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真人秀《告訴全世界我可以》,裏面有壹個叫甜心的6歲小女孩。
為了讓她成才,媽媽給她報了10個興趣班,每天的時間都被學習、上課排的滿滿當當。
高壓之下,孩子委屈地說:
不喜歡媽媽在家,因為她不在,我還能玩壹會兒
。甜心或許是很多孩子的壹個寫照,童年對他們來說,不再是和小夥伴在房前屋後壹起瘋跑,不再是在池塘邊摸魚抓蝦,而是“放學即上學”的日子。
各種網課、興趣班占據了孩子的生活,他們每天都被圈在教室和家裏,生活空間變得越來越窄。在這樣的日復壹日中,孩子們離大自然越來越遠了。
美國作家理查·洛夫曾把這樣的孩子,叫作“
林間最後的小孩
”。在他看來,這些孩子患上了“大自然缺失癥
”。因為缺少和大自然的接觸,他們對自然壹無所知,不認識作物,分不清花草,甚至還出現了
註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容易近視和肥胖等問題
。其實,教育部早就註意到了“自然教育”的重要性,所以,早在2001年就提出要開設
“綜合實踐活動”必修課
,並且之後再次發文特別強調要“增強孩子的自然體驗”
。那麽,怎麽做才是真正的“自然教育”呢?就是帶孩子出去傻玩、瘋玩嗎?
當然不是。優質的“自然教育”並非單純的戶外運動,而是要和優質的課程相結合。
今天,我就為大家帶來了壹套有知識、有情懷、有溫度,讓孩子們更好地了解自然的繪本——
《我愛我的家鄉》
全5冊,適合3-8歲親子***讀,8-12歲獨立閱讀。不知道大家是否都還記得前兩年咱們開團的那套袁隆平爺爺親自做序推薦的《田野裏的自然歷史課》,而咱們這套《我愛我的家鄉》就是這個系列的第二輯。
中國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先生同樣親自推薦了這套書
,他說:願看到這套書的小讀者們,也能在這套繪本架構的田園情趣裏茁壯成長,在充滿溫度的故事裏播下希望的種子,走進田野,發現農耕文明的身後美麗,將來為這片田野打扮梳妝。
除此之外,這套書還得到了
馮鞏、海霞、馮驥才、金龜子、月亮姐姐、李崢嶸
等名人大家的推薦。這套書到底有什麽魅力,可以得到如此多的名人的親情推薦?
首先,它真的太美了。
12開大幅純手繪插畫
,風格多樣、色彩艷麗,每壹幅都美得讓人挪不開眼睛。與市面上多數的繪本相比,它有3個優勢:
這套書分為
“傳統的節日”“春節廟會見聞”“消失的兒時遊戲”“鄉村的變化與振興”“美食中淡淡的鄉愁”
5個主題。不僅包含
主題知識
,還有豐富的歷史、人文、科學知識
穿插其中。為了讓孩子們更深入地了解農耕文明、傳統文化,作者沒有照抄信息老舊的故事,而是
用現代的視角和筆觸,把孩子們不熟悉的鄉村生活和古老傳統,生動地呈現出來
。這套書的主人公是壹位叫“丫丫”的可愛女孩。她會帶著孩子們壹起走入美麗的鄉村,感受中國的傳統節日、領略非遺文化、品味家鄉的味道、感受故鄉的變遷、勾起童年的回憶。
這套書,用平易近人的語氣、平凡有趣的故事,帶孩子們感受身邊的
“中國符號”,讓孩子們接近自然、親近家鄉
。這裏沒有刻板的說教、沒有浮誇的煽情,只有看得見、摸得著,好玩、好吃、好看的家鄉萬物。
在兒時的遊戲中、在家鄉的美味裏、在節日的鑼鼓聲中、在手藝人的指尖上、在蒸蒸日上的生活裏,家鄉不再是模糊的概念,孩子們也不知不覺中愛上了家鄉。
這套書可以彌補城市孩子們缺失的參與;能讓孩子感受聞所未聞的美好;讓孩子去感知去***情。是壹套適合祖孫三代***同閱讀的記憶寶藏。
袁隆平院士、馮鞏、金龜子等推薦作品
每個中國孩子都值得擁有的情感***鳴
5大家鄉主題真情還原父輩生活
科普民俗文化學習非遺知識
適合祖孫三代***同閱讀的記憶寶藏
01
5大主題,大量趣味知識
給孩子更好的自然、人文體驗
《我愛我的家鄉》全書***5冊,分別為
《兒時的遊戲》《非遺大揭秘》《故鄉那些年》《家鄉的味道》《我們的節日》
。每本書都緊緊圍繞相應的主題展開,形成“五大線索”。
《兒時的遊戲》
孩子們跟隨丫丫壹起,感受遊戲的快樂和魅力。
有女孩子喜歡的
跳皮筋
,男孩子喜歡的丟沙包
。還有很多我們這代人小時候愛玩的童年遊戲:滾鐵環、抓子兒、抽陀螺、放風箏
孩子們不僅學會了遊戲的規則、玩法,更了解了遊戲背後的
科學原理、歷史由來
。滾鐵環背後的物理知識是什麽?
風箏為什麽可以飛起來?
陀螺為什麽可以旋轉?它的原理和航海陀螺羅經的發明有關嗎?
《家鄉的味道》
孩子們跟著丫丫,壹起品嘗家鄉壹年四季的美食。
春季的
薺菜餃子、涼拌水芹、清朝枸杞頭
;夏天的西瓜、果子幹、燒仙草
;秋天的糖水栗子、柿餅
;冬天的臘肉、紅薯、白菜
孩子們不僅認識了農作物,更了解了它們的
生長過程
和背後的人文、科普知識
。藕斷為什麽會絲連?
茶馬古道、絲綢之路的由來和歷史。
《非遺大揭秘》
在這本書中,丫丫帶著孩子們來到了非遺世界。在她的帶領下,孩子們可以詳細
了解非遺文化的歷史
,還會對非遺文化進行“大揭秘”
。孩子們會知道,鼻煙壺的圖案是怎麽畫上去的;
變臉演員是怎麽瞬間變臉的;
皮影是怎麽制作出來的。
《我們的節日》
孩子們跟丫丫壹起,以壹年為期,感受從年初到年尾的
重要節氣和節日
,體味團圓、紀念、緬懷、敬老、祈福
的情感。壹起講述年的由來、祟的故事;
端午節的習俗和屈原抱石投江的故事;
還會帶孩子們感受節日與美食的關系,餃子、湯圓、月餅、青團;甚至解答了為什麽臘八蒜會變綠的原因。
《故鄉那些年》
孩子們跟著丫丫壹起,穿越時空,真切感受
家鄉60年的變化。交通方式、家鄉建築、農業生產方式、娛樂生活
,所有的壹切都發生了巨變。60年代人走肩扛;
70、80年代,自行車開始普及;
90年代,村裏修了路,通了汽車、火車;
現在,街道上遍布公交車、出租車、私家車,出行再也不是難題了。
《我愛我的家鄉》這5本書,每壹本都通過
寓教於樂
的方式,讓孩子們了解家鄉的歷史變化和日常的點點滴滴
;也讓他們在這個過程中,激發了對學科知識、歷史文化的興趣
。02
大量繪插畫,超多有趣故事
用孩子喜歡的方式講述傳統文化
《我愛我的家鄉》延續了第壹輯的風格和講述方式。
邀請
國內頂尖的插畫師
,為整套書手繪全景插畫
。不管是布局構圖、人物細節,還是色彩運用,都數佳品。與插畫相輝映的文字,更是簡單易懂、風趣幽默。
為了讓孩子們更多、更好地了解家鄉的文化和其背後豐富的知識,創作團隊特別精選了很多有趣、有料的小故事。
《兒時的遊戲》
中,孩子們會讀到關於韓信用風箏打仗的傳說;《家鄉的美食》
中,孩子們可以看到愛吃蘆蒿的蘇東坡、古人的蒓鱸之思;白菜大師齊白石和古人白菜碑的故事。
《非遺大揭秘》
中,孩子們會知道唐代詩人陳子昂居然和糖畫有不解之緣;捏面人的祖師爺竟然是諸葛亮。
這套書,生動地詮釋了什麽叫“
以人物講故事,以故事講知識
”。它用這些風趣幽默的小故事,將枯燥的知識變得風趣、好玩,孩子讀起來不累,反而津津有味。
03
兩年磨壹劍再續經典
品質好書值得孩子讀壹讀
跟第壹輯《田野裏的自然歷史課》壹樣,《我愛我的家鄉》這套書也是壹部匠心之作。
全書從籌劃、編輯、到最終出版,
耗時整整兩年的時間
。內容上,它不落窠臼,跳出狹窄的“家鄉”定義,用5個截然不同、又彼此相連的豐富主題,將家鄉的新含義展現出來。
形式上,它用插畫和故事的方式,讓孩子們愛上這套書,更愛上了家鄉的點滴。
品質上,它是壹套
品質過硬
的好書。為了更好的展現手繪插畫的內容,特別選擇了
12開的大開本
。全書采用
綠色油印,環保安全
。加厚啞光銅版紙
,耐翻耐折,護眼護手。這麽說吧,這是壹套從細節之處就可以看出品質的好書。
《我愛我的家鄉》全套***5冊,用5個主題將家庭、家鄉、家國串聯在壹起,是壹套
有味道、有童趣、有親情、有思念、有傳承、有知識、有文化
的好書。推薦3-6歲親子閱讀,6-12獨立閱讀。原價199元,
團購價89元!4.4折!
值得所有孩子讀壹讀。袁隆平院士、馮鞏、金龜子等推薦作品
每個中國孩子都值得擁有的情感***鳴
5大家鄉主題真情還原父輩生活
科普民俗文化學習非遺知識
適合祖孫三代***同閱讀的記憶寶藏
《我愛我的家鄉》
原價199元
優惠價8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