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在淡水生活是怎樣的體驗?

在淡水生活是怎樣的體驗?

看《中國新歌聲》時,周傑倫談到了對母校的幸福和自豪。

“我們學校很神秘。真像拍電影……午後的陽光斜照在鋼琴上……”

有多神秘?(小公舉露出驕傲的臉)

讓我們花壹天時間遊覽淡水,這個傑伊長大的小鎮。

淡水位於臺灣省新北市西北海岸,淡水河(又名淡水河)北岸。它曾經是臺灣歷史上最大的港口。天氣好的時候,從桃園機場起飛可以看到淡水河的全貌。

在古代,航運發達,因此淡水也是西方文明在臺灣省北部傳播的起點。

乘坐臺北捷運淡水線到終點,妳將到達淡水。

出口處有免費乘客地圖;淡水不多,所以租壹輛自行車是最好的選擇。此外,妳可以沿途在妳不知道的地方詢問騎車人。它們比谷歌地圖精確得多。

65438元新臺幣+050元(五年前的價格)租壹輛自行車五個小時是不是超級便宜?

淡水的景點基本都在中正路兩側,所以淡水生活壹日遊就是跟著陽光的步伐,壹路向北,最後去漁人碼頭看日落。

從捷運站向右走三分鐘,到達第壹站:貝殼故事俱樂部(鼻子街22號),又名貝殼倉庫。

這是原英國商人嘉實洋行的倉庫。1860年《北京條約》開放淡水為通商口岸,殼牌買下此倉庫作為殼牌公司的倉庫。二戰期間,炮彈倉庫被美軍轟炸了三天三夜。後來隨著高速公路的發展,淡水的港口運輸優勢逐漸消退,貝殼倉庫逐漸失去了經濟價值。

貝殼倉庫占地3000多平方米(臺灣省1平方米=3.3平方米)。清代磚砌體和木梁結構是65,438+09至20世紀初的建築特色。

從捷運站往左走三分鐘,妳就會找到淡水,它的名字叫中正街。

每個小鎮都有壹條被稱為“老街”的街道,這是鎮上最繁忙的街道。潭水也是如此,小吃、美食、老字號雲集。

老街很擁擠,所以騎自行車有時需要下車。

潭水是壹個適合晚上遊覽的地方。拋開妳的自行車,放開妳的胃,享受夜市的美味吧!

我認為臺灣省是壹個不需要晚餐的地方,夜市小吃總是充滿了十天半個月都不壹樣味道的選擇。

老街著名美食:

1.中正路135號阿婆鐵蛋是幾乎每本淡水遊記都會提到的小吃,至今已有30多年的歷史。

2.中正路177號威尼斯人溫州餛飩,清爽又劃算。

3.中政路184號的許儀魚酥,口感香酥紮實,是壹款廣受歡迎的手信。

從潭水轉到清水街,妳會看到清水巖祠堂。

清水巖祖廟是臺北三大祖廟之壹,重建於1932年,但距離清水巖供奉祖先雕像已有900多年。關於始祖雕像有許多傳說。據說這座雕像曾經作為警告出現過,人們驚訝地報告了這件事。每個人都離開家去觀看。這時,突然發生了地震,整個村莊被摧毀了。然而,因為村民們做了壹切,村裏沒有人,所以沒有人傷亡。也有人說,中法戰爭期間,爺爺們壹度表現出很大的威望,在法國士兵面前不敢退縮;等壹下。這個祖先雕像的幻影依次由清水巖和淡水巖提供。

每年農歷五月初六是淡水最熱鬧的日子,因為據說這壹天是祖先得道的日子,可見清水巖祖廟在淡水當地信仰中的重要性。

從清水巖祖廟向西步行兩分鐘就可以到達壹座更古老的富友宮。

該廟供奉媽祖,又稱媽祖宮。出海的人崇拜媽祖,在前殿墻壁的碑文中,記載了他們在淡水河口建燈塔的事跡。

從富友宮旁邊的山坡石階上,我們來到了淡水最古老的街道——重建街。

這裏曾經像今天的潭水壹樣繁榮;但現在,這裏和山坡下的老街是兩個世界。

從19年到20世紀的日占時期,這裏是壹條人流如織、商業林立的商業街,被稱為“上海末第壹街”。(淡水鎮舊稱虎尾)

這裏曾經是富人聚居的地方,臺灣省第壹個自來水系統就安裝在這裏。

今天,這裏是文化創作者的聚居地,當妳走在重建路上時,仍然可以看到日本的影子。道路和兩側房屋的設計與電視上日本城鎮的感覺非常相似。文藝工作室比較多。如果妳有時間,值得慢慢走,慢慢逛來重建這條街。

1.有著近90年歷史的香草街屋,原本是木偶戲主題館。現在第二代房主已經將老房子改為香草街房屋,以推廣當地農產品和回歸家鄉生活。在這裏,遊客可以預約學習香薰蠟燭、香草香皂等。

2.在香草街主人的影響下,“九·二八”藝術空間的主人天問決定實踐自己的夢想。他在房子裏展示和出售他和他的藝術家朋友的作品。二樓陽臺俯瞰淡水河,是欣賞江景的好地方!

3.Blue Doguya主要是手工制作的藍染服裝,使藍染成為時尚,遊客可以體驗藍染課程、塗鴉等。

4.新伯力幸福書屋,自習室裏有壹個“貓專櫃”,裏面不僅有與貓相關的書籍,還圍繞貓進行銷售。愛貓人士千萬不要錯過!

離開重建街,返回潭水,繼續向西北方向出發,順著導航很快就能到達淡水禮拜堂和湖尾開醫院。

馬凱是淡水史上壹位重要的傳教士。他是加拿大基督教傳教士。他於1972抵達淡水並開始傳教。他發誓壹生都要在這裏傳教。臺灣省北部的傳教工作是由馬凱博士開始的。

目前,淡水禮拜堂和虎尾凱醫院的所在地曾是馬凱醫生在淡水的住所。1880年,在加拿大鄉親的支持下,馬凱醫生將住所改為臺灣省第壹家西部醫院——益光醫院,即虎尾凱醫院;義光的醫生宿舍,即現在的淡水禮拜堂,是由馬凱的兒子設計和重建的。

除了行醫救人和傳道,馬凱博士還大力推動臺灣省的教育事業。他在1883創建了牛津學校,也就是現在的真理大學。馬凱之子謝瑞蓮於1925創辦淡江中學。馬凱去世後,他被安葬在淡江中學,因此馬凱的墓地被保留在該中學。

今天的胡偉凱醫院其實是壹家咖啡店。除了賣咖啡,店裏還陳列著相關文物,記錄著馬凱博士的生平。

醫院旁邊是淡水教堂,壹座仿歌德風格的紅磚教堂,壹座方形鐘樓和壹座古老的風琴,這些建築已有壹百多年的歷史。這也是許多淡水新人拍攝婚紗照的首選。

從教堂再走壹段路,就快到淡水的盡頭了。

午飯後,穿過淡水的主幹道,前往對面的山坡。原輕水海關稅務署官邸、淡江中學、真理大學、原英國領事官邸、鴻茂城都在壹起。

把妳的自行車推上傾斜的坡道,妳會發現山和山的味道不壹樣。

山腳下的淡水鎮仍然保留著濃厚的臺灣省風味。大多數山都是歐式風格的紅磚。山間喧囂而寧靜,宛如另壹個世界。

首先到達的地方是前稅務部的官邸,也被稱為“小白宮”。

整個建築是白墻紅瓦,回廊旁邊有幾個規則對稱的拱門,視覺上讓人感覺像白宮。這裏曾是清代淡水海關稅務司的官邸。1862年,虎威陽關正式建立,因此為陽關官員建造了三座豪宅。後來,不平等條約解除後,外國海關官員撤出了臺灣省,小白宮現在是壹個展覽館。

小白宮對面是淡江中學。

淡江中學是壹所私立淡江高級中學。它不僅是周傑倫的母校,也是周傑倫父母的工作單位。傑倫的父親是淡江中學的物理老師,傑倫的母親是淡江中學的美術老師。

淡江中學是臺灣省第壹所私立中學,由馬凱博士的兒子謝瑞蓮創辦,所以校園內的建築風格也是西向的。淡江中學也是電影《不能說的秘密》的拍攝地。參觀校園需要在下午4點之前,但百度說淡江中學不再對遊客開放。

沿著真理街繼續走,妳就會到達真理大學。

真理大學的建築風格與淡江中學非常相似。真理大學由馬凱博士創辦,其歷史比淡江中學還要悠久。這是陳漢典的母校。校園綠樹成蔭,有許多與馬凱博士有關的歷史遺跡,如馬凱故居、牧師大廳、牧師樓、女生樓等。

再往西,妳會到達前英國領事館和宏茂城。

鴻茂城原是1626入侵臺灣省北部的西班牙人建造的歐式城堡,原名“聖多明各城”;大約在1642年,駐紮在臺灣省南部的荷蘭人將西班牙人趕出了臺北,並在聖多明各的遺址上重建了這座城堡,將其命名為“聖安東尼奧城堡”。因為荷蘭人的頭發是紅色的,當地人稱之為“紅發之城”。

1662年,鄭成功驅逐了荷蘭人,鴻毛城變成了壹座空城。直到清朝末年,英國人租下了鴻毛城作為“英國領事館”,鴻毛城才再次火爆起來。

洪茂城整個區域分為洪茂城和領事館兩部分:洪茂城的主城堡呈方形,適於防禦,地基深、城墻厚、地勢高聳,碉堡面向河口;領事館位於宏茂城東。它是由英國人在1867年建造的,現在它是壹個淡水古跡博物館。

鴻茂城可以算是淡水旅遊的必去景點,不僅可以了解淡水的歷史,還可以俯瞰淡水河和對岸的觀音山。

從宏茂城到壹滴水紀念館大約十分鐘的路程。

在當地人眼中,老街是壹個居住的地方。如果妳想問淡水的景點,他們都會說它指向山的這壹邊:

從重建街走到宏茂城,壹直走到滴水紀念館,這裏是淡水的精華所在!

壹滴水紀念館是2009年為了感謝臺灣省在日本“311”大地震中的幫助,從日本向臺灣省拆除的壹座日式古民居建築。

壹滴水最初是在日本福井縣大飯町的壹座建築中建造的。它於2004年被拆除並搬到淡水,並於2009年重建。它被命名為壹滴水,以紀念原主人水上勉先生,他壹生繼承了日本禪師“滴水”的禪宗思想,主張珍惜壹切資源,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壹滴水也能物盡其用。

當我壹踏進壹滴水公園,我就感覺自己來到了日本。房子裏的600多根梁柱沒有使用壹根釘子,這顯示了木結構建築的巔峰。

沂水紀念館背靠淡水高爾夫球場,沿著高爾夫球場中路步行即可到達虎尾堡。

虎威炮臺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保存完整的西式炮臺建築,首任臺灣省省長劉銘傳在額前題詞“北門鎖鑰”。了解晚清時期英法聯軍入侵中國的歷史,對於了解淡水歷史非常有幫助。

虎威堡的位置比較隱蔽,遊客很少,適合四處走走。

從山上下來,可以直接去漁人碼頭。

壹定要在日落前到達,因為情人橋是欣賞日落的最佳地點。很多北方人也會去淡水看日落,尤其是熱戀中的情侶。

沿著長長的棧橋漫步,迎著夕陽,碼頭上停滿了返航的漁船。

情侶橋上牽手,情侶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遊客在棧橋上看妳。

夕陽西下,海面波光粼粼,倒映著淡水的喧囂。

當夜幕降臨時,情人橋發出五顏六色的燈光,碼頭附近的海鮮店開始熱鬧起來,這是壹天的結束和壹天的開始。

這裏有最早引進的西方文明,也有最傳統的古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