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是家面店,每年到5月就開始推出小龍蝦,聽說廚師蠻有名的。最“彈眼落睛”的是菜單上的小龍蝦菜式,有椒鹽龍蝦、龍蝦年糕、鹽小龍蝦、糖醋龍蝦、咖喱龍蝦、魚香龍蝦等20多種,可謂小龍蝦升級版。因為平時是面館,環境不錯,墻上兩幅字“面香羹美迎客早,桌潔杯凈怡人心”很漂亮。
長壽面館
我認為這是滬上屈指可數的美味小龍蝦了。主要因為這裏的鹵水龍蝦的配方是老板娘自己研制出來的,更加適合上海人的口味,加上老板娘用的配料都是正宗的行貨,所以出來的鹵汁自然味道濃郁,鹵出來的龍蝦更是沒話說了。
推薦的是這裏的幹煸龍蝦,麻辣鮮味俱全,而且龍蝦不是炸得很幹,吃在嘴裏汁較多,讓人回味無窮。
開心小廚
剛聽店名,妳不會跟龍蝦館聯系起來,的確,這家店平時燒本幫菜,但壹到5月,小龍蝦就是招牌了。做了幾年小龍蝦,小有名氣,在大學邊上,又傍著長風公園,人氣不錯。
壽寧路的馬路不長,歷史卻很久遠,這條老馬路見證了上海灘六十多年的風雲。不過最近幾年壽寧路的聲名雀起,卻是和小龍蝦有著不解之緣。
馬路西鄰柳林路,東接中華路,橫枕西藏南路,總長不過兩三百米,過去這裏的飯店均以經營盒飯排檔為主,後來卻因小龍蝦的壹夜流行,成為了附近方圓聞名的“龍蝦壹條街”。
壽寧路上的龍蝦店壹律都掛“香巴島”的牌子,小小的壹條馬路兩旁擠著十來家小龍蝦店,據說無論哪種味道的小龍蝦都能在那裏買到。壽寧路儼然是名副其實的“香辣小龍蝦”匯聚地,小店鋪壹間挨著壹間,而且都叫音同字不同的“香吧島”、“鄉巴島”等,光看看就覺得熱火朝天。
每到小龍蝦旺季的夏天晚上,整條街上坐滿的都是吃小龍蝦的人,如果妳不早去,根本就找不到位置,這樣的感覺和小時候的弄堂生活很相似。眾人排排坐在街邊,挽起袖管,斯文矜持早已不再講究,雙手撕抓不停,壹直吃到滿嘴流油、面紅口幹,汗流浹背,嘴中呼出濃濃的辣味,卻還是不肯停口,桌上地上丟滿蝦殼殘骸,啤酒飲料瓶倒的橫七豎八,仍感覺不夠過癮,“老板再來兩斤”的喊聲此起彼伏。
那時的壽寧路在食客眼裏無疑是壹處小吃勝地,“香吧島”壹詞的知名度也絕不會亞於“東方明珠”。但也因為這是壹條老馬路,而且常年排擋設攤泛濫,每天人潮往來洶湧,衛生問題難免令人堪憂,所以在壽寧路成名之後,這裏變成了上海極需整治的衛生壹條街。
後來隨著壽寧路的重修,從前混亂不堪的龍蝦排檔逐漸消失,伴隨滬上其它專業小龍蝦餐廳的崛起,昔日紅火的龍蝦壹條街也開始變得蕭條,現在再去壽寧路,還可以找到壹些過氣的“香吧島”店家,卻已看不見當年千百人坐街邊吃小龍蝦的盛況空前。
上海人對“香吧島”的情結很深厚,除了在壽寧路,還有壹家“香吧島大龍蝦”在玉屏南路、福州路、武進路開有分店,只是此家非彼家,和龍蝦壹條街沒有太大聯系,不過是店名註冊叫“香吧島”罷了,因為叫“香吧島”,所以也很受歡迎,龍蝦味道做得也不錯。
香吧島大龍蝦
長寧店:長寧區玉屏南路356號(近遵義路) 福州路店:黃浦區福州路685號2樓(雲南中路口) 虹口店:虹口區武進路431號(四川北路河南路間)
印象中的小龍蝦總是街邊飯館的小吃,難得見它能擠身主流餐飲休閑場所,可“香裏巴巴”偏偏開在徐家匯的弘基休閑廣場,儼然壹副龍蝦新貴的姿態。
“香裏巴巴”開始並不叫這名字,和許多小龍蝦餐廳壹樣,打著“手抓小龍蝦”的店號,後來名氣做大了,擔心和其它店混淆,就改了名,但總讓人感覺有“香巴島”的味道。
聽說“手抓小龍蝦”餐廳剛開張的時候,每天下午5點多開始,食客就陸陸續續從四面八方趕來,不壹會工夫,餐廳上下兩層座無虛席。門外顧客排起的長隊幾乎阻斷了人行道,遲來的只能排著隊在門口拿等位號。
當時的店堂布置很簡陋,長方形的桌子邊擺著四把椅子,面積也不大,可生意卻特別興隆。墻壁上貼著菜單,大龍蝦,小龍蝦,特大龍蝦,龍蝦年糕品種很多,還可以根據客人的口味分成微辣、中辣和重辣三種。既然叫手抓小龍蝦,顧名思義就不是用筷子而是用手抓著吃。放眼望去,客人們帶著手套壹邊剝蝦,壹邊捧著個扔殼的塑料筒,吃得有滋有味。店裏的招牌菜“香辣龍蝦”是燒煮的,蝦殼外裹著壹層薄薄的辣油,壹般老食客點的都是重辣,放進嘴裏讓香辣直沖喉嚨。
“香裏巴巴”的開店很偶然,據老板陳小姐說:“我能拿下恭城路這個鋪位,是有次去這家飯店吃飯,就隨口問了當時的老板,這家飯店轉讓費多少錢,老板說壹口價12萬元,第二天我就把錢付了。” 還說:“其實,最早是去壽寧路‘龍蝦壹條街’尋找店面的,但那裏已經被全部占領了,沒有壹個空位。我覺得相比較而言,小龍蝦店開在弘基休閑廣場裏比開在壽寧路要高出好幾個檔次。我在選址虹橋路第二家‘手抓小龍蝦’時,就選在虹橋路上,整天車水馬龍,第二家店僅開張壹個半月,生意就超過了第壹家。”
店裏的外賣生意也很好,只要15分鐘路程內滿50元可以送貨上門。送貨員介紹說,客人的需求量都比較大,有壹次某顧客壹口氣喊了將近1000元的小龍蝦。
由於生意實在好,“手抓小龍蝦”虹橋店沿街露天加了十來張桌子,即使這樣,還是會有很多客人站在旁邊等位,只為壹嘗“香裏巴巴小龍蝦”的美味。
香裏巴巴小龍蝦
弘基壹店:徐匯區恭城路123號弘基休閑廣場 弘基二店:徐匯區虹橋路217-221號弘基休閑廣場(近宜山北路)
上海人吃東西壹年翻壹個花頭:前幾年流行香辣蟹,之後是新概念川菜,而現在,假如妳還沒吃過十三香龍蝦就肯定落伍了。
大街小巷上常能看見掛“盱眙十三香”招牌的店家,其實在上海近千家懸掛“盱眙十三香龍蝦”店裏,只有10%左右是正宗的“盱眙十三香”龍蝦加盟店。
“盱眙十三香龍蝦”加盟店有明確的界定,至少需滿足三個條件:即必須選用盱眙龍蝦、用盱眙配料、經盱眙技術培訓。盱眙兩字的念法有點學問,念作“xuyi”,而並非“於臺”,盱眙緊鄰洪澤湖,這裏出產的龍蝦沒有汙染,味美肉肥,是江浙聞名的“龍蝦之鄉”,每年這裏還要舉辦著名的龍蝦節。此外盱眙還盛產中草藥,燒制龍蝦的“十三香”正是由盱眙地產的13—30種中草藥混制而成,不僅麻辣可口,還具有壹定食療作用。
福基廚坊是滬上首家龍蝦協會會員店,老板是盱眙龍蝦協會副會長,廚師來自盱眙。盱眙龍蝦因為獨創十三香口味,已經在上海灘家喻戶曉。每天前來品嘗盱眙龍蝦的人可以排到店外,其中更有親朋摯友結伴而來,人人吃得大汗淋漓,舌根麻木,卻還直呼過癮。據經理介紹說,這裏每天能賣掉幾百斤龍蝦。
滿滿壹盆小龍蝦被端了上來,壹點不帶誇張,遠遠地就感受到熱騰騰的香氣,那是壹種混著隱隱甜香、草藥香的特殊香氣,據說十三香只是密制調料的壹部分,另外還加了八角、花椒、白蔻、白芷等等10余種香料綜合調配而成。至於為什麽被稱作十三香,有人戲言是因為福基的福字筆劃有十三劃。妳相信嗎?想想福基有著如此深厚的“盱眙小龍蝦底蘊”,也並非沒有可能。 福基廚坊 虹口區寶山路868號(近橫浜路)
有人把復興路壹帶比作是巴黎的香榭麗舍大街,復茂小龍蝦就坐落於復興茂名路口,店面裝修雖不華麗,名聲卻早已傳揚在外。
這家小龍蝦店的老板姓嚴,是壹個健談風趣的人,侃起龍蝦經來更是頭頭是道,讓人很難想象從前他居然出身IT業。
小店開業之初是叫“手抓小龍蝦”,後來生意火爆,名氣漸漸響起來,“盜名者”也水漲船高,老板自然明白維護版權的重要性,從此手抓小龍蝦就有了自己的名字——復茂,並且沿用至今,現在市內已擁有了5家分店。
壹家店總有壹家店的生意經,復茂小龍蝦也不例外,除了店裏的最高機密“鹵小龍蝦的配方”外,老板喜歡把自己的成功歸結為三點。其壹是貨源,復茂店的野生小龍蝦全部來自水質清澈的洪澤湖區,經過層層篩選,現洗現燒,最大程度保證了新鮮純正。其二是口味,龍蝦煮制有壹整套科學化的模式,老板不乏得意地說是借鑒了KFC的成功經驗,即原料和制作流程標準化,使得每家店制作的小龍蝦保持了口味統壹。其三是管理,店裏的廚師每周要進行考試,分為筆試和菜肴評比,定期還會推出創新菜譜。
鹵小龍蝦
店裏關於龍蝦的菜有20多種,最出名的還是鹵小龍蝦,為了保證口感,鹵水基本上用5個小時後更換。辣的程度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喜好選擇,但不要過高估計自己嗜辣的底線。
每人面前放有壹個小塑料盆,是用來吐殼的,還有手套兩只,原先以為蘸料會有什麽特別之處,其實也就是醋、糖、姜,關鍵滋味還在小龍蝦本身。小龍蝦要麽不吃,壹吃就很難停止,實在是越辣越過癮,越吃越興奮。吃小龍蝦最不需要講究形象,壹切靠雙手解決,熟練程度與吃的次數成正比,雙手要協調配合,吃完後有感覺嘴唇被炸藥炸過壹樣,這時喝些冰啤酒會感覺更舒爽。
復茂小龍蝦(復興店)
大多數人都是慕名前去復茂小龍蝦的,去過壹兩次後就成為了常客,每天入夜時分,這裏賓客滿座,小龍蝦的誘人氣息彌漫在夜幕中,壹不湊巧還坐不到位子,所以很多人選擇外買回家品嘗,消費滿50元復茂也會提供外送(30分鐘路程內)。
吃小龍蝦的最大樂趣就是無拘無束,無所謂身份層次,無所謂吃相姿勢,人人只求吃個熱辣痛快,恐怕這也是復茂吸引大眾的成功所在吧。
復茂小龍蝦
復興店:盧灣區復興中路595號(近茂名南路口)
茂名店:盧灣區茂名南路188號(永嘉路口)
宛平店:徐匯區宛平南路400號(近斜土路)
天潼店:虹口區天潼路300號(近四川北路)
愚園店:愚園路153號(靜安寺廟後面)
辣子甲魚店:宛平南路3號(近肇嘉浜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