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平陰有沒有比較正宗點的做東北菜的菜館?
首先推薦的是我祖籍的濟南商河老豆腐!其次:炸荷花 荷花為濟南的市花,烹食荷花,是濟南的食俗。每至夏季,大明湖中荷花盛開,清香的荷花便成為濟南人的美食。文學家老舍在其短文《吃蓮花的》中,記述了他30年代在濟南教書時吃炸荷花的情景。制作時,取微開之白荷花中層的花瓣用清水洗凈,潔布搌幹水分,抹上豆沙泥,順長對折備用。炒勺內倒白油燒熱,將折好的花瓣沾勻用蛋清加面粉制成的蛋泡糊下油,炸至淺黃色時撈出盛盤,撒上白糖即成。食之清香宜人。? 油旋 濟南傳統精細風味小吃。清道光年間,濟南城裏的鳳集樓就有油旋經營。光緒二十年(1894)開業的文升園飯莊所制油旋,蔥香濃郁,層次分明,外酥內嫩,很受歡迎,飲食業同人廣為仿制。制作時,將大蔥、豬板油剁成蔥油泥,抹至搟成長條形並塗有壹層花生油的面片上,從壹頭卷起,邊卷邊抻,卷完為止。然後直立在鏊子上壓成直徑8厘米、厚2厘米左右的圓餅烙烤。待兩面均呈金黃色時放入烤爐內翻烤,至深黃色取出。然後將有旋紋壹面的中間用手指壓出窩,即成多達五六十層的油旋。將其與雞絲餛飩配食,味道更佳。? 清油盤絲餅 又稱"壹窩絲"。將和成的抻面面團拉抻8扣,拉出的面絲細如銀線,平放案上,刷上香油,切成段。將每段從壹端開始,卷成圓形,尾端壓在下面,用手輕壓成餅狀。平鍋內放適量花生油,燒至六成熱時放入餅坯,用慢火烙至兩面均呈金黃色即成。烙成的清油盤絲餅外焦裏嫩,面絲均勻。食用時置於盤內,提起餅的中心面頭將絲抖散,撒上白糖、青紅絲等配料,酥脆香甜,味美爽口,備受歡迎。 梨丸子 濟南平陰縣傳統風味小吃。清乾隆年間即成為平陰名吃。民國初,平陰城內崇化樓飯館的梨丸子,以當地所產個大、質嫩、甜脆、肉白、無渣的大青梨為主料,以平陰特產玫瑰飴為主要輔料,再加青紅絲、核桃仁、芝麻、白糖等精制而成,頗有名氣。制成的梨丸子,形似毛栗,呈金黃色,外酥裏嫩,香甜可口,玫瑰香味濃郁,營養豐富,有清肺、止咳、化痰之功效。 鍋貼 清初,濟南已有專營鍋貼的飯館。30年代初在經三路、緯四路交叉路口開業的便宜坊,以經營鍋貼而聲名遠播。歷半個多世紀之久,該店的鍋貼至今仍暢銷不衰。現便宜坊主要經營豬肉餡和三鮮餡兩種鍋貼,餡內配以新鮮的應時蔬菜。鍋貼在平鍋內用花生油燜烙而成,底部深黃色,上部淺黃色,底酥脆,兩端張口微露餡料,餡滿鮮香,味濃郁。? 濟南烤鴨 明末清初,濟南各大酒樓、飯莊已廣為經營。清道光年間的德和樓烤鴨店和光緒年間的文和樓、東興樓制作的烤鴨最為著名。《老殘遊記》中記有濟南烤鴨上席的情節。為保證濟南烤鴨的傳統風味,鴨坯壹般選用當年的健壯公鴨,並堅持使用秫稭或無異味的幹樹枝烘烤。烤好的鴨子,色澤紅潤,外皮酥脆,肉質鮮嫩,味道香醇,肥而不膩。將烤鴨切成片,配以黃瓜條、章丘大蔥、甜面醬等,用荷葉餅卷起,食之味道極佳。現濟南聚豐德和匯泉兩家烤鴨店,在省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譽。? 九轉大腸 清光緒初年由濟南九華樓首創。九華樓店主杜某為濟南富商,有喜"九"之癖,所開9座店鋪的字號均冠以"九"字。九華樓以烹制豬下水見長。有次店主宴客,以"燒大腸"上席,客人嘗之甚美,為迎合主人喜"九"並贊譽廚師烹飪技藝高超,贈名"九轉大腸"。寓意此菜之美,可與道家所煉"九轉仙丹"相比。自此九轉大腸聲名遠揚,成為魯菜中之名菜,傳遍全國各地的魯菜館。制時將熟豬腸切成拇指段,在沸水中氽透,放入炒好的糖汁中沾勻,加蔥、姜、蒜末,烹醋,加醬油、白糖、清湯、精鹽、紹酒攪勻,慢火煨至湯汁將盡時放入胡椒面、肉桂面、砂仁面、淋花椒油,撒香菜末即成。成菜五味俱全,紅潤光亮,肥而不膩。 三彩大蝦 濟南名菜。取海產大蝦4只,去頭、皮,留尾,用刀順脊背切開,腹部相連,成壹大片。在肉面上劃十字刀花,用精鹽、紹酒、味精漬勻。將面包切成上寬下窄的長片,抹上雞蛋黃糊,將大蝦片掛上雞蛋清糊,平放在面包片上粘住。在兩個蝦片上順中間撒上火腿末,壹片撒上菠菜末,壹片撒上冬菇末,呈紅綠黃三色。下油炸至呈金黃色撈出,每個切成5段,原樣擺盤即成。? 扒蘆筍鮑魚 濟南名菜。鮑魚也叫鰒魚,是壹種海產貝類軟體動物。肉金黃色,厚者為佳,為海產八珍之壹。將其與清脆鮮嫩的蘆筍制成的扒蘆筍鮑魚,是濟南聚豐德飯店特壹級烹調師王興南的拿手菜。此菜特點是鮑魚柔軟鮮嫩,色紅油亮,蘆筍色白汁香。成菜紅白相間,造型別致,觀之賞心悅目,食之味美可口。? 清湯全家福 濟南名菜。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