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的早茶,可以說是集中了粵菜的各個派系之精華。廣東的珠三角是燒鵝的天下,而潮汕地區的澄海,則把鹵鵝推向了全世界。
在廣東素有無雞不成宴之說,雞在廣東可謂盛行(唯獨潮汕地區吃雞比較少)。雖然人人都知廣東的白切雞(白斬雞),但在廣東的客家菜裏,壹只鹽焗雞也紅遍了大江南北。
可見,廣東人不但吃鵝,還吃雞。
山珍海味席上珍品,海味中之鮑魚為上品。而香港的“阿壹鮑魚”,正是出自中山名廚楊貫壹先生之手。阿壹鮑魚被首屆中國粵菜峰會評為粵菜十大名菜之壹。
本想細細數說廣東之美食與大家分享,剛好有事情要處理,只好匆匆停下筆,就此發布評論。評論的有頭無尾,對不起大家了(建議頭條號對問答題也增加壹個草稿功能,方便在手機編輯評論)。
工作忙完,接著聊美食。
客家菜裏,鹽焗雞、扣肉等等大菜就不數了,唯壹讓我念念不忘的是大埔腐竹。壹顆顆小小的黃豆,石磨磨開豆瓣,用風吹去豆殼,以東江水泡軟,再以石磨磨成豆漿,燒火煮沸,以面上浮起的薄衣輕輕捏起,晾曬至幹。傳統的制作工藝,延續至今。可惜浮躁的現代人,以各種機器取代人工,殊不知機器打漿產生溫度,在溫度的作用下,磨出來的豆漿已發生變化,再做成腐竹,口感已差了許多。
粵西地區,在上面談到雞的時候漏了湛江雞,對不起湛江的朋友了。
在粵西菜裏,壹碟白斬鴨也堪稱經典。煮熟的鴨子飛不起,但是湛江人民竟然以最簡單的蘸料,讓它飛了起來。用清水煮熟的鴨子,斬塊後,僅僅用拍爆的生蒜頭加入醬油裏,不僅去除了鴨子的膻味,還成就了鴨肉的甜美。沙姜炒鮮魷魚、沙蟲滾粥等等數不勝數,但粵西美食當仁不讓首推陽江豆豉,沒有陽江豆豉,我們很多菜都得改變做法。
唯壹讓人感到沒東西吃的是粵北地區,粵北山區是老工業城市,只會幹活不會吃。但如今生態環境最好的,還數粵北。山坑螺,山坑魚,野菜等還是粵北山區拿的出來隨便吃。粵北花菇,名震廣東。
最能代表廣東的菜,應該不是最貴的,最好的。
最能代表廣東的菜,應該是最實在、最親民,好而不貴的。
在評論區裏,有朋友評論說潮菜才是主流。確實,潮汕菜憑著壹鍋砂鍋粥已經打遍天下。其成為主流,是因為潮汕人長期以來的經營傳統,經營習慣。
凡是去過汕頭的朋友都知道,晚上十壹二點,夜生活才剛剛開始。加班幹累了、唱歌唱累了、談戀愛談累了,路邊隨便找張桌子坐下來,點上壹碗白粥,點幾個海鮮,再弄兩瓶啤酒,三五知己,熱熱乎乎,吃得舒舒服服,收費絕對讓外地人目瞪口呆:怎麽那麽便宜?
潮汕大排檔點菜,不以盈利為第壹目的,而以細水長流的理念留住顧客,三個人宵夜,妳如果菜點多了,潮汕人只有兩種做法,壹種是告訴妳菜夠吃了,別點多了,另壹種是告訴廚房,這張單只有三個人吃,按照三個人的分量做菜。
如果非要找壹個菜來代表廣東,我想說:潮汕砂鍋粥。
評論僅代表個人意見,請持不同意見的朋友見諒。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