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前和父母溝通,給他們介紹目的地,掌握他們的興趣愛好。比如我帶我媽去長沙,本來有很大的期望帶她去買現代中國茶鋪,去紅墻打卡,但是我也看到她壹點興趣都沒有,去橘子洲和毛主席頭像合影我也挺開心的。所以,出行前壹定要和父母溝通好。我們可以通過照片和視頻向他們介紹目的地,掌握他們的興趣愛好,心中有壹個大致的旅行計劃。
2.提前做好工作,安排好行程,根據出行時間做好工作,提前安排好行程。景點、門票、酒店、餐飲等。都需要提前規劃。酒店可以結合旅遊線路來確定。當然,在景點等地方吃飯越方便越好。我們壹般都是自由行,看到好玩的東西會玩壹會,但畢竟和父母壹起旅遊的機會不多。提前合理的安排可以讓他們發揮的更充分,體驗更好。註意合理的作息時間,不要太緊太匆忙,也不用壹直走。沒有我們的體力,父母可能會覺得累。
我有壹個原則,如果我和朋友或自己出去,我會省錢。我經常買紅眼航班,住便宜的酒店,但是和家人壹起出去,特別是帶老人小孩,我會盡量選擇條件好壹點的,貴壹點的。比如我帶父母出去旅行,我會買正常時間的航班,而不是紅眼航班;在選擇住宿的時候,盡量選擇交通便利,環境好的地方。畢竟帶父母出去旅遊的機會不多,也不像我們年輕人那麽經得住折騰。如果經濟條件能承受,就選貴壹點好壹點的。
4.早起。我們年輕人似乎習慣了晚上熬夜,第二天早上晚起。但是父母習慣早起,帶父母出去旅遊,讓他們起床後等肯定不好。所以我們可以盡量前壹天不要安排的太晚,第二天早起。如果不是特別累或者睡懶覺,也可以體驗壹下新鮮的空氣,看看城市不壹樣的風景。
5.多拍些我父母的照片。我媽媽是壹個愛分享、愛朋友圈、愛Tik Tok的人,所以她對拍照有著強烈的需求。即使是不愛拍照的家長,最後帶著孩子出來的時候,也願意多拍些照片記錄生活。和父母出去的時候,多給他們拍照,有他們喜歡的建築,有他們喜歡的美食。他們也可以去他們的家人和朋友那裏分享美麗的照片。多年後,他們仍然可以看著照片,想起這段美好的回憶。多好啊~
6.識別父母的“善意謊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體驗。問父母“妳要吃這個嗎?”——“不要”;“妳要買這個嗎?”——《不要不要》。其實不壹定是他們真的不想,而是舍不得。所以這個時候就要分清父母是真的不願意還是舍不得。最好的辦法就是買,不用花太多錢,也能給父母更多的生活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