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山是什麽地方呀?
臺山市位於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毗鄰港澳,南臨南海,幅員遼闊,總面積3286平方公裏。現轄兩個試驗區,20個鎮和壹個華僑農場,***分503個村(居)委會,3655條自然村。市內人口93萬,旅居海外及港澳臺等92個國家和地區的臺山籍鄉親130多萬,主要是旅居美國、加拿大、澳洲、巴西、墨西哥、馬來西亞、新加坡和香港,其中旅美42萬多人、旅加18萬多人。“全國第壹僑鄉”、“內外兩個臺山”“排球之鄉”“廣東音樂之鄉”、“中國曲藝之鄉”、“飄色藝術之鄉” 之美譽。廣東省臺山市,始建於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原稱新寧縣,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改名臺山縣,1992年4月17日,經國務院批準撤縣設市。 臺山位於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東鄰珠海特區,北靠江門新會區,西連開平、恩平、陽江三市,南臨南海。毗鄰港澳,幅員遼闊,陸地總面積3286平方公裏,是廣東省面積最大的縣市之壹。現轄廣海灣工業園區、16個鎮、1個街道辦事處和1個華僑農場,***分313個村(社區)委會,3655條自然村。市內常住人口98.4萬人;有130多萬臺山籍華人華僑、港澳臺同胞僑居92個國家和地區,故素有“中國第壹僑鄉”、“內外兩個臺山”之美譽。臺山人出國追溯到清乾隆39年(公元1774年),已有230多年歷史。 有山地、丘陵、平原、灘塗,土地肥沃,氣候溫和,物產豐饒,是珠江三角洲著名的“魚米之鄉”。 市境南臨南海,海(島)岸線長649.2公裏,境內有大小島嶼265個,以川山群島中的上川島、下川島, 但上川島面積最大。上下川被譽為‘東方夏威夷’上川島157平方公裏,是廣東面積最大的島嶼,下川島98平方公裏。全市境內有盆地、平原、丘陵、高山、灘塗,土地肥沃,物產豐饒。臺山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1.8℃,年平均日照2006小時,年均降雨量1936毫米。 改革開放以來,臺山僑鄉面貌巨變。經濟發展迅速,2010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229億元 。全市工業已形成了以機械、電子電器、紡織、醫藥、建築材料、食品、五金、化工、制衣等行業為主的工業體系,工業產品達1000多種,產品遠銷世界各地。 臺山基礎設施建設日臻完善,水陸水通方便。公路四通八達,通車裏程1722多公裏。2001年1月已建成全長53公裏貫通市境南北的、北連佛(山)開(平)高速公路的新(會)臺(山)高速公路,貫通市境東西的、全長87公裏的廣東西部沿海高速公路(臺山段)已建成。市內“五路”改革工程建設全面展開,其中麻陽線、沖東線、荻白線已竣工,大井線、百大線也即將告竣。河運海運,聯接各地,港口建設日趨完善。公益港建於北部潭江河岸,可停泊數千噸級的集箱貨運船和豪華快速客輪,每天都有航班開往香港。廣海港建於南部廣海灣,距香港96海裏,距澳門52海裏。即將建成的還有可停泊萬噸級貨輪的魚塘港,臺山發電廠10萬噸級的煤運碼頭。 電力建設加大投資。農村電網全面改造,全市目前有220KV、110KV、35KV等變電站17座,總變電容量70.4萬千伏安。全市火力發電廠和水電站總裝機容量10萬千瓦,聯接大電網供電。在建中的總裝機容量600萬千瓦時的臺山發電廠,是目前亞洲最大型的燃煤發電廠,2003年4月第壹期工程兩臺***120萬千瓦機組將開始發電。 在建臺山核電項目是壹個中外***同開發建設的第三代先進核電技術項目。壹期工程建設兩臺EPR三代核電機組,單機容量為175萬千瓦,是目前世界上單機容量最大的核電機組。 第壹臺機組計劃於2009年9月1日澆灌第壹罐混凝土,預計於2013年12月投入商業運行。 臺山是全國電信百強縣(市)之壹,近年信息化建設步伐加快,已建成光纖寬頻傳輸網絡總長近3000皮長公裏,IT技術正在加速向經濟社會各個層面滲透,程控電話裝機容量近20萬門,移動電話信號覆蓋全市,互聯網用戶總數增至1.7萬戶,中英文版《臺山招商網》已開通使用,率先在全國縣(市)中建立平臺開播數字電視。 城鎮建設日新月異。市區文化廣場、體育廣場、僑光大道、步行街等重點工程竣工使用。六福山莊、僑雅花園、華僑花園、百樂園等新的住宅小區建設已初具規模。臺城連續5次通過“全國衛生城市”復檢。各鎮區建設不斷出現新面貌。 五邑: 臺山、開平、恩平、新會、鶴山 主要媒體: 臺山電視臺(全日播放,粵語和國語雙語廣播;09年新增加有本地的臺山話節目廣播——得閑傾偈) 臺山電臺(FM90.4MHz粵語廣播) 報紙以江門日報、廣州日報為主 市內電視臺和電臺皆用粵語廣播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