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贊其什麽意思:鑄鍋為業的人(維吾爾語)
喀贊其是新疆伊寧市的壹片老城區,喀贊其在維吾爾語裏是“築鍋為業的人”。在喀贊其這個近10萬人居住的區域裏,生活的人多為手藝人,他們打鍋、制鞋、做銅壺。
這裏保存了很多有百年歷史傳統的民居,始終保持著較為完整的傳統風貌與格局,頗具中西亞特色及塔蘭奇傳統文化風格。喀贊其的房屋建築對藍色的使用頻率非常高,或者在外墻,或者在屋頂,更多時候是在門板和窗欞,藍色大都是主色調,整個建築顯得精致而純凈。
喀贊其簡介
伊寧市喀贊其民俗旅遊區是北疆唯壹壹個以維吾爾族民族風情為主體的大型原生態人文景區,因為它是伊犁城市形象的窗口,同時也是民族風情的真實寫照,它涵蓋了厚重的維吾爾族文化,又不失北疆維吾爾民族獨特的民風民情。
喀贊其民俗旅遊區位於伊寧市東南方向,面積約22.9平方公裏,核心區12.8平方公裏,是以維吾爾族為主,回族、哈薩克族、烏孜別克族等少數民族的聚居區,人口近10萬。
喀贊其是伊寧市依托濃郁的民俗資源和喀贊其多民族長期聚集的歷史文化背景,歷時兩年傾心打造的以體驗感受民族風情和民族傳統文化為主題的原生態大型人文景區。
喀贊其美食
饢,烤包子,涼皮,涼粉,抓飯,拉條子,烤羊肉,面肺子(不要輕易嘗試),卡瓦斯。
重點介紹壹下冰激淩,手工制作的冰激淩,因為用料純,無香精等添加劑,所以會有壹點點牛奶的膻味。
每壹種食物的制作過程都是那麽奇妙,如冰涼可口的卡瓦斯,需要在高溫下發酵。而盛夏那香甜的冰激淩,帶給人們的是涼爽,但在制作過程卻要經過爐火的不斷煎熬才能保證其純正的味道。爐火燒得正旺時,埃賽提在兩口大鍋中各倒入50公斤牛奶,再加入白砂糖。
為了不讓牛奶糊鍋,需不停地用木鏟攪拌,直至牛奶呈現出誘人的奶黃色。而這僅是制作冰激淩的第壹步——煮熟,卻需要兩個多小時。然後加入新鮮的雞蛋,繼續攪拌兩個小時,使牛奶與雞蛋完全融合,直至埃賽提所說的“冰激淩”的顏色出來,這就是為什麽我們吃的手工冰激淩總是呈現出誘人的蛋黃色的原因。
已經煮熟的牛奶還要經過壹夜的晾制,讓奶油充分溶化,這叫晾熟,然後第二天壹早再放入電轉桶中進壹步旋轉、吹晾,這叫轉熟,經過這三熟,可口的手工冰激淩才算完成。
前壹天晾好的冰激淩,剛放入潔凈的鐵皮桶中冷藏,就被來自山城重慶的遊客顧先生壹行趕上。得知是最新鮮的冰激淩,顧先生與家人、朋友每人買了壹份,吃完後大贊“好吃”。能夠看到現場制作冰激淩,顧先生很感興趣。
他對記者說:“聽講解員介紹說,有純手工冰激淩,沒想到親眼看到是這麽原生態制作的。在葡萄架下,邊參觀制作,邊品嘗,這種感受美妙極了,希望這種純生態的東西能保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