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吃在廣州---廣州美食地圖

吃在廣州---廣州美食地圖

在無數個寂寞的日子裏,我曾流連於天河城、農林下路、北京路,壹家壹家逛將去,在魚蛋和烤魷魚的氣味中,填充物質和精神之間的空檔。走累了,到某個街角不起眼的茶餐廳喝上壹碗皮蛋瘦肉粥或者白果粥,生活仿佛頓時美妙了起來。廣州是個衣食令人心滿意足的地方。而在北京,我必須買那些又貴又難看的衣服,花上數倍於廣州的錢,並且常常心懷怨言。至於粥,我曾在很高檔的飯店喝過,可是喝來喝去總不是味兒。

我習慣了喝早茶,習慣了吃甜品,習慣了吃宵夜總之,我習慣了廣州的飲食生活。我覺得這樣的美食是難得的,這樣的生活是幸福的。

廣州8∶00早安,點心

我記得有位學者說,點心雖然不是廣東人發明的,但把點心發揚光大的必定是廣東人,把它傳遍世界各地的更是廣東人了。我覺得廣東人的嘴太幸福了,僅僅壹頓早飯便有琳瑯滿目的點心可供選擇。我愛上廣州,是從早茶開始的。

廣州酒家:愛上叉燒包

還是在流行托人從廣州帶牛仔服、電子表的年代,我就在北京聽過有人哼唱“食在廣州第壹家”,時至今日,它的江湖地位可見壹斑。

確切地說,我是在廣州酒家總店壹層,隸屬廣州酒家的“唐人街”喝的來廣州的第壹次早茶。就像戀愛壹樣,對美食的喜愛有時就是源於剎那間的享受——我和“唐人街”的酥皮叉燒包“壹見鐘情”了。

叉燒包的餡依然是常規的蜜汁叉燒,外皮卻是烤制而成,下面綿軟,上面酥香。

泮塘馬蹄糕,是將馬蹄糕加黃糖煎制出來,黃糖的香、馬蹄的爽合二為壹,與生菜肉丸粥的鹹鮮搭配得恰到好處。

後來,我覺得當時不應該點那道XO醬豬腸粉,量太大,加上有蝦皮的XO醬有些不對面兜的口味,剩下不少,有浪費之嫌。

陶陶居:精致的牛雜

廣州的牛雜當屬街邊小食,雖廣為流傳,但總覺得難登大雅之堂。我卻在老字號陶陶居吃了壹回精致的牛雜。

牛雜制作,需以“十三香”為主要的鹵水香料。包括茴香、花椒、八角、桂皮、陳皮、沙姜、豆蔻等。

牛之雜有牛肚(牛有四肚均可入饌,但蜂窩肚是最好吃的)、牛膀、牛腸、牛橫利和牛肺等。陶陶居的牛雜只選了牛肚,且多為蜂窩肚,再加入零星蘿蔔,倒是頗為實惠(不像很多街邊小店中的牛雜,只見蘿蔔,不見雜)。

香煎粟米餅讓面兜想到了被拍扁,再過油煎的蝦餃,同樣是勁道的面皮,同樣是肉餡和蝦仁,不同的是加入些許粟米,多了玉米的香。

地址:廣州荔灣區第十甫路20號

每天喝早茶,都是我最開心和最苦惱的時候。開心的是壹天的美食之旅開始了,苦惱的是各種美味不可兼得——畢竟我只有壹張嘴和壹個胃。於是就每天選些有特點又經典的:或是生滾粥、蟹皇包、豉汁蒸排骨,或是蛋撻、蘿蔔糕、紫金蒸鳳爪通常早茶的點心每份都是兩到三個,量力而點,不要浪費呀!,面兜就在北mid.

廣州12∶00正午,效率地吃

從廣州人午餐的時間和內容上,我領略了他們快捷的生活節奏。午餐地點通常選在公司附近;如果不是商務宴請,午餐時間通常在半個小時左右,多半是壹份炒飯,或壹份河粉。

澳門街:葡式工作餐

身處天河商業區的環境下,我多多少少受到了壹些周邊上班族的影響,盡可能地將吃的效率提高,從點菜到進食。

澳門街用了葡萄牙的裝修風格,色調以黃色、紫色為主,黃色的墻,綠色與紫色相間的桌布,還有吧臺墻邊上的碎瓷片,如同置身於南歐的海濱。但除了面兜之外,似乎沒有人有閑暇顧及這些,大家認真地埋頭吃著午餐,偶爾有幾桌談笑風生的也是在談生意經。面兜也很認真的坐在那裏,認真的想著要點哪幾道特色菜。

葡萄牙菜,簡單而說,壹般以海鮮為主,配合使用當地的白葡萄酒和橄欖油烹制。因而到了澳門街,就壹定要嘗嘗來自澳洲的葡式?h生蠔。這個生蠔,從澳洲空運而來,生蠔配上濃濃的薯蓉,生蠔變得更加鮮。另外這裏還有葡國風味燒乳豬,澳門招牌非洲雞。

主食就選馬介休炒飯吧。馬介休就是鱈魚幹,是葡國的鹹魚,所以味道有些像廣東的鹹魚雞粒炒飯。

地址:廣州天河體育東路138號,金利來大廈首層

廣州15∶00下午,嘴上抹蜜

下午茶時間了!在廣州,我終於可以拋開顧慮、忘記減肥,理直氣壯地吃甜品了。

仁信牛奶老鋪:堅定地吃奶

“仁信”的分店很多,隨處可見,且多在旺地。倒是“三專”之壹的西關老店“南信”難得壹見。兩家的吃食如出壹轍,創始人也都是出自順德。

所謂雙皮奶,其實是用質優脂重的水牛奶制作的,調制後奶面就凝固了兩層薄薄的奶皮。制作雙皮奶時特別講究火候,做成的雙皮奶的奶皮平滑如鏡,感覺就像個溜冰場似的。

面兜要的是紅豆雙皮奶。撥開紅豆,輕輕的片起面層的奶皮,只見它在湯匙中搖搖晃晃的,十足像果凍布丁壹樣。實在忍不住,吃了壹大口。壹入口,只覺得它香滑細膩、口感清甜、味道濃香,在口中輾轉反側、欲罷不能,入口即化。

第二次,面兜要了雙皮奶加雪糕,同樣如果凍的雙皮奶,涼涼的,更加爽口。

地址:廣州越秀區泰康路180號

流花粥城:甜到心窩裏

“壹絲微風,半點湖光,十裏飄香——正是流花粥城的粥品。”流花粥城簡介中的這段話給白粥、粉面賦予了詩情畫意,倒也不覺矯情。

粥城以首創“自主粥窩”而出名,用靚粥做打底的窩底,放入多款新鮮的生料煮食,別具新意,配上潮州打冷小菜,就是壹份清淡的下午加餐。

讓人念念不忘甜品,叫了壹份花旗參桂圓糕、壹份擂沙湯丸皇,最後還加了壹份龜苓糕。

花旗參桂圓糕有些像街邊的石本仔糕,只是加入了花旗參片和桂圓肉,參的味道很重,應該是壹道有營養的甜品。

擂沙湯丸皇讓我贊不絕口。其實也就是黑芝麻糯米湯丸,上面蓋了壹層有砂糖的花生粉,可是我覺得好吃得不得了——糯米面是那麽細膩,黑芝麻是那麽香甜。

龜苓糕壹直都是我最愛的甜品,只加煉乳不加蜂蜜是面兜的習慣。每次吃龜苓糕,面兜都會想起那句成語——苦盡甘來。

地址:廣州人民北路流花公園內每壹樣甜品我都想嘗。姜撞奶、蓮子西米、手磨芝麻糊、芒果珍珠撈、鮮奶燉木瓜從這壹刻開始,面兜的夢想是在北京開壹家廣式的甜品店,讓自己和朋友們隨時可以吃到香香甜甜、營養好味的甜品。

廣州19:00晚餐,海鮮當道

物以稀為貴,生活在北京的我對海鮮有壹種偏愛,而且早知廣州的師傅烹制海鮮有壹手。到廣州的第二天,我就迫不及待地鉆進壹家海鮮酒樓。

東江藝都燕窩魚翅酒家:大買賣好味道

當初我選擇鉆進這家海鮮酒樓,並不知道這裏的師傅手藝怎樣,只是因為酒樓的規模很大,且門口停著兩輛超靚的跑車(面兜承認,這才是主要原因)。幸好後來證明,這裏的海鮮菜肴的確美味,不然面兜會因為有負朋友們的眾望而慚愧。

我點的燉湯是清湯雪哈燉菜膽,每位28元,從含膠質的情況來看,的確是好湯,吊湯的材料也毫不馬虎。

海鮮嘛,我點了頂點蝦菇,就是北京人說的皮皮蝦,超大個的,做法選的是美極;如意貝,38元壹斤,用蒜茸和粉絲壹起蒸,很鮮;還有紅珊魚,用的是煎封——就是先將魚過油兩面煎熟,再澆上甜酸汁烹壹下,起鍋上桌,有些北方的味道。

聽旁邊的食客說,門口停放的那兩輛超靚的跑車是餐廳抽獎的獎品,老板為吸引客人就餐,許諾在壹定時期內,累積消費達到壹定數額的客人即可參加抽獎,不知誰有如此之福。如果妳有機會來這家酒樓就餐,至少可以飽壹飽眼福。

地址:廣州越秀區僑光路2號

新南海城海鮮酒家:美味需要創意

在菜牌上就可看出店家的創意。菜牌中點心壹欄被稱為“指點江山”,燒臘壹欄則被稱為“燒傲江湖”。

當我把註意力從菜牌上轉到海鮮檔時,我決定要壹份北極貝刺身,種類不特別,北極貝卻很新鮮。挑的那只大個兒的紅蟹皇,我決定用芝士?h。最棒的是椒鹽特級水蛇,蛇肉飽滿,蛇皮脆口。

地址:廣州海珠區江南大道中134號

我向廣州的出租車司機咨詢吃海鮮的好去處時,司機先生說:“廣州人基本不挑地方,每個酒樓都差不多。”但後來我還是探查出,早期廣州人喜歡去位於大沙頭的西貢食街,因為當時酒樓少,而那裏聚集了壹批海鮮酒樓。現在,廣州人聚會時,喜歡去黃沙大道21號的黃沙海鮮市場,這裏的酒樓可以帶食客到海鮮市場自己挑選海鮮,但加工費卻不便宜。

廣州23:00入夜,香飄“夜未央”

廣州是個不夜城!每天夜裏11點的時候,廣州的街頭依然人頭攢動。最初的幾天,街頭這種熱鬧的景象,讓我壹度對時間失去了原有的概念。

玫瑰園:江邊的宵夜

實際上,在玫瑰園吃的那次宵夜,是面兜到廣州的第壹頓飯,也給面兜留下了良好的第壹印象。

天氣不算很冷,穿件外套坐在江邊,我在等待豉汁排骨、竹筒飯和熱奶茶的時候,發現了江對面的白鵝潭風情酒吧街,我對自己說,明天,明天壹定要到那個燈火通明的地方看看。

竹筒飯中的排骨很多,豉汁的味道也很濃。酌著熱奶茶,我看著別人就著炒田螺喝啤酒,並不覺得自己與別人有什麽不同,誰說宵夜壹定要喝啤酒,誰說宵夜不能吃套餐,這裏可是廣州!

地址:廣州沙面南街3號沙面公園內

致遠居酒家:打邊爐的日子

這是我在廣州吃的唯壹壹次打邊爐——清遠雞窩。廣州人喜歡把“砂鍋”叫做“砂窩”,我雖然覺得怪怪的,但還是入鄉隨了俗。

如果是兩個人,只點壹份48元的清遠雞窩就足夠了,或者更喜歡羊肉窩、驢肉窩,總之壹窩足矣,因為隨窩還奉送壹籃青菜,最多再點壹份豆腐,就著生力啤酒(廣州人偏愛的啤酒),坐在酒吧街旁,看著在數個酒吧間趕場的舞者、歌手,看著身穿制服、頭戴貝蕾帽的保安行走巡視,看著壹輛輛汽車從江的那邊開過來,我覺得自己很幸福,因為昨天許下的那個願望——“到那個燈火通明的地方看看”,今天實現了。

地址:廣州芳村長堤路白鵝潭風情酒吧街B08羊城處處可宵夜,文德路與文明路交界處,惠福東路(北京路路段),江南西路(青竹大街路口),石牌東都不錯。

地址:廣州荔灣區文昌南路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