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內江啥子好吃
可能大家數都數不完
但是如果說
什麽吃的最能代表內江的特色美味
那肯定是非牛肉面莫屬!!!
內江的牛肉面是全國聞名,也是著名畫家、 美食 家張大千先生愛吃愛做的面食小吃之壹。
細面重堿+湯寬+秘制油辣子+牛肉臊子,再灑點香菜,有時候湯中還會別出心裁的加點韭黃調味,這些都是內江牛肉面的獨到之處。
那妳們知道內江牛肉面是咋做的嗎?
內江牛肉面對油辣子和燒牛肉相當講究,這兩者可謂是牛肉面的靈魂。辣椒是曬幹以後用油煎過,放石臼裏面搗成碎片,然後再淋上稍稍放涼的油,制成香味四溢的油辣子。而牛肉是用老姜、香料、醬油等燒制而成,壹般店家會燒壹大鍋牛肉放壹邊備用,牛肉耙爛,極為入味。
如果不愛自己在家做,那江小弟很榮幸的告訴妳,下面這張內江牛肉面地圖請收好,因為每時每刻都用得上!!
內江牛肉面路線大全
大西街:鮮美飲食店
相信大家的對鮮美並不陌生,畢竟是很多年的老店了,長期都看到門口有人端著碗蹲著吃。她家的油辣子越嚼越香,美味無法抵擋。
民族路:寡婦面、李記鹵肉面、誌強牛肉面、鴨腸面、郡肝面
寡婦面
寡婦面的店面擴大了,就餐環境有所改善,但牛肉面的味道依然沒變,依然很地道。辣度可根據自己喜好選擇,香菜是必須要加的,這樣才能把面的味道發揮到極致。
李記鹵肉面
味道還可以,服務很好。鹵牛肉還挺好吃的,就是感覺面分量有點少。
誌強牛肉面
內江最出名的牛肉面之壹,份量多,油辣子是微焦的程度,這種辣椒才夠香夠入味。蔥花還有蒜的味道很濃烈,加上空心菜做輔料,很喜歡這種搭配。
絕味鴨腸面
只有內江才有的特色面條,鴨腸面除了由牛肉改為鴨腸外,其它如面條和調料都是壹樣的,糊辣椒打底、水葉子面、寬湯紅油都是內江牛肉面的標配。
郡肝面
店面環境可以,廚房是半開放式,可以看到老板煮面。面條比較細,底湯味道還不錯,裏面的糊辣椒很香,郡肝彈牙,和著面壹起吃,別有壹番滋味。
大洲路與民族路交叉口:正宗麻辣面
十幾年的老店子,很多人都不知道已經搬到民族路了,牛肉臊子很好吃,燉的很軟很入味。
大同街:小吃面(沒有招牌)
大同街71號,湯汁口感濃郁,牛肉丁大小適中,略有嚼勁。海椒很香,純手工搗碎,爽口的韭黃段與細滑的面線交相輝映,臊子只有牛肉和雜醬 。
文英街:大碗面館
清湯牛肉面簡直爽翻,加上老板娘好客嘴甜,能擠進甜城面食兵器譜前三。
東壩街:水巷子面館
牛肉面很好吃,特別是熟油辣椒很香,店主自己磨的豆漿也是很濃香,加上新鮮辣椒,味道就更棒啦!!!
北街:回味面館、北街面館
回味面館
回味面館是內江老字號,開了差不多20年。熗鍋面和幹牛肉臊子面好吃到暈厥,每天早上都會去吃。
北街面館
超級好吃啊,只有在內江才能吃到如此美味的牛肉面,北街面館也是開了二三十年了,特別出名。這兒的牛肉臊那真是貨真價實的,肉質相當不錯,雜醬面也是很有特色。
新華路:蔡氏牛肉面(十小對面)
新華路蔡氏的牛肉面,味道麻辣適中,吃過之後,舌尖上留有淡淡的麻味,面條爽滑,還配有免費的豆漿。
翔龍山翔龍路:羊肉面(市政協對面)、資中兔兒面
羊肉面
市中區翔龍路132號的羊肉面,生意異常火爆,經常看見食客站在店面門口排隊吃面。面條分量十足,軟而細滑,哨子肉質細嫩。配上豆瓣醬、蔥、韭黃、豆油、味精等佐料,巴適得很!
資中兔兒面
兔子面也是內江最棒的特色之ー,兔子是提前炒制好的,兔肉不幹不濕,剛剛好,配上幹辣椒,香味四溢。把臊子淋在面上,味更濃。再配上壹點香菜,更好吃。
環城路(晏家灣車站旁):藤椒牛肉面(食裏香面)
環城路(晏家灣車站旁)的食裏香面館已經開了8年有余,其中最有名的便是藤椒牛肉面。其牛肉紹子具有“筋、韌、滑、嫩”的特點,面條亦十分勁道,湯汁濃香四溢,讓人流連忘返,加上藤椒特有的麻、辣、香的風味,使人食欲大增、回味無窮。
江華街(臨江小區):麥香面館、面緣快餐(面)、快樂涼粉(面)
麥香面館
面條很細,所以很入味。紅燒牛肉也燒得比較耙,味道棒極了。
面緣快餐
油辣子很香,添加壹點小米辣,整個牛肉面的辣度就被提升了。再來壹小把香菜,中和壹下辣味,完美。
快樂涼粉
內江最老牌子的小吃店,當然牛肉面也是不輸的,傳統的內江牛肉面味道,不僅香,還很彈牙。他家的牛肉刀削面和牛肉蔬菜面,味道也很不錯。
松山南路(容器廠大門旁):長生面
吃了N多回長生面了,容器廠大門旁這家面壹直都很地道。份量很足,牛肉也很有嚼勁。吃面還可以來碗蔥花湯,也可以點拌菜和鹵菜,或者加個煎蛋。
松山南路:內江牛肉面、鮮香面館、圓圓面館
內江牛肉面
這家牛肉面真的是百吃不厭,還曾帶朋友去吃過。幾種類型面都有,不僅牛肉面好吃,兔子面的味道也很不錯。
鮮香面館
早上,最適合的就是痛痛快快來碗面條。老板娘把和好的辣椒油壹放,面壹撈,再根據客人口味加壹勺牛肉或兔肉丁,鋪壹層備好的香菜蔥花,壹碗冒著熱氣的面條便端了上來。順道再來壹小碗豆漿(免費),吃得飽飽,悠然滿意地上班去。
圓圓面館
牛肉面是壹輩子的愛,戒不掉!這家面館的湯夠濃,油辣子夠香,還有豆漿贈送。超大壹碗,味道舒服!
卷子路與交通路交叉口:鄭眼鏡面店
鄭眼鏡面店
店面比較小,看起來是老店翻新過的。牛肉面的味道是真真的好,牛肉顆粒大,色澤很誘人,可見燒制的時候很用心,秘制糊辣椒也很有特色。
漢安大道西段(新移動公司旁邊):三三正宗牛肉面莊
三三牛肉面館可謂內江牛肉面界的“壹股清流”,壹進入店內撲鼻而來的是壹股菜籽油的香味,和其他牛肉面的辣椒油不同,三三牛肉面的辣椒油保留了幾分菜籽油的香味,總結幾個特點就是“味香”“油重”“湯多”。
太白路:真味牛肉面
每天早上,面館門口整齊的坐著兩排前來吃面的人,店面很小,但大小塑料凳子結合在壹起,讓前來吃面的人都有座位。大坨大坨的牛肉,非常的軟,又很有嚼勁。老板還貼心的給每人準備壹碗折耳根水,讓大家清熱解暑。
漢安大道西段(漢安天地對面):曾家面大王
江小弟進店點了兩份特色面。壹份紅味牛肉面,壹份白味臊子面。牛肉面是店內壹絕,壹勺秘制牛肉,壹撮翠綠青蔥,蓋在面條上,不僅色澤誘人,味道也讓人垂涎。
西林大道:又見面、聚庭香面莊、燕子面莊、四季面,姐妹面店
又見面
他家的牛肉面味道濃郁,吃壹口,麻、辣、香的風味在舌尖綻放。面條勁道有較勁,細細回味,還微微帶回甜。
聚庭香面莊
店面很小,但是早上去吃,絕對在門外擺很長的位置。面裏的牛肉是肉連著筋,嚼起很有滋味。面條也很好吃,水面但是堿味不重。
燕子面莊
面比較細軟,佐料口味較重。有配湯,還可以點壹個素蛋搭配壹起吃,這壹點比較有意思 。
四季面
他家的牛肉比較小壹粒,但是數量很多,應該是為了讓牛肉更入味。吃之前淋上壹層糊辣椒,讓面更添香辣滋味。
姐妹面店
牛肉味道很濃,燒得很透。那種香味,使整碗面牛肉味十足。面條也入味,桌上的香菜加壹些到面裏,增加了味道的層次感,整體感覺很好。
東興區龍觀街(東興鎮區政府):大骨面
牛肉面份量很足,女生吃壹兩都夠了!辣油很香,吃之前還加了壹點糍粑海角,有點點焦香的味道。牛肉燒的入味,也比較耙!
興隆路南段(七號路、八號路):姜絲牛肉面、謝記牛肉面、回香面館
姜絲牛肉面
試了壹下招牌面,真的想說,太舍得放料了,壹兩的面都有超多牛肉。牛肉品質很好,細嫩的口感,帶點兒嚼勁。姜絲切的細細的,而且很嫩,吃起來脆脆的。
謝記牛肉面
傳統內江牛肉面的味道,比較大眾化,牛肉挺大壹坨。順便還試了壹下兔子面,肉挺嫩的,面條也比較勁道。
回香面館
牛肉面和抄手壹樣來了壹兩,抄手的個頭很大,肉也挺新鮮的,牛肉面的味道壹般,感覺調料用的油比較好。
蘭桂大道:王涼粉(面)
牛肉面香辣味十足,早知道江小弟就不放這麽多海椒啦。除此之外,他家的雜醬面很好吃,豆漿也不錯。
興隆路西段(亮竈房旁):曾家面大王
牛肉面味道不錯,湯底油少,不會覺得膩。牛肉燒進了味,不軟也不硬,面條是江小弟比較喜歡的硬度,嚼起來才會香。
江西巷(專壹院外面):老劉抄手面
很多二中的學生和醫院的人都在這裏吃,他家的牛肉面和抄手都是壹絕,喜歡的朋友可以試試幹碟,可以把油辣子的味道發揮到極致,連辣椒籽籽都是香的。
萬達金街:秦雲老太婆攤攤面
他家牛肉面的牛肉,可能是全內江最大坨的。面條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喜好選擇,比如多辣、多麻、加菜等。面條也有粗細二種,任君挑選,可以說是細致入微。
牛肉面的滋味,是任何食物都無法代替的。麻辣鮮香,滋味渾厚,簡直好吃到犯規!
40家面館,讓妳壹次嗨個夠!爽不爽?妳們還去過哪些好吃的面店?歡迎評論區與江小弟暢聊,下次江小弟約妳們壹起去吃喲!
資陽內江,自貢壹代的面是四川面條最難吃的 。
吃過
關註
作為壹名地道的四川人,出門在外,最割舍不下的,還是來自家鄉的味道。
得益於四川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獨特的飲食文化,川菜的辨識度極高,從入嘴的辣漸漸演變成了麻,確定就是川菜無疑了。
而今天則要給各位介紹四川的壹個小城裏的 美食 :內江牛肉面。
藏在時間裏的小城味道
內江曾作為四川第三大城市,地位堪比現在的綿陽,因為曾盛產甘蔗,蜜餞也甚為出名,所以又被稱為甜城。
這座曾經輝煌過的城市其實還是在壹點壹點被剝離,隨著資陽也被單獨設立城市,內江的城市地位也是壹落千丈。
不過,什麽都在變,唯獨不變的,還是那份記憶裏的味道。
行走在內江街頭,尤其是清晨的時候,妳會發現壹個嶄新的世界。這裏任何壹家面館居然都早早的就已經開始營業,熱氣騰騰的白煙下都擠滿了前來吃早餐的行人。
外地人壹定頗為好奇,到底是什麽樣的味道,才能吸引著壹個城市的人,放下了清淡的白粥和豆漿,選擇去吃壹碗冒著紅油的牛肉面。
接下來,小球球就要給各位講述這碗牛肉面的魔力。
令人驚艷的巴蜀小吃之首
在內江,這碗看似普通的牛肉面,到底孕育了怎樣的光輝,我們不妨從面本身去看。
面分為兩部分,面條及哨子。在面條部分而言,和北方手工拉面相比,其實是少了許多筋道的,這屬於先天不足。畢竟南方並不是以面為主食。
不過,也正因為如此,所以在制作面條中加入了堿,去極大提高整個面條的彈性和韌性,雖然沒有拉面那種獨有的口感,但也反而開創了另壹條適合自己的路子,這樣的面條,吃上去柔軟卻富有嚼勁。
而哨子部分,那就是靈魂所在了,也將川菜中的鹵味展現的淋漓盡致。
內江牛肉面選用的牛肉,用內江的土話,叫“牛顫顫兒”,其實也就是牛腩,先是用沸水去除血水,然後用正宗的四川豆瓣炒香,這個時候,牛肉已經變得極富質感。
但遠遠不止於此,隨後的幾個小時,才是時間對味道的侵蝕,各家各戶拿出自己獨有的鹵料配方,將牛肉浸泡其中燒至熟透,再浸泡壹晚。
這樣做出來的牛肉,軟爛不粘牙,味道層次感極為豐富。
牛肉做好後,壹般是在面條出鍋時淋上壹勺,湯多肉多,價格也就十來塊錢,相比較蘭州牛肉面,即使是不額外加牛肉,也完全能讓吃它的人過足口腹之欲。
或許,也正是因為這般,才讓這看似簡單的牛肉面,在巴蜀各類小吃中,脫穎而出,故此有了“巴蜀小吃之首”的美譽。
牛肉面中的人情味
在清晨,老板吆喝著大家進店,面的分量分為壹兩,二兩,三兩,問清楚後,麻溜的把面條扔進滾水裏,三兩分鐘即可出鍋,澆上壹層精心調制的牛肉哨子,這還不算完,還會淋上四川家家戶戶都會做的紅油辣子,瞬間湯汁變得鮮紅,加上幾顆香菜,味道壹下在面館回蕩。
牛肉面入口的時候,首先會感受到紅油和香菜裹挾著面條在口中迸發出激烈的火花,如同味蕾爆炸壹般,隨之而來是來自牛肉面湯的香味,直撲鼻息,整個人都仿佛被醞釀在這份香氣裏。
這個時候,再淋上壹點香醋,搭配著牛肉入口,麻辣鮮香,讓人直呼過癮。
內江城不大,大部分人圈子都固定,偶爾也會遇上壹同吃面的熟人,用嫻熟的四川話聊聊國家大事又或者家長裏短。
美好的壹天,就從這兒開始了
沒有,我雖然是四川人但是沒去過內江。
內江牛肉面真是好吃。吃過,相當好吃!
,壹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