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雲南特色美食是什麽

雲南特色美食是什麽

說到雲南,很多人第壹反應就是雲南大理,說到雲南的特色美食無外乎玫瑰鮮花餅。但是今天我要和妳們講講雲南的石屏古城的壹門手藝--豆腐,這和妳們品是看見的豆腐不同,石屏古城的豆腐有他們特有的手藝。

走進石屏古城,就聞到陣陣香味其實那是豆腐香。千百年來,對豆腐的喜愛已成為壹種遺傳基因,在石屏人身體裏代代相傳。

把鮮豆腐捏碎了,摻上調料再搓成圓球,然後用清湯燉。口感卻細膩爽滑,簡直是入口即化,連點渣子都咂不出來!

久久未歸鄉的人,回來吃上壹頓地道的豆腐盛宴,吃進去的不再是單純的豆腐,還有寄托著的深深情思!

方方正正,夾在筷子上顫悠悠的,入口之後立馬頑強地與舌頭和牙齒糾纏起來,久嚼不爛且越嚼越香,不像從前吃的普通豆腐,入口用舌頭壹扁就成泥了。

最正宗的就是烤豆腐,石屏大街小巷都是烤豆腐,各式各樣的豆腐,小酒,總有壹款適合妳!

最有趣的是經營方式:鐵架子上烤上壹堆,食客圍坐在周圍,想吃哪樣夾哪樣,坐在後面的攤主守著壹堆玉米粒或大豆粒,誰吃壹樣,攤主就往壹邊放上壹粒記數,結賬時壹查就行了。

在石屏,妳可以深度感受“五步三進士,對門兩翰林”,大多人家都有壹口天井,壹把黃豆加壹瓢井水,就是聞名天下的雲南石屏豆腐,如此簡單,卻暗藏秘密,玄機就在井水。黃豆處處有,但能點豆腐的井水,卻是上天唯獨贈與石屏的特別恩賜。

600多年前,壹位姑娘的小失誤,將井水兌入豆漿,驚詫的發現口感勝鹵水點制的豆腐百倍。

石屏的地下水中含有壹種類似石膏成分的物質,豆漿倒進井水之後便會慢慢凝固成形,變成豆腐。所以石屏的豆腐不用“點”也能成豆腐,曾有人用飛機空運了石屏的井水去外地試驗,費盡周折仍以失敗告終。

每個五更天,剛剛蘇醒的古城便升起裊裊炊煙彌漫著淡淡豆香,經過選豆、碾豆瓣、除豆殼、泡豆瓣、磨豆、燙漿、濾漿、熬豆漿、點豆腐、濾水、包豆腐、壓豆腐、抹鹽、劃豆腐***十四道工序。

石屏豆腐的制作工序仍然保留了全手工傳統技藝,每壹步都沒有精確的標準,全靠師傅的經驗代代相傳至今。

特別是點豆腐,根據每桶豆漿的濃淡,新鮮井水和老井水的調兌比例各不相同,每桶豆漿需要放多少井水做凝固劑,也全憑師傅的經驗和對形成豆花的觀察,每壹步的成功都來自幾百年前的經驗傳承,每壹座豆腐工坊都是活著的文化遺產。

而抹鹽,是做豆腐過程中最有美感的壹道工序,壹榨榨壓制成型的豆腐擡到抹鹽師傅面前,抹鹽師傅抓壹把食鹽拋灑在豆腐上再塗抹均勻,整個過程如舞蹈壹般,師傅動作極具瀟灑的韻律感。

豆腐如同壹塊布料在師傅手中上下翻騰,柔軟而充滿彈性,從來不會斷裂。最後,豆腐去邊壹切為八,離開工坊開始全國各地的美食之旅。

石屏人常說“吃肉不如吃豆腐”,石屏人能用它們做出兩百多種菜式,組壹局名副其實的豆腐盛宴。豆腐宴上有許多精致的菜品,但味道最好的反而是僅經過簡單烹制的幾道。

相對豐盛的豆腐宴,石屏豆腐的精髓在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的燒豆腐攤上更加淋漓盡致。從早到晚,豆腐攤上都有綿綿不絕的客人,石屏人的早餐、午餐、下午茶、夜宵都在豆腐攤上。

生活在外的石屏人每每思鄉,味蕾便自然而然升騰起各種豆腐的香味,這個時候,鄉愁是壹塊小小的豆腐。

如果妳是第壹次吃石屏豆腐,旁邊的人肯定會提醒妳不能用筷子,必須用手撕著吃才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