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神
神話傳說中有三個食神,壹個是伊尹,壹個是彭祖,另壹個就是易牙。
伊尹:(?~前1713)。商初大臣。名伊(另說名摯),尹為官名。壹說名摯。今莘縣人。出仕前,曾在“有莘之野”躬耕務農。傳說他為了見到商湯,遂使自己作為有莘氏女的陪嫁之臣,說湯而被用為“小臣”。後為成湯重用,任阿衡,委以國政,助湯滅夏。湯死後,歷佐蔔丙(即外丙)、仲壬二王。他為商朝理政安民60余載,治國有方,權傾壹時,世稱賢相,3代元老。伊尹於公元前1713年卒於亳(今山東省-曹縣南),享年百歲。
伊尹以鼎烹說湯
相傳伊尹生於伊水邊,成年後流落到有莘氏,以耕地為生,地位雖卑,而心憂天下。他見有莘氏國君有賢德,想勸說他起兵滅夏。為接近莘國君,他自願淪為奴隸,充任有莘國君貼身廚師。國君發現其才幹,提拔為管理膳食之官。經長期觀察,伊尹終於發現,有莘氏與夏同姓,均為夏禹之後,血緣聯系難以割斷,況且有莘國小力弱,不足以擔當滅夏重任。只有湯才是理想人選,決定投奔湯。其時湯娶有莘氏之女為妃,伊尹自願作陪嫁縷臣,隨同到商。他背負鼎俎為湯烹炊,以烹調、五味為引子,分析天下大勢與為政之道,勸湯承擔滅夏大任。湯由此方知伊妖有經天緯地之才,便免其奴隸身份,命為右相,成為最高執政大臣。伊尹不僅是輔佐湯奪取天下的開國元勛,還是後來三任商王的功臣,因此,伊尹在甲骨蔔辭中被列為“舊老臣”之首,受到隆重祭祀,不僅與湯同祭,還單獨享祀。
彭祖:在我國傳說的壽星中,彭祖活了八百歲,是位最長壽的老人。是否真活了八百歲?實難考證,也難令人置信。不過,根據《國語》和《史記》的記載,彭祖是確有其人的,而且以長壽著稱。晉代醫學家葛洪撰寫的《神仙傳》中還特別為彭祖立傳。書中說彭祖在殷末時已活過七百歲不老,殷王特請他介紹長壽之道。
易牙:春秋時代有壹位著名廚師,名叫易牙,也有寫成狄牙的。他是齊桓公寵幸的近臣,用為雍人。(雍即早餐、晚餐的意思)易牙作為雍人,就是專管料理齊桓公飲食的廚師。他擅長於調味,加上善於逢迎,所以很得齊桓公的歡心。
易牙和管仲同時在齊國作事。管仲對齊國的貢獻很大,管仲死後,易牙與豎刁等擁立公子無虧,迫使太子昭奔宋,齊國因此發生內戰。由此可見,易牙雖是廚師,卻對政治生活也有很大關聯。
易牙作為廚師,最有名的是殺子烹獻的故事。齊桓公對易牙的烹飪頗為贊賞,但日子壹久,也難免會產生落套的感覺。就在齊桓公吃膩了美食而索求人肉時,易牙曾經殺子烹調而進獻。易牙以名廚傳世久遠,當然與這故事極其有關。
後世人撰寫食經之類的作品,托名易牙也是常見的。例如:明代人韓奕,曾經以造、脯、蔬菜、籠造、爐造、糕餅、齋食、諸湯和諸藥八類內容編成壹書,書名就托稱為《易牙遺意》。另外,明代人周履靖著《續易牙遺意》,也是托名的仿古食經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