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旅遊和體重的玄學:去西藏就是我最好的減肥方法,有沒有同款的?

旅遊和體重的玄學:去西藏就是我最好的減肥方法,有沒有同款的?

自從過了年,疫情反反復復,讓人惱火。 我真想壹把薅住疫情的領子,把它摔個倒栽蔥,然後從它頭上的旋開始,每五公分踹壹腳,壹直踹到尾巴尖為止。

自打上壹年從西藏回來,我的體重壹直在緩慢上升。當然也可能在春節期間有壹波猛烈的“行情”,但誰知道呢?我也不是壹直關註著自己的體重。

最近上秤上約壹約,凈重已經迫近160斤的關口。而去年西藏回來後,我的體重是135斤。

當初肥肉成堆,我橫下心來減肥,多措並舉,每天堅持跑步+節食,兼改變食譜。效果也很明顯,我在壹年的時間裏,減掉了約30斤體重。

為此,我失去了很多朋友,因為很多朋友都不認識我了。

然而時間久了,似乎這些減肥手段就不再奏效了。體重起起落落,在小範圍內震蕩,不再有明顯的下降。人也疲沓了,再也不想臨幸跑步機壹下,節食也堅持不下去了。

我承認,罪過主要在我,然而疫情也得擔點兒次要責任。

因為人悶在家裏,最大的運動就是在各個房間裏散步。當我散步到廚房門口時,總是不經大腦就會拉開冰箱門看壹下。我沒誇張,真的是不經大腦,有點兒強迫癥的那個意思。

冰箱裏有什麽東西呢?當然是囤的水果、蔬菜、零食、生肉熟肉、堅果、雞蛋、面包……反正都是能吃的。我還想不明白:我囤的那些食物,為什麽總是非常合我的胃口呢?

冰箱門既然拉開了,總不能只是看壹眼吧?有句至理名言叫“賊不走空”嘛,好歹得捏壹個東西放嘴裏吧?

所以,悶在家裏,我從來都不會有肚子空空的感覺——只會有腦袋空空的感覺。

時間久了,人怎麽可能不胖?這種胖,咱該不該給它起個名字,叫“疫情肥”?

最近幾年,我減肥的唯壹有效方法,就是出去旅行。出去走壹遭,體重多少都要降壹點兒;旅行的時間越長,體重就降得越多。

不想把體重下降和日子清苦聯系起來,旅途上有磨難,但我從來不會把這視為折磨。我旅行是為了享受生活,而不是為了吃苦受累,也絕對聯系不上修心明德、養氣結丹。

所以我不可能刻意節食,該吃飯了就吃飯,想吃什麽我就買什麽。

但旅行中的人,還是很難胖起來的。因為每天的活動量,無論如何也要比窩在家裏多得多。

而且還有最重要的壹點:不論是在開車還是遊玩的時候,我都不可能隨手捏起壹個東西放嘴裏。如此壹來,攝入的卡路裏自然就少了很多,該吃飯的時候,我就會餓。

也有些時候,我會誤了飯點。舉例來說,某天上午逛了個景區,下午就比較累了,然後就歪在床上刷手機。刷著刷著,冷不丁擡起頭往外壹看,卻發現天已經黑透了。這時我壹般就不再想著出去找飯館了,扒壹扒車上的東西,可能是燒餅、鹹菜,也可能是蘋果、火腿腸,不管是什麽,對付幾口就算是晚餐了。

當然,不是去哪兒都可以減肥的。自駕去西藏、青海、新疆,就可以;但要是在大城市裏轉悠,那效果就不會明顯,說不定體重還會漲。

因為在大城市裏,旅行方式跟西藏是不壹樣的。

去北京,有烤鴨,有果脯,有涮羊肉;去武漢,有黑鴨,有桂花糕,有熱幹面;去西安,有泡饃,有涼皮,有回民街……

我肚子上的肥肉,就是在北京待的那幾年,獲得的“天使輪”。當時雖不是 旅遊 ,道理是壹樣的。

然而,自駕去西藏就不壹樣了。漫長旅途需要長時間的車馬勞頓,稀少的城鎮也讓旅行者無法隨時隨地吃到 美食 。況且西藏從來也不以 美食 著稱,只不過是有壹些特色 美食 而已。

還有,那裏的物價也能減肥。有時候我想著東西貴壹點兒我也能接受,但有時候它會貴到讓人把下壹句話噎回來。

前年進藏,來回總計20天,我減了大概5斤的體重;去年重走318,走甘南回來,前後用了40多天,體重輕了8斤(到135斤),連走路都覺得輕快了。

相比於愛美女士們在減肥店豪擲千金減個肥,遊西藏減肥的“性價比”,似乎還可以,蠻實惠的。我知道至少有個別減肥店,減個七八斤肉的“價格”,比自駕壹次西藏貴。

去年的135斤,已經是我近幾年的體重低谷、減肥巔峰了。

至於這多半年以來的“超跌反彈”的肥肉,我暫時也沒轍,短途旅行應該是解決不了的了。

大家覺得我該去哪兒才能甩掉這20來斤死纏爛打、頑強不屈、忠貞不二的肥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