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雲鎮是焦作建設中原經濟區經濟轉型示範市總體規劃中的11中心鎮之壹。全鎮把抓項目、擴投資作為穩增長、調結構的重要支撐,緊緊圍繞實施項目攻堅、產業強鎮戰略,依托交通、土地等資源優勢,堅持充分利用現有招商引資政策,突出鼓勵招商、商務招商、產業招商。初步形成了以裝備制造、家用家具、塑料、橡膠為主導產業的工業化體系。
2014,全鎮新引進開工項目5個,總投資24億元。其中,超654.38+0億元項目2個,超億元項目3個,超5000萬元項目654.38+0個。
[農業]
祥雲鎮的農業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有很高的知名度。是全國農業綜合開發先進單位,溫縣現代農業綜合改革試驗核心區和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新增糧食生產能力1000億斤的國家良種繁育基地。2014年,全鎮農業增加值3284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3100元。
農業基礎雄厚。作為傳統農業名鎮,長期領跑文縣小麥高產紀錄,是全國知名的小麥良種科研育種基地。位於其境內的溫縣農科所和河南平安種業有限公司的小麥育種技術享譽全國,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貢獻,得到了黨和國家以及省部級相關負責同誌的充分肯定。每年可成功培育2-3個小麥、玉米新品種。2014年小麥新品種平安9號、金地828、溫麥28、玉米新品種豫安5號通過省審。擁有國家無公害標準化制種示範基地4.5萬畝,涉及農戶8000戶,每年生產銷售小麥原種3000多萬公斤,為當地農民增收300多萬元。
特色農業蓬勃發展。利用鎮上優勢土地資源,堅持綠色經濟發展道路,通過擴大鐵棍山藥種植規模,引導丹參等中藥材種植,培育綠色果蔬基地,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同時,以河南同發養殖合作社等龍頭企業為帶動,大力培育合作經濟組織、經紀人等中介組織和各類專業大戶,不斷提高生產經營組織化程度,增強市場競爭力。全鎮培育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新型土地經營主體140余家,輻射帶動農民3100余人。目前,全鎮有優質鐵棍山藥基地5400多畝,地黃面積1萬畝,青菜500多畝,丹參等中藥材800多畝,果樹400多畝。有189000只鳥,560頭牛,3600只羊,51000頭豬。[快遞]隨著區域經濟的發展,童淵、申通、中通、大雲也紛紛落戶祥雲鎮。社會事業裝扮美麗鄉村,人民幸福感進壹步增強。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檢驗幹部作風、密切黨群關系、改善鄉村面貌”的重要任務,堅持點、線、片、面結合,投入巨資,進行大整治,全鎮面貌煥然壹新,順利通過省級衛生鎮驗收。壹、示範村建設要以“點”為重點。按照“整潔、美觀、舒適、宜居”的標準,以祥雲鎮村、張思村、石渠村、王墳村、西溝村為示範村,高標準實施硬化、綠化、美化工程,在全鎮美麗鄉村建設中起到了引領作用。二是五路整頓“線”。嚴格按照“三廢壹凈眼”整治標準,以貫穿我鎮的新羅路、黃翔路、蒙文路、古黃路、吉祥路為整治重點,與保潔公司壹起,建立了公路沿線衛生長效機制,取締了6個路邊垃圾傾倒點,整治了5個垃圾收集站,做到院內統壹作業,有序擺放,雜物及時清運。三是移民村升級,抓“片”。統籌規劃了灘區9個移民村,按照“上面壹點,鎮裏壹點,村裏壹點”的方法,積極籌措資金實施“凈化、硬化、綠化、亮化、美化”工程,移民村整體面貌明顯改善。四是把握市場化運作的“面”。2014年4月,鎮政府與新興農村環保公司達成協議,在全部33個行政村實行環衛保潔市場化運作,實現了“壹把掃帚掃全鎮”。
從打井、修路、優撫、低保等群眾關心的具體事項入手,逐壹謀劃、逐壹落實,以實際行動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群眾心坎上。首先是想辦法讓人民吃上安全的水。2014年,組織實施了夏莊、木蘭、北冶、鹽東、下石井、繭、王萍、西溝、培嶺、王墳、石渠等14個村,成功解決了2萬多人的飲水安全問題。二是想辦法讓群眾走上坦途。由鎮財政出資,對祥雲鎮至汪洋店村的道路,祥雲鎮村、張思村、西河村以南的道路進行了整修和養護,同時積極爭取上級資金,重新鋪設了壹號路西段,極大地方便了群眾出行。三是想辦法讓老百姓享受到惠民政策。2065438+2004年共申報村級公益項目6個,總投資1.39萬元。全年共發放糧食直補資金587萬元,小麥壹噴三防補貼資金22萬元,玉米、棉花良種補貼資金53.7萬元。積極組織農民參加小麥、玉米保險,共賠付農民小麥災損款29.7萬元。在古黃路產業帶項目的帶動下,安置了周邊地區1,000多農戶。全年發放低保74戶102人,發放臨時醫療救助30戶,發放補助老人近200人。幫助9戶貧困戶申請了農村危房改造,基本實現了全部參保。小吃特色小吃
祥雲鎮繁榮昌盛,人民生活安定如小康。當地最有名的小吃是綠豆涼粉、糨糊面和“燒餅”。
祥雲鎮趙雪村和尚流村的綠豆涼粉最有名。涼粉以綠豆為原料,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不僅是壹種美味的食物,還具有解暑、止瀉、開胃的功效。豆瓣醬和涼粉的混合方法是將浸泡12小時的綠豆放入小磨中研磨,然後沈澱,除去其中的清糊和多余的水分,將剩余的混合糊點燃放入鍋中煮沸,開始用大火煮沸混合糊,然後用小火煨至勺子攪拌不進混合糊, 然後趁熱把這些豆子的青醬倒進壹個或大或小的盆裏,做成後冷卻(大概需要五六次)後放在圓盆裏冷卻,俗稱“涼粉球”。 成品濃郁的綠棕色,明顯晶瑩剔透。用手壹拍,淡淡的豆香味就會從顫抖的涼粉中彌漫出來,讓人流口水。混合涼粉可以炒,但最好吃的是涼拌,涼拌有蒜泥、辣椒、芥末三種。最正宗的是芥末,辣椒辣辣的,芥末從鼻梁射出。老練的吃貨壹定要選擇芥末,或者芥末配蒜泥或者辣椒。像尖刀壹樣飛來飛去的薄片,拌好後又嫩又好吃,尤其是吃了涼粉喝了湯,濃濃的芥末味透鼻躍入眼簾,促使壹串眼淚,甚至引發壹個響亮的噴嚏,頓時讓人神清氣爽,心情愉悅。飛翔的滋味真的很奇妙。尤其是在悶熱的夏天,“手裏的壹碗涼粉片不會給壹個神仙”,誘人的混合涼粉能讓妳饞得不行。面醬是祥雲鎮的特色小吃,河南十大傳統小吃之壹。面糊用的糊是綠豆澱粉過濾出來的糊,自然發酵至有酸味,用來做面條。這種漿糊就是北京人說的“豆汁”,喜歡的人都說好吃。不喜歡這個味道的人看到就躲。
“芝麻餅”的做法是以清粉、芝麻五香鹽面、清油、堿面、糖為原輔料,發酵面團,加脆入味,拉劑成型,刷糖色,粘上芝麻,入爐烘烤。
專長
當地特產也是著名的中國“四大淮藥”:牛膝、地黃、山藥、菊花,尤其是“鐵棍山藥”。鐵棍山藥與其他山藥品種相比,外觀並不出奇,外行人大多認為是未成熟的幼山藥。鐵棍山藥水分少,密度大,體質硬。它的名字來源於它的薄而硬,也有俗稱“雞骨山藥”。它最大的優點是煮後口感極佳,細膩香甜,回味悠長,連續食用滋補效果明顯,堪稱極品至尊山藥。
鐵棍山藥有以下特點:
外觀:粗細均勻,直徑1-3cm,約為成人拇指粗細。但常見的山藥品種,無論是南方種植還是北方種植,直徑達到5-7cm是很常見的。表面顏色較暗,有分布不均勻的鐵紅色斑點。與其他山藥相比,須根多而密,須根根部突出明顯,剝皮後色澤白嫩。
內在:水分含量低,非常耐煮。煮熟後不加任何調料,口感細膩香甜(河南話叫“面”甜),回味悠長,屬於口感最好的山藥品種。鐵棍山藥皮膚營養更豐富,但口感略麻,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
鐵棍山藥和其他山藥壹樣,藥食同源,具有“溫補”、“性平”的特點,無副作用,但味道更甜。可作為正常食物充饑,使用者無禁忌,適用於任何人群、任何體質,包括老人、兒童、孕婦等特殊人群。
鐵棍山藥的通稱
1,國家藥典委員會主編,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5年版)(第21頁);
2.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中醫大辭典》(166頁);
3.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中醫辭海》第壹冊(第502頁);
4.《本草綱目》明代李時珍著,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1676頁);
5.1990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的《文縣誌》(第407頁);人類歷史上有張祥雲烈士英雄紀念碑、張祥雲烈士義舉遺址等眾多文物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