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人夏至有吃餛飩的、也有吃圓糊醮的、還有吃狗肉、荔枝、夏至蛋、夏至餅的。
餛飩
無錫人有中午吃餛飩的習俗,取其餛飩和合之意。民諺說,“夏至餛飩冬至團,四季安康人團圓。”
圓糊醮
浙江紹興有夏至吃圓糊醮的習慣。“夏至吃了圓糊醮,踩得石頭咕咕叫”,以前農戶會將做好的醮坨用竹簽穿好,插在水田的缺口流水的地方,燒香祭祀,祈求豐收。
狗肉、荔枝
夏至吃狗肉和荔枝,是嶺南壹帶的人以借名想吃的“專利”。廣州粵語地區和廣西的欽州、玉林等地區的人也是非常喜歡吃夏至的狗肉和荔子的。
夏至蛋
湖南衡陽、湘西等地吃夏至蛋的習俗。諺雲“夏至吃蛋,石板踩爛”,民間認為夏至吃蛋,強身健體。
夏至蛋
夏至餅
夏收完畢,新麥上市,所以有日吃面嘗新的習俗,也有人用麥粉調糊糊,攤成薄餅烤熟食用。夾以青菜、豆莢、豆腐,及臘肉等,祭祖後食用,俗謂“夏至餅”。
夏至節氣南方人吃什麽
南人夏至時候吃面條,其中浙江人在夏至的時候吃圓糊醮。夏至在中外文明中都是最早被確定的節氣,因為確定夏至日的天文方法特別簡單: 壹年中木柱影子最短的壹天就是夏至了。我國在夏至的時候有壹些傳統的食物。
在我國,民間就壹直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意思是冬至那天要吃餃子以防耳朵被凍掉,夏至則要吃新麥子制成的面條感謝風調雨順的上半年。夏至吃面是很多地方的習俗。
在古代,壹般到夏至人們都會舉行祭祀儀式,祈求蒼天保佑災消年豐。《周禮春官》 載:“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 意為清除疫癘、荒年與饑餓死亡。此時民間新麥方出,人們以面食敬神。夏至吃面食這壹食俗也流傳至今。
夏至面
夏至的時候,新麥正好登場,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嘗新的意思。
不過在浙江有壹句俗語“夏至吃了圓糊醮,踩得石頭咕咕叫”。以前很多的農戶會將做好的醮坨用竹簽穿好,插在水田的缺口流水的地方,並且燃燒香以此祭祀,祈求可以豐收。因此浙江紹興依然有夏至吃圓糊醮的習慣。
夏至吃餛飩的寓意是什麽
在我國南方有“夏至吃餛飩熱天不疰夏”的說法,意思是吃了餛飩,可包夏日不苦夏,健康度過。江蘇無錫的人在夏至這壹天,早餐會吃麥粥,然後午餐吃餛燉,有 “混沌和合”的意思。民間還有吃了餛燉之後為孩子量體重,希望孩子體重增加,身體健康的習俗。
還有壹種說法是夏至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