是把粟米煮熟後,放在冷水裏,浸泡五至六天左右,等水面上生出白花,味道變酸制成的。在夏天的時候,漿水還常被當做預防中暑的清涼飲料,解暑敗火效果非常好。關中的漿水面中的漿水大多數是用芹菜泡制的,面少而湯多,漿水面好吃的點就在於漿水的酸味和醋的酸味又不同,雖然酸,但確實帶著香的酸味,溫柔而舒坦。

 粉皮

 漢中粉皮也是漢中獨具特色的小吃之壹,也叫作“片皮”,是用蕨根粉及澱粉制作的,這些澱粉加水稀釋,加入明礬,然後倒入鍋中,平攤就可以了,然後加入生抽、醋、鹽等調料,配上豆芽、菠菜等涼拌就可以食用了。說起來,酸辣蕨根粉倒也是勾人口水直流的美食了,蕨根粉是從野生蕨菜的根裏進行提煉,然後提煉出澱粉,所以命名為蕨根粉,說成蕨根澱粉就比較好理解了。漢中粉皮就比較有韌性了,口感也比較爽滑,在夏天來上壹碗,清清涼涼,豈不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