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石碣鎮美食

石碣鎮美食

(1)東江明珠

有人說妳喜歡壹個地方是因為那裏有妳喜歡的風景和人。

東莞石碣,壹個我來了就喜歡的地方,有風景,有人文,有故事。

石碣鎮與東莞市僅壹衣帶水,隔著東江相望。

石碣的風景首先來自老城的氣息。

青磚灰瓦的青石板路,住在河邊。雖然沒有吳鵬船,但有小橋流水人家,還有壹幅嶺南山水畫。

如果說老城區是石碣的靈魂,那麽東江就是它的血脈。

老城之美,是嶺南之美。

碧水綠岸,楊柳扶疏,涼風習習,濃濃的煙火氣息在岸邊彌漫,嶺南風水凸顯。

東江是石碣的母親河。就像母親壹樣,它真的用壹個白色的做法分隔了兩個淘氣的孩子。

在這片36平方公裏的土地上,在當代中國畫大師關山月的眼中,石碣是“東江明珠”。

千裏東江,靜靜地擁著這個小鎮,就像壹條長長的絲帶,給了這個小鎮壹個深深的擁抱。

《英雄之城》

壹條河,壹座塔和幾座橋。

從老城沿河而下,去劉樺公園點香祈福,讓疲憊的心靈找到皈依的港灣。

石碣也是英雄之鄉。

初夏六月,沿著東江向東,走進袁崇煥大道,火紅的木棉花盛開。

木棉在石碣也被稱為英雄花。清代《陳宮吟》中有壹句詩:“須眉厚面大,精神壯冠高。”

豐富多彩的詩歌將木棉擬人化,有英雄向世界告別的傾向。

木棉花盛開,樹木在風中綻放,仿佛在等待英雄的凱旋。

順著木棉花的腳步,我們來到了袁崇煥公園。

鐘亭、鼓亭、塘亭、水岸,東江之水養育了石碣兒女,英雄從這裏奔赴戰場。

鼓聲封塵,號角遠遠響起,廣場上只留下袁將軍的雕像。

在公園內蜿蜒回廊的墻壁上,有石刻,還原了300年前的英雄歲月。

寧遠必勝,寧晉必勝,戰馬翻江倒海,士兵聲嘶力竭直沖雲霄,壹系列戰爭的大幕徐徐拉開。

我聽到遠處傳來壹波又壹波的爆炸聲。只見袁將軍左右奔襲,戰聲由近及遠。......

袁將軍以其堅強的性格,為壹個遙遠王朝的背影描繪了壹幅絢麗多彩的畫卷。

如今,袁崇煥已成為石碣乃至東莞的文化符號。

③奇妙的石碑

東江水,醉了千年,日夜向南流。

東江兩岸的石碣是壹片生機勃勃的土地,也是壹座現代化的城市。

石碣鎮以電子產業為龍頭,多產業融合發展,進入中國綜合實力百強鎮。

臺達電子、亞信電子、泰洋電感、摩士連接器等高科技公司在石碣大地熠熠生輝。

石碣,在美食方面,也是壹個藏龍臥虎的地方。

沙洲蛤蜊粥、東興糖水、金福來的牛腩和魚蛋還沒吃,就已經讓人流口水了。

說到石碣,我不得不提到馮潤石碣的供港蔬菜基地。

它為香港運送近壹半的蔬菜。淩晨三點,當東江還在沈睡時,已經燈火通明。

途經香港的卡車,帶著石碣泥土的芬芳,踏上了戴嶽之旅。

我壹個人走在石碣的土地上,就像走在歲月的建築裏。

在大新濱江新城,我認識壹位來自湖北的朋友小珍。

她2010中專畢業來到石碣。她在這片熱土上辛勤耕耘了10年。她現在是臺達電子的車間領導,丈夫是臺達電子的技術員。

我問她如何選擇在石碣定居。

曉珍說,她與石碣有著很深的交集,在這裏度過了青春,收獲了愛情,夢想和遠方都在石碣。

曉珍說出了我的想法。

讓我們為石碣加油,為昨天加油,為未來加油,為石碣加油,為我們自己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