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首屆鄒平百合文化節
時間:
2008年6月22日上午8點18分
位置:
鄒平市林池鎮白雲岱頂楊熠田原綜合樓
臨池鎮作為鄒平市南部山區的主要旅遊支撐點,發展潛力巨大,發展成效顯著。
白雲岱頂花園綜合體項目作為鄒平市重要的文化旅遊項目,2008年被列為濱州市重點項目。目前,壹期工程已接近尾聲,已建成食用百合產業基地、冠楊種植基地、民宿旅遊樣板間等主要配套項目。
白雲頂園林綜合體項目位於臨池鎮大東村、小東村,占地4000多畝。是以生態開發為目的,集科研、種植、養殖、旅遊、休閑為壹體,以發展特色農業種植和發展特色山地旅遊為主的綠色生態園。
目前種植黃、五彩、橙、紅四色食用百合200余畝,山楊成品苗、半成品苗23萬株,***計80余畝。項目土地全部來自村裏土地流轉,計劃明年再擴大特色農業種植500畝,預計達到800畝。在市場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預計年收益5600萬元,年吸引遊客5萬人,輻射帶動周邊村莊居民就業增收50人,人均增收1.5萬元,從而帶動全域經濟收益。
2010-2010年6月22日,首屆鄒平百合文化節在臨池鎮白雲岱頂花園綜合體項目現場開幕。那壹天,成千上萬的遊客聚集在200多畝的百合地裏,在微風習習的白雲之巔。濱州人又多了壹個賞花的地方。
上午8點18分,首屆鄒平百合文化節在精彩的文藝演出中拉開帷幕。在空靈的白雲之巔,歌聲和鮮花,歡笑和美麗,人群和鮮花是這壹天最難忘的畫面。臨池鎮,隨著“千年玉嶺白雲岱頂”的號角,向文明實踐與文化旅遊融合發展之路邁出了壹步,描繪了青山綠水***同發展的鄉村振興美好藍圖。
據了解,白雲岱頂花園綜合體項目位於林池鎮大東村、小東村。是以生態開發為目的,集科研、種植、養殖、旅遊、休閑為壹體,以發展特色農業種植和發展特色山地旅遊為主的綠色生態園。這壹次,百合文化藝術節的開幕取決於壹期工程的初步完成。項目壹期通過土地流轉和產學研相結合的方式,引進兼具觀賞和藥用功能的百合植物。目前已種植黃、多色、橙、紅、白等12種顏色的食用百合200余畝,栽植山楊成品苗、半成品苗23萬株,***計80余畝,初步形成供遊客觀賞的百合景觀帶。
目前,岱頂百合基地種植有12種顏色的食用百合200多畝。
"百合不僅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而且具有豐富的藥用和食用價值."臨池鎮黨委書記盧強介紹。百合種植項目是與山東沂水百合研究中心合作完成的,百合品種得到了改良,可以直接食用。後期還會陸續推出各種百合美食,比如百合酒、百合煎餅、百合面等等。
據盧強介紹,目前,該項目種植的百合已與采購商達成“訂單式”協議。對於達到產量標準的產品,以15元/公斤的價格回收。預計平均每畝年收入可達6萬元左右。在條件t下
據了解,臨池鎮將繼續擴大該項目的土地出讓範圍。今年10月,計劃在新流轉的土地上種植油菜花。明年3月收油菜籽後,它將實驗性地種植百合,這樣每年可以看到兩次不同的花種。實驗成功後,將大面積推廣。此外,該項目計劃明年種植400多畝秋海棠,豐富景點內容,形成獨具特色的觀光帶。盧強表示,該項目還將通過持續的配套和服務設施,擦亮鄉村旅遊品牌,打造旅遊發展帶動鄉村振興的典型示範。
百合花期持續大約壹個月。本次百合文化節的開幕,只是臨池鎮打文化旅遊牌的第壹步。接下來,TikTok大賽、攝影大賽、金婚銀婚慶典等壹系列以“遇見百合”為主題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將陸續展開。臨池鎮將以更加熱情的姿態迎接全市人民,打造臨池的“百合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