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花旗發布研報,認為過去的12個月中,小米的股價上漲了壹倍以上,主要是基於市場預期由於國際局勢影響,小米或將獲得的潛在市場份額增加。
面對市場過熱,花旗的研報具有壹定警示意義。評估小米的股價,最終還是要回歸小米基本面。
小米自2019年進行雙品牌拆分後,已經形成了相對顯著的優勢。小米方面的競爭壓力,也不應被壹味誇大。因此,小米真正的價值,應該源於其商業戰略態得科學性、高度進取的技術積累,及其在發展過程中逐步取得的成績。
Redmi或已難被撼動
年輕是小米的優勢。作為國內龍頭手機廠商之壹,市場競爭本質上同時具備相互激勵的作用。激烈的競爭環境造成了全球最具活力的手機市場,最快的產品叠代速度,最全面的產品優勢。
2019年初,小米拆分出Redmi品牌,用於鞏固原有市場,同時解放小米品牌 探索 高端和多元化市場。
壹年多來,小米的手機雙品牌策略被證明是巨大的成功。
而Redmi品牌獨立後,主打線上渠道和年輕新銳用戶市場,已經取得顯著優勢。
在2020年5月6日,Redmi宣布Note 8系列全球銷量突破3000萬臺,平均每天就有13萬人下單購買。而Redmi也開拓了自己的中高端產品線,形成了完整、全面的競爭格局。在2020年2月份期間,Redmi首款旗艦手機Redmi K20 Pro銷量就突破了500萬臺。
Canalys統計了2020年第壹季度全球市場最為暢銷的機型,蘋果、三星以及Redmi三個品牌包攬了前十全部席位。Redmi是唯壹入圍的中國手機品牌,旗下有三款機型入圍,其中Redmi Note 8/8T的表現最為亮眼,成功躋身第二,成為該季度全球最為暢銷的Android機型。
在此過程中,小米也開發出真正意義上的高端旗艦產品。用上百億進行產業投資、上百億進行技術投入。小米死磕硬核技術,在2020年開發出小米10系列、小米10至尊紀念版等影像實力屠榜DxOMark、技術實力全球領先的產品。
就在花旗研報廣泛傳播的10月19日,小米官方還發布了全球首創的80W無線快充技術,這距小米上壹代10的50W僅隔兩個月。官方宣稱小米80W無線快充,4000mAh電池8分鐘就能充壹半,19分鐘就能充滿。
量產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量產透明電視、壹指連UWB技術……這是今年小米獻上的壹系列技術上的驚喜。
在此過程中,小米也成功推動手機ASP提升,2020年第二季度同比提升11.8%,進壹步站穩高端市場。
種種跡象已經表明,從產品戰略上來看,小米分離出的Redmi品牌,已經在同業中建立起明顯的競爭優勢,而小米品牌在技術、品牌上的建設,使其已經具有了更高層次的優勢。
不容忽視的海外優勢
根據IDC的數據顯示,2020年第二季度,小米境外市場收入占比達到44.9%。智能手機出貨量在全球50個國家市占率前五,在25個國家排名前三。
根據Canalys的數據,在歐洲地區小米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64.9%,市占率16.8%,排名前三。在西歐,小米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速達到115.9%,實現翻倍增長。
2020年第二季度,小米在西班牙市場出貨量同比增長150.6%,市占率高達36.8%,連續第二個季度排名第壹。同期,小米在法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市占率排名第二,在德國和意大利排名前四。
在東歐地區,小米的出貨量在烏克蘭和波蘭排名第壹,市占率分別高達37.1%和27.5%。
此外,2020年第二季度,小米智能手機出貨量在印度智能手機市場的市占率為30.7%。根據IDC,小米已經連續第12個季度在印度排名第壹。
小米在印度的地位高度穩固,歐洲市場的迅猛增長是目前的最大亮點,也是各大品牌廠商爭相爭搶的重點市場。
熟悉歐洲市場的行業研究人士表示,歐洲市場與中國市場相比有很大差異,在中國市場或者線上成功的品牌,在歐洲仍然可能面臨水土不服,因為中國市要是開放市場,運營商不太主動采購。歐洲運營商會采購,並賣相應的套餐來補貼手機差價。而且,歐洲的大零售商超是主流,占比率很大。
該研究者指出,相比競爭者,小米最大的成就在於能夠因地制宜實現國際化,而且其模式極難復制:它率先通過社交媒體營銷的方式匯集米粉,通過開放渠道進入歐洲市場,積累市場口碑,最終獲得包括歐洲地區運營商的青睞和主動合作。
小米的價值崛起並不依靠友商讓利
花旗的研報還是指出了壹個很重要的問題,即市場需要擺正對小米的心態,回歸小米的本質價值。
小米並非壹家單純的手機制造商,而是壹個極具活力的 科技 生態構建者。方正證券 科技 行業首席分析師陳杭,日前寫作了小米研報《小米的終局》。其提出,小米的未來將有三大終局。
首先,小米將成為AIoT生態的領跑者。目前,物聯網已經成為飛速發展的領域,成為各大公司布局重點,AIoT時代的黎明很快到來。
在消費級AIoT領域,小米已經領跑全球,截至2020年第二季度,其IoT平臺鏈接設備數達到2.71億臺(不包括手機和筆記本電腦),擁有5個及以上連接至小米IoT平臺上的設備的用戶數已達到510萬戶,小米已成為全球領先的消費級AIoT平臺。
占據未來 科技 的制高點,小米的IoT生態將是小米未來的第壹塊。
其次,小米會成為中國的世界級消費品牌,
陳杭認為,小米的IoT硬件生態包羅萬象,擁有白電、黑電、小家電、日用品等幾千個SKU,它的觸角正向多元化的應用場景延伸,小米式的極簡美學和iPhone級別的工業設計正在逐漸被全球的消費者接受。
因此,小米的終局是第壹個有著廣泛世界影響力的中國消費品牌。
最後,小米將擁有龐大廣闊的投資生態。
在過去,投資生態鏈企業的打法讓小米的商業版圖不斷擴大。面向未來,小米的產業投資,會讓整個投資生態變得硬核。
成立於2017年的湖北小米長江產業基金聚焦國產替代和新興技術,根據公開信息已經對外進行了42項投資,其中有17家隸屬於芯片行業。
陳杭認為,硬 科技 創新(技術投資)配合軟 科技 橫向全場景創新(小米生態鏈),小米將擁有中國乃至世界重要的硬 科技 產業鏈,成為下壹個騰訊戰投或是硬 科技 的紅杉。
偉大的企業家以創造 社會 價值為目標。小米公司硬件超低毛利倒逼供應鏈提高效率,通過極致的成本管控和升維盈利,造就了自身無與倫比的效率護城河,並讓利給廣大消費者,創造了巨大 社會 價值。基於此,方正證券重申小米的推薦評級。
更多內容請下載21 財經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