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在順德不吃魚,就沒去過順德;吃過順德魚的人都不會忘記順德生魚的味道。
這些用來生吃的魚很有講究。據介紹,有經驗的順德廚師壹般挑重750克左右的“強魚”,味道鮮美,嫩滑,剛剛好。魚買回來後,先放在山泉裏餓死“瘦身”幾天,消耗體內脂肪,做出來的魚真的很甜很爽口。殺魚的時候,在魚的下顎和尾巴處割壹刀,放回水中。魚遊動時,新鮮的血液流盡,沒有淤血的魚片潔白如雪。
魚同學很講究“外觀”,透明放血很重要,這才是“技術含量”所在。把握不好,魚肉微紅,水分多。而且壹般魚切片後,要在冰箱裏冷凍壹段時間,才會順滑香甜。
生魚專用菜是空心的,裏面放滿冰塊降溫。用筷子夾起壹塊生魚,也是半透明的,沒有壹絲紅色。
順德生魚,不同於普通的日式生魚片,充分體現了中國豐富而深厚的飲食文化。光是調料就要十幾種,蒜片、姜絲、蔥絲、蔥絲、辣椒絲、醬油、花生碎、芝麻、辣椒絲、芋頭、炒粉條,再加上油、鹽、糖。將這些調味料混合在壹起,加入生魚片。口感滑嫩,滿嘴清香。除了生魚片,魚頭可以清蒸或者醬油蒸,魚皮可以水煮或者涼拌,魚骨可以煮粥或者椒鹽。多樣的吃法真的可以讓妳忘記時間,沈浸在美味的享受中。
烤蟲:在順德傳統名菜中占有重要地位。據記載,“昆蟲能滋養脾胃,活血利濕,治水腫,有強心之效”。壹般的制作方法是將鮮蟲用清水沖洗幹凈,與清水分開,用砂鍋器,加入適量的油、鹽、陳皮等。,攪拌成果凍狀,隔水蒸熟,加瓦蓋,上下炭火烤幹,原鍋裝盤。
炒牛奶:這道菜已有70多年的歷史,流行於香港、澳門和華南地區。它是中國烹飪技術中“軟煎”的典型例子。其特點是亮白,嫩滑,奶香味濃郁。食材有雞肝、雞蛋、蟹肉、蝦、橄欖、火腿等。1976年左右,推出了炒牛奶的姊妹菜——炒牛奶。外皮酥脆香甜,內裏柔軟光滑,奶香怡人。具有補氣養血、生津潤腸的功效;可用於習慣性神秘、氣血不足、病後體虛、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輔助治療。
炒牛奶是將蛋清和牛奶混合,加入炒火腿和叉燒肉,用細花生油翻炒,在菜裏加入炒好的粉條。它的顏色是純白色的,可以用筷子或勺子吃。它很光滑,聞起來像牛奶。鹹宜,年輕人和老年人。“炒奶”,鹹中帶甜,可配酒,也可當點心送茶。
均安魚糕順德是著名的池塘魚產地。用池魚制作各種風味食品已有數百年的歷史,均安魚糕可算是這類食品的代表作。魚糕的制作:選用新鮮的鰣魚、魚鱗、內臟、魚骨,剁成肉末,加鹽、蜂蜜、少許玉米澱粉,撻成白肉綠肉膠(俗稱魚青),壓成圓餅,用純花生油炸。魚糕色澤金黃,香滑爽口,鮮嫩鮮嫩。是壹道好喝的菜,配著酒和米飯吃,讓人“吃(再)琢磨”。
油炸水蛇
幹凈無骨的肉,配以新鮮的竹筍、豌豆等蔬菜,蛇片鮮美爽口,蛇蛋爽滑,區別於海鮮。
魚腐:是本市樂從鎮的傳統菜肴。當地人大多以魚腐捧酒宴。賣桌上的“口蘑蠔油紅燒魚”、“香蔥燉魚窩”、“萵筍膽紅燒魚”、“魚腐做的火鍋紅燒魚”都很好吃。特點是色澤金黃,香甜可口。
水蛇粥
順德龍江集北是廣州和思鄉食客的必去之地。這裏的招牌菜是水蛇粥。濟北水蛇粥美食街兩邊,都是水蛇粥店。可謂名副其實的水蛇粥城。這些粥店都有壹定的規模,最大的能擺四五十張大桌子,500多人吃飯,最小的也有二三十桌。
據最早開水蛇粥店的老板醉記說,這裏的水蛇粥都是現做現吃的。客人選好蛇籠中的蛇後,馬上送到廚房煮熟。應該由顧客自己動手。這裏有三種蛇,它們之間的差價是5到10元。除了水蛇,還有其他蛇可以選擇。粥城還有面條、油菜等用品,還可以把挑選的蛇做成椒鹽蛇、水煮蛇等。
倫教餅:最早是在明代倫教鎮石橋頭壹家名叫梁的粥鋪裏做的。餅色潔白晶瑩,小眼睛相連,均勻有序,質地柔軟有彈性,不易破碎,口感甜爽,齒頰留香。時至今日,它在國內外廣受歡迎。
大良彈沙:壹種用面粉混合豬油、南乳、糖等配料制成的食品,看起來像壹只金色的蝴蝶。順德俗稱“彈沙”,故名。清朝乾隆年間在縣城東門外創辦的“季承”老店,原本是脆薄的板材;後來“李希記”改良,風味甜脆,鹹甜適中。品種有蠔油、蝦醬、李子幹和南奶。目前生產的大部分是南奶轟沙。
龍江炸堆:是農歷年夜飯的壹種,最早制作於明代。糯米粉拌粘米粉磨成皮,爆米花、炒花生、糖漿拌成餡。揉成壹團,有拳頭那麽大,表面全是芝麻。它在油鍋裏炸至金黃色。酥脆香甜,早已風靡港澳。
雙皮奶:始於清朝。大良的“雙皮燉奶”是最好的甜品,甜、嫩、獨特,許多港澳同胞回鄉旅遊、探親時都要親自品嘗。“雙皮奶”的制作方法是:將牛奶放入餐具中,燉煮,然後倒入小碗中(少量牛奶即可),待其冷卻凝固成奶皮,然後輕輕倒出牛奶,將奶皮留在碗底。另外,將鮮牛奶與白糖混合,用水桶過濾掉雜質,倒入調好奶蛋白的鮮牛奶,用小盤蓋好,防止表面有蒸汽滴落影響質量,燉15分鐘。
鳳城魚皮角:最早制作於清代大良“鳳布記”老店。選取新鮮鰣魚,刮凈紅燒,用細面粉搓成薄皮,配以瘦肉松、鮮蝦、韭菜、鮮筍、白芝麻(炒)為餡,包裝成小巧玲瓏的餃子形狀。魚皮餃子可以蒸,可以炸,放在湯裏煮味道更鮮美。
金榜牛奶:始於明代,起源於大良金榜村。是雪白的圓形薄片,微鹹微甜,健康養生,有降火的功效,可配粥食用。現在由大良鎮幾十家店鋪生產。
據說南奶的花生肉是清末“盲德”創造的。他把花生泡在南奶醬裏壹晚上,曬幹。然後把大黃沙和花生仁裝在大鐵鍋裏壹起炸,就成了香脆的南奶花生肉。
姜汁牛奶最早是在番禺縣沙灣鎮創造的。沙灣是魚米之鄉,養水牛產奶是當地農民的副業。這裏出產的水牛奶濃度很高,含有大量脂肪,可以制成多種乳品小吃,其中以姜汁最為著名,遍布廣州、香港、澳門的餐館。中醫理論認為,牛奶味甘性寒,功能補虛,而生姜味辛微溫,功能散寒、暖胃、化痰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