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州市是馳名中外的唐代歌仙劉三姐的故鄉,是宋代三元及第壹代名臣馮家的出生地。市區境內許多風光景點都和他們流傳下來的優美故事有關。宜州市境山清水秀,風光綺麗,有白龍洞遊覽區、宋代鐵城,宋黃庭堅逝世處遺跡,宋楊文廣戰事遺壘,明千戶所古城,明惠帝雲遊宜山遺跡,太平天國王府故址,仙山巖,九龍巖,三門巖,多靈山,鎮遠峰等多處文物古跡和風景勝地。
會仙山風景區 位於宜州市白龍公園內。景區有會仙山、白龍洞、百子巖、雪花洞、百丈深井巖、 煉丹巖、白雲庵、翼王點將臺、烈士陵園、江北石林、山谷祠等景點。
明崇禎十壹年(1638)徐霞客入境旅遊考察,踏勘白龍洞、龍隱洞等37處山洞與江河,歷時30天,對境內景觀贊美不絕。登會仙山(北山)雪花洞俯瞰城區時,寫下“俯瞰旁矚,心目俱動。忽幽風度隙,蘭氣襲人,奚啻兩翅欲飛,更覺通體換骨矣。”會仙山風景區1984年被辟為白龍公園。
臨江河風景區 臨江河風景區北起樣貝鄉拉托村畔,南至三江河口與龍江河交匯,河道全長37公裏,含下梘、古龍、祥貝三個河段。河水碧綠,山水交融。沿河群山疊翠,古洞羅列。該景區於 1988年10月與白龍洞同時列為廣西風景名勝旅遊區。
南山風景區 南山風景區在城區南郊2公裏處,有摩崖詩刻數十處。主要景點有:南山寺、龍隱洞等。
九龍山風景區 九龍山景區在城區南3公裏,九龍山因有九峰相連婉蜒若龍,故得名。主要景點有丹霞巖、九龍洞等。
三門巖風景區 三門巖風景區,位於城區北3公裏處的良村後。數峰列峙,其中壹峰狀若昂首雄獅,獅之腹部峭壁下巖洞羅列。主要景點有三門巖、狀元山。
古城峒景區 位於宜州市城北郊3公裏的木棉村後,1255年建造。此處群山環繞,皆峭壁懸崖,四面如鐵,內可容萬竈,外可扼咽喉,牢不可破,險不可夷,故號“鐵城”,後稱古城峒。分內城和外城,內城墻東西兩端對峙的兩山崖壁上各刻有壹碑,東面山崖是《鐵城記》,碑高300厘米,寬 195厘米,刻於築城的當年,該碑主要是記載建築鐵城的經過;西面山崖是《鐵城頌》,碑高359厘米,寬230厘米,刻於鐵城竣工後的次年三月,系地方人為歌頌雲拱築城的功績而作。東面山腰有壹洞,洞門上刻“紫霞洞府”四個大字,還有金銀巖、涼風洞和“飛泉石井”。從外古城往東為馬安村,莫馬安山東麓建有“歌仙廟”,廟後山腰有明代參將威振的贊景詩生根石刻碑。
仙女巖風景區 位於城區西南9公裏的巖口村後,古稱觀巖。巖中有“仙女臨浴”景。巖道縱橫曲折幽深,全程1000多米,巖前有潭水壹泓,碧綠清澈,與巖內地下河相通。潭外有參天古榕,蔭蔽水潭。巖口外部絕壁數丈。遊人可沿岸道拾級探勝,亦可泛舟入巖瀏覽。洞中有洞,上可通青龍山腰,後可通白虎山。
巖前舊有西原太子廟,紀念唐代蘇仕評父子。今廟己毀,古碑仍存。左為鳳凰嶺;有清代提督統領楊安隆墓。巖口村有清進士湯廷詔祖屋,代表壹方建築之特點。1988年,仙女巖附近的巖口和馬駟兩個自然屯的農民自發集資 10萬元進壹步開發仙女巖。1996年9月,電視連續劇《劉三姐》曾在此拍攝。
德勝風景區 德勝風景區位於城區47公裏的德勝鎮境內。主要景點有:鳴琴山、大風光山、德勝古城等。
宜州有什麽好玩的地方?
會仙山風景區 位於宜州市白龍公園內。景區有會仙山、白龍洞、百子巖、雪花洞、百丈深井巖、 煉丹巖、白雲庵、翼王點將臺、烈士陵園、江北石林、山谷祠等景點。
明崇禎十壹年(1638)徐霞客入境旅遊考察,踏勘白龍洞、龍隱洞等37處山洞與江河,歷時30天,對境內景觀贊美不絕。登會仙山(北山)雪花洞俯瞰城區時,寫下“俯瞰旁矚,心目俱動。忽幽風度隙,蘭氣襲人,奚啻兩翅欲飛,更覺通體換骨矣。”會仙山風景區1984年被辟為白龍公園。
臨江河風景區 臨江河風景區北起樣貝鄉拉托村畔,南至三江河口與龍江河交匯,河道全長37公裏,含下梘、古龍、祥貝三個河段。河水碧綠,山水交融。沿河群山疊翠,古洞羅列。該景區於 1988年10月與白龍洞同時列為廣西風景名勝旅遊區。
南山風景區 南山風景區在城區南郊2公裏處,有摩崖詩刻數十處。主要景點有:南山寺、龍隱洞等。
九龍山風景區 九龍山景區在城區南3公裏,九龍山因有九峰相連婉蜒若龍,故得名。主要景點有丹霞巖、九龍洞等。
三門巖風景區 三門巖風景區,位於城區北3公裏處的良村後。數峰列峙,其中壹峰狀若昂首雄獅,獅之腹部峭壁下巖洞羅列。主要景點有三門巖、狀元山。
宜州有什麽旅遊景點呢
1、會仙山
城北會仙山,俗稱“北山”,傳說神仙們經常騎雲來此聚會,對弈,修煉,山頂有石刻“騎雲”,山腰有廟宇、庵堂,故稱會仙山,又稱“會仙遠眺”,本地多叫“白龍洞公園”,宜州八景之首。
2、絲綢工業旅遊
宜州,中國最大的桑蠶養殖基地,世界蠶業看中國,中國蠶業看廣西,廣西蠶業看宜州。目前宜州已開始試點絲綢工業旅遊,首批試點單位嘉聯絲綢。絲綢工業旅遊讓妳了解絲綢文化,蠶絲被制作過程等
3、劉三姐文化旅遊節
每年11月前後,宜州都會舉行劉三姐文化旅遊節,壹般持續1個月,期間各種民俗巡遊,各種賽事(籃球賽,龍舟賽,自行車等),美食節等等非常熱鬧!
4、南蛇山
南蛇山,為典型的整體石頭山,海拔378米,為宜州市區最近的山體之壹,因近城區,故成為城裏人鍛煉的場所,已砌石階梯,***1216階。每日清晨、黃昏,登山者往往成眾。南蛇山上可盡攬宜州市區,風從四方來,看日出、日落、及龍江景致的最佳位置。所以南蛇山成了宜州名山。
河池旅遊景點介紹 河池旅遊必去景點介紹
1、東蘭紅水河第壹灣
紅水河在河池東蘭縣境內流過115公裏,在這百余公裏的河岸兩旁到處是綠色蔥蘢的刺竹和嬌艷無比的木棉樹,是名副其實的百裏畫廊。乘遊船從坡豪沿紅水河南下十余公裏,到三石鎮板文村境內,紅水河在這裏拐了壹個大彎,形成壹個“U”字型的大峽谷。從三石鎮四合村俯視紅水河第壹灣,目所能及河道長約4公裏,河面寬300米,兩岸高山聳立,直插雲天,與水面高差數百米。這裏壹年四季景色各異,同壹日裏的景象也是變幻莫測。最經典的景象或是雲霧纏繞聚散,或是紅霞漫天,或是雨過天晴彩虹飛度。
2、龍灘大峽谷國家森林公園
龍灘大峽谷國家森林公園:引位於天峨縣城西面,距縣城6千米,面積為20平方公裏。海拔高度600米至1000米不等,雨量充沛,氣候宜人;森林覆蓋率95%以上,林相完好,古樹參天,生物種類繁多,有蔸蘭、金花茶、掌葉木、任豆、喜樹、見血清等近30種國家壹、二類重點保護植物,600多種高等植物,有錦雞、林麝、飛貓、獼猴、果子貍等多種珍稀動物棲生其間,堪稱是壹座物種寶庫。而且在峽谷觀景臺可鳥瞰堪稱珠江流域。
3、仁壽源景區
仁壽源景區位於巴馬瑤族自治縣那桃鄉平林村敢煙屯,距離縣城10公裏,從縣城至景區車程15分鐘左右。其間環境清幽,植被豐盈,田園似錦,儼然壹處世外桃源。仁壽源景區是清光緒皇帝欽命廣西提督學院贈送“惟仁者壽”壽匾給壽民鄧誠才老人的故居,是巴馬長壽文化的發源地,是巴馬唯壹人的壹個人文景區。
4、會仙山
會仙山風景區:位於宜州市白龍公園內。景區有會仙山、白龍洞、百子巖、雪花洞、百丈深井巖、煉丹巖、白雲庵、翼王點將臺、烈士陵園、江北石林、山谷祠等景點。明崇禎十壹年(1638)徐霞客入境旅遊考察,踏勘白龍洞、龍隱洞等37處山洞與江河,歷時30天,對境內景觀贊美不絕。
宜州區景點,宜州風景區
1.宜州區景點有會仙山、白龍洞、劉三姐故居、雪花洞、百丈深井巖等。
2.會仙山:會仙山群展布於鄒平縣城西南及南側周圍,環拱大小山頭幾十座,西接滸山濼,北臨杏花河,黛溪河穿南部諸峰而過。
3.白龍洞:攸縣白龍洞位於湘贛交界的羅霄山脈腳下,地處風景秀麗的株洲酒埠江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內。
4.劉三姐故居:位於宜州市城東北郊8公裏處的劉三姐鄉馬安村,座落在下梘河的東岸,占地十余畝。
5.雪花洞:雪花洞風景名勝區位於嵩山北麓鞏義市境內。
6.,是山嶽型自然風景名勝區。
7.百丈深井巖:巖寬數十丈,幽曲深邃。
8.巖口四面高峻下斜,密樹擁垂,古藤虬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