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說杭州,杭州能成為我國第二大美食荒漠,估計很多坐標江浙滬,口味類似的小夥伴都會覺得詫異。在我們看來,這明明是壹座美食遍地的城市啊。杭州的美食被吐槽主要因為兩個原因,壹是菜色清淡,許多吃慣重口味的人都表示不習慣;二是杭幫菜作為八大菜系之壹浙江菜的重要流派,近年來頻繁創新導致過去的精華沒有保留下來,落入“四不像”的尷尬境地。
杭州是南宋的都城,從唐宋時期開始更是人文薈萃,飲食生活也日漸豐富精彩。白居易與春筍土步魚,蘇軾與東坡肉,宋高宗與宋嫂魚羹、西湖醋魚,賈似道與壹品南乳肉等等,更別說有神話傳說背景的桂花鮮栗羹、斬魚圓、魚頭豆腐;以當地地名命名的西湖牛肉羹、龍井蝦仁、武林鴨等等。每個杭州菜的背後,都極有可能站著壹個名人名家的。只是這些菜,需要到壹些當地的老字號餐館裏才能吃到。
而網上許多杭州美食攻略裏,卻在推薦片兒川、生煎包、小籠包、蔥包燴等傳統小吃,或者壹些連鎖經營、喜愛“創新”、並未得到沈澱的新派杭幫菜餐廳。因此,杭州菜被吐槽,也可以理解了。
再來說說北京,比起杭州,北京被吐槽得最多的,就是傳統小吃的受眾面太窄。其實,在這個榜單沒有流出之前,北京是“美食荒漠”這個說法,在全國已經流傳開來了。甚至有網友直接下定義,北京是全國最難吃的城市。
北京被吐槽得最多的傳統小吃,集中在豆汁、鹵煮、炒肝、焦圈等等。它們不但沒有南方點心精致的賣相,第壹次抱著較高預期品嘗的遊客,也往往會被那味道全退。在視覺與味覺上雙雙被打擊,許多遊客們進而得出“北京的傳統小吃都是這個味道,那北京肯定是美食荒漠了”這樣的結論。
其實,北京的傳統小吃,也有壹定的歷史背景在;雖然許多遊客吃不慣,但是在許多當地人心中,那味道但凡朝著大眾喜好改良壹點點,他們都會不習慣。
小吃終究是北京美食的壹小部分,北京作為國際大都市,擁有經營各種菜系的餐廳,選擇面豐富到幾年吃不完。豆汁難以下咽,可以選擇豆花,普適許多;如果嫌棄鹵煮炒肝這種下水,可以選擇市中心那幾家老字號的烤鴨烤肉,出品也相對穩定。真正想要品嘗京菜的,八大樓也是不錯的選擇。
實在吃不慣北方菜,粵菜川菜東北菜西餐日料在北京也是壹大把。美食荒漠還是美食天堂,有時候還是在於自己的選擇。
最後,如果妳來到上榜過“美食荒漠”的城市,在就餐方面,需要有壹顆“兼聽則明,偏信則暗”的心。網上推薦的那些藏在犄角旮旯裏的“隱藏美味”,常常讓遠道而來的遊客們搭上時間成本與試錯成本後,壹頓捶胸頓足。而當地人推薦的純正地道美味,對於沒有“當地舌頭”的外地遊客,有時候也會難以適從。
壹方水土養壹方人,美食,有時候也是壹門復雜的學問。那麽,在妳心裏,哪座城市是美食天堂,哪座城市又是美食荒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