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人常說的“九大簋”是什麽?包含什麽菜?
何謂“九大簋”?意謂筵席之豐盛,有九個大簋裝放菜肴食物。古時祭祀,常言“二簋”、“四簋”、“八簋”,唯粵地之穗、港、澳壹帶,慣稱盛宴為“九大簋”。在“九”與“簋”之間還加個“大”字,不但言其多,且含有極其豐盛、隆重之意。古人謂“造化之初,九大相爭”。“九大”即風、雲、雷、雨、海、火、日、地、天之謂也,此乃萬物之最。據近年廣東省三水縣金本鎮壹座東漢前期之古墓出土物來看,粵人所言之“簋”,是可裝五至六斤米飯之“大碗”。按今人的食量,“九大簋”可供壹百幾十人享用。由此可知,“九大簋”是極言其飯菜之豐盛,誇耀其筵席規格之高. 盛宴之所以叫“九大簋”,其原因是,因為代表多數,加個大字,便含有極為豐盛及隆重之意;且“九大”即風、雲、雷、雨、海、火、水、地、天,是“造物之初”的“相爭”之物,乃萬物之最,有其獨特意涵。另據近年來廣東省三水縣金木鎮壹座東漢前朝古墓的出土文物來看,其“簋”是可裝五至六斤米飯的大容器,如果按今天人們的食量,裝滿九大簋,可供百人享用。種類 “九大簋”的種類 民國前後,最常見的“九大簋”有如下四種: 喜酌:為迎親正日舉辦之筵席,每桌菜肴為九式(碗),號稱“喜酌九大簋”; 暖堂酌:是新婚夫婦交杯之宴,人稱“高頭五樹四如意”,通稱“暖堂九大簋”; 開燈酒:又名“開燈宴”,是生子後第二年掛燈之喜宴,每席菜肴九碗,也稱“開燈九大簋”; 壽酌:乃慶賀壽誕之宴。“九”與“久”同音,取其“長長久久”之吉兆,每席菜肴亦有九品,謂之“壽酌九大簋”。演變 “九大簋”的改良與演進 這種傳統禮俗,廣東人壹直保留下來,只是因時代變遷而有所改易。像壹九八六年十月十八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訪粵,廣東省政府在白天鵝賓館舉行盛宴款待。此筵席為“四菜壹湯壹點心”,連同飯、甜品、水果***計九個款式。四道大菜依序為“雙龍戲珠”,“乳燕入竹林”,“錦繡石斑魚”,及“金皮乳豬”,接著上湯菜“鳳凰八寶鼎”,然後是點心“月映仙兔”,飯用的是“清香荷葉飯”,飯後甜品為“林萬壽果”,最後上的水果是“壹帆風順”(用新鮮的哈密瓜雕成船體和風帆,內盛水果粒,寓如意吉祥之意)。 您如果遇上粵港澳的朋友以“九大簋”招待您,那就表示主人待客之意甚誠,而您本身也是夠分量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