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時利和
丁香醫生作者
盛諾壹家高級醫學顧問
北海道大學神經科學碩士
1716 年的秋天,壹名叫詹姆斯· 林德(James Lind)的男孩出生在蘇格蘭愛丁堡的壹個商人家庭。
1739 年,23 歲剛從醫學院畢業沒多久的 Lind 以外科醫生助理的身份,加入了英國皇家海軍,並在地中海、西非海岸和西印度群島等地服役。又過了 19 年,他被任命為皇家海軍醫院的首席醫師。
James Lind,1716~1794,英國皇家海軍外科醫生
圖片來源:Wikipedia
林德醫生被認為是英國海軍醫學的奠基人。作為常年與海軍將士們待在同壹條軍艦上的人,他非常了解海軍的生活習慣。他建議在艦艇上加強通風、熏蒸甲板保持衛生、通過蒸餾海水獲得淡水、要求大家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避免斑疹傷寒等,這些舉措都很大程度地改善海軍將士的健康情況——18 世紀的衛生條件,可能是今天的妳難以想象的。
然而,林德醫生的最牛逼之處在於兩點:
第壹,他是第壹個證實柑橘類水果可以預防和治療壞血病的醫生;
第二,他開展了人類歷史上第壹例臨床試驗。
在大航海時代,號稱「日不落帝國」的英國雖然本土面積並不大,但是它的領土橫跨了除了南極洲以外的六個大洲,憑借著強大的海軍艦隊,英國成為了頭號世界殖民強國,英國海軍和水手的身影遍布世界各地。
18世紀大英帝國版圖
然而,隨著遠洋航行的興起,船員們不得不面臨的最大威脅,並非別國的軍隊和海盜,而是壹種讓人嘴角潰爛、牙齦萎縮和皮膚出血的疾病——壞血病。1740 年~1744 年,在英國海軍上將 George Anson 領導的環球航行中,兩千名船員中掛掉了四分之三,其中大部分人是因為壞血病去世。在那時候的英國,壞血病造成的非戰鬥損員,甚至超過了皇家海軍和法國西班牙打仗時的陣亡人數。
在那時候,沒人知道為什麽會得壞血病,更沒人知道如何治療它。
而林德醫生在治療壞血病患者的過程中註意到,得病的水手數量遠多於軍官。而他觀察到的另外壹個事實是,上級軍官可以吃船上少量的水果和蔬菜,但普通水手只能啃面包和腌魚。因此他認為,軍官的飲食裏可能有東西可以治療壞血病。
光有猜測不行,只有證實猜測才能挽救生命。林德醫生開創了壹個當時前無古人的辦法,他將12名患有壞血病的水手分為6組,每組2人,6組水手每天的正常飲食都壹樣,但每組都額外吃壹些東西:
第壹組,每人每天喝 1 誇脫(約 1.13 升)蘋果酒;
第二組,每人每天喝 25 滴稀硫酸(妳沒看錯);
第三組,每人每天喝 6 勺醋;
第四組,每人每天喝半品脫(約 0.28 升)海水;
第五組,每人每天吃 2 個橙子 1 個檸檬;
第六組,每人每天吃 1 杯加了辣醬的大麥水。
結果發現,第五組的兩位水手在治療 5 天後已經基本恢復健康了,可以重返工作崗位,而其他幾組病情繼續加重或者幾乎沒有效果。根據實驗結果,他認為吃柑橘類的水果是治療壞血病的有效方式。
林德醫生的這個試驗,便是今天所有隨機對照試驗(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的雛形
返航後,林德醫生發表了著名論文《Treatise of the Scurvy》(論壞血病),建議海軍在水手的日常飲食中提供濃縮檸檬汁或其它柑橘類食物。但壹開始英國海軍部並不相信他的建議,並且在食物保存手段有限的年代,這種膳食補充的成本也相當高。直至幾十年之後,通過更多的事實證明有效後,英國海軍部才采納了他的建議,使得海軍將士們逐漸免除壞血病的威脅。
後世很多人記住林德醫生,是因為他發現了柑橘可以治療壞血病(雖然他也不知道具體是柑橘中何種成分治療了壞血病),但更重要的是他發明了壹種全新的方法對療法進行驗證,跳出了經驗醫學的約束。可以說,沒有臨床試驗,就沒有現代醫學。
水手們不吃柑橘會得壞血病,接下來就有個問題了,那我家貓從來不吃水果蔬菜,為啥它就不得壞血病?
實際上,絕大多數不吃水果蔬菜的動物,都不會得壞血病。
三個世紀前林德醫生發現柑橘類水果可以預防和治療壞血病,但他當時不知道的是,其實真正起作用的是水果中富含的維生素 C。
維生素 C,又名抗壞血酸,於 1912 年第壹次被人類發現。維生素 C 促進膠原蛋白形成,而膠原蛋白又是結締組織的重要成分,缺乏維生素 C 會導致結締組織的形成受阻,從而引起牙齦出血、牙齒松脫壹系列的壞血病癥狀。
柑橘類水果是含維生素C最多的食物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然而,絕大多數哺乳動物和鳥類並不需要從外界獲得維生素 C,它們自己體內就會合成。L-古洛糖酸內酯氧化酶(L-gulonolactone oxidase,Gulo)是哺乳動物體內普遍存在的壹種酶,哺乳動物們自身就可以制造出足量的維生素 C,原料是非常基礎的碳水化合物(葡萄糖和半乳糖),而 Gulo 是合成環節中壹個重要的酶。這就像我們只要曬夠太陽就能在體內合成維生素 D 壹樣,許多動物自己並不需要額外補充維生素 C。
所以市面上有些給貓的復合維生素片,實際上對於飲食正常的貓來說並不需要,有許多研究甚至表明給身體健康的貓額外補充維生素 C 是有害的。
然而,人類和猴子等少數幾種動物是無法自己合成維生素 C 的。由於靈長類動物們***同的祖先很早就可以從飲食(植物果實、葉子以及種子)中獲得大量的維生素 C,這種飲食環境導致 Gulo 就變得越來越不重要。直至 4000 萬年前,Gulo 基因出現了突變,無法再編碼酶,成為了壹個沒有實際功能的假基因(pseudogene)。
除了靈長類以外,像豚鼠、果蝠和壹部分魚類同樣出現了 Gulo 基因突變,缺乏無法自身合成維生素 C。從進化學的角度來說,不需要的功能會被自然淘汰,技多也壓身。
貓科動物等大多數哺乳動物可以自身合成維生素 C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了解了壞血病、維生素 C 和基因之後,讓我們回到文章的標題中來。同樣是人類,愛斯基摩人既不吃水果蔬菜,也沒有 Gulo,為啥他們就不得壞血病?
有人的解釋是,愛斯基摩人的基因出現了突變(或者叫返祖),像貓科動物那樣可以合成維生素 C。這其實是個謠言,愛斯基摩人也是人類,沒有證據表明他們的 Gulo 基因可以合成對應的酶。
愛斯基摩人之所以不得壞血病,因為他們的日常飲食中也有維生素 C,主要來自生肉——愛斯基摩人(Eskimo)這個名字在印第安語裏的意思,就是「吃生肉的人」。
愛斯基摩人主要的肉類來自於馴鹿和海豹,而在馴鹿肝臟、海豹大腦、鯨魚皮以及海帶中存在較多的維生素 C。這邊重點介紹著名的愛斯基摩人美食(雖然妳可能不這麽認為)——muktuk。
muktuk 來自於鯨魚(主要是弓頭鯨、白鯨和獨角鯨),由鯨皮和皮下附帶的 2 ~ 4 厘米的脂肪組成,最常見的吃法是切成片,撒上鹽生吃;有時候 muktuk 也會被裹上面包糠油炸,然後蘸著醬油吃。
愛斯基摩人的特色美食——muktuk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我特地去查了壹下 muktuk,根據有吃過這道菜的美國網友描述,muktuk 質地柔軟,有人描述像新鮮的椰子,還有人說嘗起來像煎蛋。
在 muktuk 的表皮中含有非常豐富的維生素 C,每 100 克含有 38 毫克維生素 C,這個含量跟橘子差不多。愛斯基摩人以生食為主的飲食方式保留住了食物中大量的維生素 C,根據研究,壹個愛斯基摩人每天從各種食物中攝入的維生素 C 至少有 30 毫克,而實際上,每天只要攝入 10 毫克維生素 C 就足以預防壞血病。
愛斯基摩人的飲食和其他壹些極端飲食證明了人類身體的強大適應性,無論是純肉還是純素飲食,人類都可以堅強的活下去——但註意只是活下去,這跟活得好是兩碼事。很多人將愛斯基摩人的飲食有意無意地神話了,進而宣揚自己信仰的那套飲食方式。
例如,壹些生產魚油的機構在廣告中宣稱,由於吃了大量來自海豹、鯨脂(動物源性脂肪),愛斯基摩人的心血管疾病發病率非常低。
這是嚴重的誤導。
實際上,愛斯基摩人的總體健康狀況是比較糟糕的。在丹麥的格陵蘭島,由於特有的飲食方式,愛斯基摩人的冠心病發病率並不比非愛斯基摩人低,並且前者的心血管疾病總死亡率是後者的兩倍,壽命縮短 10 年。另外愛斯基摩人還會面臨大腦動脈硬化、寄生蟲和低鈣等壹系列問題。
多吃魚是好事,美國心臟學會建議每周至少吃兩次魚(尤其是多脂魚),其中的 ω-3 脂肪酸已被證明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病率。但是適量很重要,像愛斯基摩人這樣每天壹半以上熱量來自於脂肪的飲食,只會讓他們更容易得冠心病。
實際上,愛斯基摩人之所以采取這種飲食方式,是由於極端環境下的迫不得已:因為無法種植水果蔬菜,所以只能吃肉;吃 muktuk 等生肉可以補充維生素 C 預防壞血病,但會導致脂肪攝入過量,心腦血管意外的風險提高。
圍繞著愛斯基摩人幾乎以純肉為主的飲食,壹些人制造錯誤信息,將這種並不健康的極端飲食方式傳遞給大眾,有不少人因此被誤導。而把愛斯基摩人的飲食換個版本,就是今天在網上非常風靡、受到許多網紅大V鼓吹的生酮飲食了。
生酮飲食中,四分之三的熱量來自於脂肪,比愛斯基摩人的飲食更加極端
實際上,生酮飲食於大多數人而言,是壹種非常不健康的飲食。生酮飲食最早是 1921 年、由美國梅奧診所(Mayo Clinic)的 Russel Wilder 醫生發明並用於治療難治性癲癇兒童的,通過高脂肪、適當蛋白質和極低碳水攝入的配比,使人處於酮癥(ketosis)的狀態,影響腦組織的代謝,從而降低癲癇發作頻率。
然而,根據梅奧診所目前的建議,幾乎沒有證據表明除了癲癇以外,生酮飲食對於任何疾病是有效或者安全的。並且長期的高脂肪攝入、低谷物及果蔬攝入,將會導致心臟問題。
雖然名字叫「診所」,但是梅奧是目前全美最頂級的醫學中心
這篇文章很長,我們從林德醫生說起,談了維生素 C 的作用、Gulo 基因的突變、愛斯基摩人的飲食以及現在非常火熱的生酮飲食。三個世紀前,林德醫生通過科學的方式,為水手們找到了治療壞血病的食物;而三個世紀後的今天,我們不應該遺忘掉這種科學精神。文章內容很多,妳不壹定要全部記住,但妳所要記住的最重要壹點是——
科學基於證據,而非臆想。
作者知乎 ID:莊有貓
日本北海道大學碩士
責編Bruce
作者莊時利和
排版小軒軒笑嘻嘻
參考文獻
[1] /extreme-nutrition-the-diet-of-eskimos/
[4] /health/the-inuit-paradox
[5] /publication/10979096_James_Lind's_Treatise_of_the_Scurvy_1753
[6] https://www.heart.org/en/healthy-living/healthy-eating/eat-smart/fats/fish-and-omega-3-fatty-acids
[7] https://www.mayoclinic.org/healthy-lifestyle/weight-loss/in-depth/the-truth-behind-the-most-popular-diet-trends-of-the-moment/art-20390062
[8] Young, T. K., Moffatt, M. E., & Oneil, J. (1993).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 a Canadian Arctic popul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83(6), 881-887.
[9] Fodor, J. G. , Helis, E. , Yazdekhasti, N. , & Vohnout, B. . (2014). “fishing” for the origins of the “eskimos and heart disease” story: facts or wishful thinking?. Canadian Journal of Cardiology, 30(8), 864-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