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百年前中東鐵路修建後,不少俄羅斯人乘著火車湧入東北地區,對東北的影響進壹步擴大。
在東三省的很多城市裏都會看見用俄語標註的信息,建築風格也多受俄羅斯影響,充滿了濃濃的俄羅斯風情。
除了語言和建築,俄羅斯對東北的美食影響也很大,
俄羅斯從家鄉帶著他們的美食文化來到了東北,這些美食也逐漸融入到了東北人的生活中,有些慢慢還成為了東北代表美食。
其中這六種東北風味食物,背後都與俄羅斯有著不解之緣,了解後就能明白俄羅斯對東北飲食的影響有多大了
壹、紅腸
紅腸又名裏道斯,最初原產於俄羅斯、立陶宛等國,在1900年壹位俄國人在哈爾濱開辦了壹家灌腸作坊,也是秋林洋行灌腸工廠的前身。
後來,壹位英商投資建立了當時中國最大的畜產品加工企業,也就是如今“哈肉聯”的前身,企業聘請了壹位俄籍的技師專門指導紅腸的加工技術,生產出的第壹批紅腸也標誌了“哈肉聯紅腸”的誕生。
紅腸的問世受到了當地百姓和各國僑民的歡迎,也標誌著紅腸正式傳入了中國東北地區。
紅腸秉持著多肉少澱粉的加工原則,壹口下去滿口肉香,味道和口感甩大多數肉腸、火腿腸幾條街。
經過煙熏後的紅腸,消耗掉部分油脂,腸衣緊鎖,讓整個紅腸起皺卻極具光澤,有熏煙和果木的芳香,切片的紅腸片片都瘦中帶肥,吃起來肥而不膩、恰到好處。
其蒜香和胡椒香氣逐漸彌漫在口中,回味無窮,這也正是紅腸能夠受到東北人歡迎的理由。
紅腸陪伴著壹代代東北人長大,每逢過年過節餐桌上也會給紅腸留位置,外出上學時也肯定會帶上壹袋子紅腸,分發給宿舍的小夥伴,也給自己留上兩根這代表家的味道。
現今紅腸已經成為了哈爾濱、佳木斯、七臺河等東北多地的特產,不過紅腸當然還屬哈爾濱最為有名,在哈爾濱的每條主幹道上都能看到壹家賣紅腸的食品店。
來自俄羅斯的紅腸已經完美地融入到了大多數東北人的生活中,也成為了東北人引以為傲的美食特產。
二、大列巴
東北壹大怪,面包像鍋蓋,也就是近兩年的網紅食品之壹大列巴。大列巴和紅腸壹樣都是由俄羅斯人傳過來的,列巴就是俄語面包的音譯。
大列巴是俄國人的傳統主食,因每個村莊只有壹個面包爐,各個家庭只能定期到面包爐烤面包,為了夠壹家人長時間食用壹次就要做的特別大,差不多得有四五斤重,平時儲存在家中,吃的時候切下壹片,久而久之這樣的面包也成了俄國的特色食品。
大列巴為了能夠長時間儲存,裏面放的糖、鹽和油脂都很少,吃起來並不香甜甚者口味有些微酸。
俄國人湧入哈爾濱後,俄國商人為滿足他們對家鄉傳統飲食的需求,設立了生產大列巴的面包坊,大列巴雖微酸。
但外脆內軟,有面香、酒香和果木香,東北人對這壹外來美食也欣然接受,大列巴根據當地口味做了改良後也傳入了千家萬戶。
1953年俄羅斯師傅還手把手將列巴的制作工藝教給了中國師傅,至今已在哈爾濱人手中傳承了三代。
俄羅斯人曾來參觀大列巴的制作,還表示這壹工藝在俄羅斯很多地方都已失傳,卻在中國傳承了百年,並融入了東北的飲食文化中,成為了哈爾濱壹絕。
老哈爾濱人也有了吃大列巴的習慣,會定期到售賣大列巴的面包店排隊購買放回家中食用。
三、鍋包肉
東北經典名菜鍋包肉,也能看出俄羅斯對其的影響。清朝光緒年間,旗人鄭興文憑借著壹手優秀的廚藝成為了官廚。
在哈爾濱給道臺杜學瀛專門料理膳食,道臺府經常會宴請外國賓客,特別是來自俄羅斯的貴客。
由於他們多愛吃酸甜口的食物,鄭興文為了迎合他們的口味,就將起源自滿族的宮廷菜“焦燒肉條”,從鹹香口味改為了酸甜口味。
這道菜是需要將鐵鍋燒熱後,急火快炒,把糖醋汁淋入鍋中再浸透到肉裏,故起名為“鍋爆肉”,俄羅斯客人都非常喜歡這道鍋爆肉,但他們的發音不太標準,就將“爆”的音發成了“包”,久而久之鍋爆肉也傳叫為“鍋包肉”。
後來這道官菜外傳開來,
從哈爾濱壹地傳到了整個東三省地區,成為了東北壹大代表菜肴
,也是東北人招待外地賓客的必點菜之壹。
四、酸黃瓜
20世紀初,上海的壹家食品公司率先從海外引進了罐頭,開蓋即食、攜帶方便、可長期儲存的罐頭壹時間風靡全國。
各地都開拓出了屬於自己的特色罐頭,而中國的東北角哈爾濱生產了壹款罐頭既不是黃桃這種水果罐頭。
也不是烤麩、豆豉鯪魚這種充滿家鄉味的罐頭,而是把俄國僑民帶來的俄式酸黃瓜裝進了罐頭中。
在東北生長出的薄皮小旱黃瓜未完全長大時用米醋、鹽、糖、茴香籽、蘇子籽以及蘇子葉腌上,上鍋蒸後放涼,小黃瓜就變成了入口酸甜、爽脆的酸黃瓜。
俄式的酸黃瓜早已完美融入了東北人的飲食中,在過年的團圓飯中會用壹罐酸黃瓜配上壹塊五花肉炒,下酒下飯。
在哈爾濱大大小小的餐廳裏都會有壹道名為“酸黃瓜炒肉絲”的菜肴,東北人評價說,這酸酸甜甜、脆脆的小黃瓜剛好最適合東北人的口味。
五、土豆燉牛肉
相信大部分人都會困惑為什麽土豆燉牛肉會出現在這裏,土豆燉牛肉不是壹道再普通不過的家常菜嗎,和俄羅斯又有什麽關系?
實際上,土豆燉牛肉並非起源自我國,而是匈牙利的名菜,後來傳入了俄羅斯,俄羅斯屬於高寒地區,高澱粉高熱量耐儲存的土豆成為了俄羅斯人的主要糧食蔬菜。
慢慢的土豆燉牛肉成為了俄羅斯的壹道家常菜,並隨著俄羅斯人壹起進入了我國東北地區。
東北和俄羅斯壹樣同屬高寒地區,冬天能吃的新鮮蔬菜很少,大白菜和土豆就成為了當地主要食用蔬菜,土豆的軟糯香甜和牛肉的鮮香筋道搭配在壹起,味道香醇,肉香濃郁,既補充熱量又補充蛋白質。
土豆燉牛肉也走進了東北的千家萬戶之中,成為了東北的四大燉菜之壹,慢慢再由東北傳到全國各地,變成了我國的壹道家常菜。
六、馬叠爾冰棍
冰糕冰棍是夏日裏不能少的解暑神器之壹,而馬叠爾冰棍的出現正是東北雪糕史的開端。
1906年俄國人開斯普在哈爾濱創建了壹家名為馬叠爾的旅館,也順便將歐洲宮廷使用的冰棍配方帶到了東北,旅館的門口放著壹個簡單的大箱子,箱子裏面裝的正是制作好的馬叠爾冰棍。
如今壹百多年過去,馬叠爾依然持續著簡約的風格,在原料的使用上也堅持如初,還是壹代代東北人童年的味道。
讓東北人無論是夏日酷暑,還是三九嚴寒都願意去排隊購買,穿著棉衣哈著冷氣也要吃上壹根馬叠爾冰棍。
馬叠爾冷飲算是我國最早的冷飲企業了,或多或少都影響著東北的雪糕行業,現今也壹直位列東北雪糕第壹名,讓東北人對濃郁奶香的雪糕有著明確的認知,壹直保持著高要求。
總結
俄羅斯對東北地區飲食的影響,多數都是以哈爾濱為入口或者說對哈爾濱的影響最大。
俄羅斯的美食能融入到東北地區,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兩地都同屬於高寒地區,飲食習慣多有相同之處。
外加俄羅斯喜好酸甜的口味也和東北的口味壹樣,才不被排斥。對俄羅斯有興趣的朋友,出國不便。
不妨可以先去哈爾濱感受壹下,欣賞壹些俄式建築,品嘗壹些俄式餐廳,買上壹些紅腸、大列巴帶回家,也是非常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