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煮人生》作者是汪曾祺,中國當代作家、散文家、戲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師從沈從文。他曾戲稱自己是壹個“中國式的抒情人道主義者”,大致差不離。
《慢煮人生》是壹部散文精選集,分五個章節:其中壹花壹葉皆有情。他寫到這些白茶花有時整天沒有壹個人來看它,就只是安安靜靜地欣然地開著。在壹茶壹飯過壹生章節,他認為:壹個人的口味要寬壹點、雜壹點,“南甜北鹹東辣西酸”,都去嘗嘗。對食物如此,對文化也應該這樣。在生活,是很好玩的章節,他覺得:人活著,就得有點興致。我不會下棋,不愛打撲克、打麻將,偶樂喝了兩杯酒,壹時興起,便裁出壹張宣紙,隨意畫兩筆。所畫多是“芳春”——對生活的喜悅。在萬水千山走遍章節,他認為:帶著雨珠的緬桂花使我的心軟軟的,不是懷人,不是思鄉。在花枝壹束故人香章節裏,他覺得:為人天真到像壹個孩子,對生活充滿興趣,不管在什麽環境下永遠不消沈沮喪,無機心,少俗慮。
文如其人,《慢煮人生》很生活、很放松。花花草草、好吃的、好玩的、有趣的經歷、情趣的人,讀汪先生的這些文章就能讓妳的心靈慢下來,感受到生活被那些細碎的溫暖所籠罩。這也是我喜歡此書的原因。
對於花花草草,我不曾有汪老那麽細心照料、細微觀察。我覺得與花草也需要講緣分。我的小園子裏,有二十幾盆綠植,現在屬於自然生長型。曾經咱也下過大力氣,什麽牡丹、玫瑰、菊花、茶花......滿心歡喜地買來不少,悉心照料,可最後剩下會開花的寥寥無幾,如白色的茉莉花,小小的白色文竹花,如曇花般的淡黃色仙人球花,其他花花都歸為塵土。慢慢的,我對園子裏的綠植,開始采取順其自然的態度,除澆個水、拔個草、偶爾灑幾顆復肥,剩下的就交給時間了。還好,春天偶爾也會探出幾個花骨朵,甚至壹不小心忘了拔草,小草也能開出幾朵藍色小花,來告訴我春的到來,也算是壹點小確幸。
喜歡汪老在“壹茶壹飯過壹生”充滿著人間煙火氣的文字,天南海北,各種滋味,讓人食指大動。他在文中提到的美食有些很熟悉,有些是似曾相識,有些曾淺嘗即止,有些還未吃,有些不敢再吃的。比如北京的豆汁兒,壹提到它,我就有點條件反射,往事不堪回首,就用筷子沾了壹口,不行了。當汪老說他喝兩大碗,我感覺自己的胃在冒酸水,記憶那是相當深刻,從此對它敬而遠之了。封控居家的日子裏,看看書裏天南海北的美食,若有食材,就操刀上手,賣相不好,味道相差甚遠又何妨,只要大師指點,也算是壹種拉近彼此的距離了。若沒有食材,那咽咽口水,也極好的,或可以計劃著疫情結束後,遠足去實地品嘗壹番也不錯。
贊同汪老人活著要有點興致的說法。人生苦短,過程是不容易的,所以無論身處何種境地,都要讓自己多點快樂、多點希望。這點還行,我比較會自找樂子,發現自己有感興趣的東西還挺多,美食、旅行、電影,除了稍微有點廢錢,當知量力而行,快樂也就不難了。最近兩年,出不了遠門,興致又增加些,如寫點小文字、看點書、拐著音調唱個歌,總之讓自己高興就好。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經歷過的人生裏,每個人都會遇見有趣的、難忘的人。讀著汪老的文字,總會想起自己曾經的好友、曾經的恩師、曾經的時光,也仿佛重新經歷壹遍似的,親切、溫暖、自然。而他所傳遞的為人要天真到像壹個孩子,對生活充滿興趣,不管在什麽環境下永遠不消沈沮喪,無機心,少俗慮的生活觀是值得推崇的。
總之,讀著《水煮人生》,總能讓讀者想到自己的生活角角落落,這大概就是這本散文集接地氣、拉近讀者的原因所在吧。仔細想來,其實人生原本就是如此,它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的記憶裏、就在我們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對面......慢煮人生,細細體會,去努力做壹個有情趣、恬淡、天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