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如何評價特調咖啡?

如何評價特調咖啡?

咖啡,已經變成了壹門炙手可熱的生意,同時也成為了餐飲創意之花盛開得最旺盛的土壤:姜蔥雞美式、苦瓜手沖、牛肉丸拿鐵……“特調咖啡”,或許是其中最腦洞大開的壹類。

但現在的有些特調咖啡,腦洞開得太大,帶給人的沖擊實在是太大了。

有人在南昌喝到了皮蛋咖啡,貨真價實的滿滿半杯皮蛋和拿鐵混合,讓愛吃皮蛋和愛喝咖啡的人都沈默了。

到了廈門,章魚拿鐵,拿鐵裏可以加入壹整個小章魚本魚。只能說,尊重,祝福吧……

01 特調咖啡是什麽?

/ 是“創意”,也是“離譜” /

現在壹提到“特調”,跟提到“聯名”時的心理活動差不多——讓咱們看看又在整活啥?

沒有壹只鵝能活著走出廣東。咖啡來到廣州,也少不了和燒鵝來壹次熱烈的擁抱。

廣州某家咖啡店,以燒鵝為靈感開發的“酸梅燒鵝冰啡”,將酸梅醬、紫蘇葉、蘇打水和咖啡融合在壹起,咖啡頂上再搭配壹個形似“燒鵝”的廣東本地豆制品小零食齋燒鵝。

酸梅燒鵝冰啡 ,急急腳

紫蘇的麻、梅子的酸、咖啡的苦、蘇打水的氣泡……從味道、外形多個方面去呈現這道本地美食的“咖啡版本”。至於味道嘛,我也很好奇!

“白切雞咖啡”也是廣東創意咖啡的壹員,為咖啡註入姜汁,來還原菜品中姜蔥調味料的滋味——就是不知道味道喝起來到底是像咖啡,還是更像粵菜。

到了福建,真沒想到,牛肉丸和沙茶醬有壹天會出現在咖啡裏,但是據這位UP說還蠻好喝的。

牛肉丸拿鐵 ,貴州和雲南,則有讓人聞風喪膽的折耳根咖啡,光聽名字仿佛就能聞到那股難以言喻的異香。

還有很多讓人瞳孔地震的特調,比如南京鹽水鴨特調、長沙臭豆腐拿鐵……就不在此壹壹舉例了,因為真的數不太過來了。

發現了嗎?這種讓人為之壹振的特調咖啡,主打的就是壹個“反差”。

越是和咖啡本身關系不大的食材,就越是有噱頭——總之就是,拿出做菜的勢頭來做咖啡。燒鵝咖啡、白切雞咖啡、豆腐腦咖啡、折耳根咖啡……去掉咖啡兩個字,本身都是菜。

菠蘿咖啡VS菠蘿咕咾肉咖啡,妳更想戳進去看誰!

深諳這個套路,並且有先天優勢的就是餐廳了。

太二酸菜魚曾與好好咖啡聯名推出過“原汁酸菜拿鐵”,這名字,壹聽就酸爽就夠味!名義上賣的是咖啡,實際上宣傳的還是自己的靈魂酸菜。

原汁酸菜拿鐵,後來他們又在快閃店推出了另幾款特調咖啡,宣稱“同時將5款川渝食材融入西式潮流咖啡,碰撞出不壹樣的火花,給妳意想不到的咖啡體驗!”很難不懷疑這些靈感是不是直接在太二後廚“抓”出來的。

另外4款特調咖啡,大概是覺得這個套路在網上挺好使,他們在宣傳自己的“酸菜魚盤掛耳咖啡”時,也沿用了這樣的套路,自己示範整了什麽香菜咖啡、榴蓮咖啡、蒜香咖啡……怎麽重口怎麽整,還號召網友們也來大開腦洞。

繃不住了家人們 ,網友們的腦洞確實也挺大的,“特調咖啡”這場創意的狂歡,參與者不僅有咖啡從業者,喜歡喝咖啡的網友們也貢獻過很多流量頗大的配方。

比如社交媒體上風靡壹時的濃縮咖啡+湯圓,不知道是開啟了壹種全新的湯圓吃法,還是貢獻了壹種全新的咖啡打開方式。同理,腸粉、生蠔也都可以用濃縮咖啡作為澆頭。

咖啡湯圓,有人試過嗎 ,咖啡還上頭的,還有網友們研發的藿香正氣冰美式,壹杯get草本+酒精+咖啡因的三重暴擊。

02 為什麽這麽熱衷做特調?

/ 是市場賽道,也是出圈“捷徑” /

在咖啡前面加上“特調”兩個字,就意味著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百無禁忌,什麽招式都可以使。相比美式/手沖/拿鐵/澳白這些菜單上的常見選手,特調咖啡顯得是那麽獨特和引人註目。

原本的黑咖無非就是卷在“豆”:瑰夏、花魁、耶加雪菲等等;傳統奶咖的重點無非卷在“奶”:厚乳、厚椰乳、冰博克牛奶、燕麥奶等等。

但是,特調咖啡就不壹樣了。

用咖啡打底,然後啥都可以往裏裝,比如水果、蔬菜、果味氣泡水、乳酸菌飲料……整個菜市場和超市的能吃的東西,都可以往裏放。

很多特調咖啡,光看名字根本看不出這是啥,必須看下面那行小字“註釋”,才恍然大悟——噢,原來這杯“小行星掉在地上”,是玫瓏蜜瓜+牛奶+冷萃咖啡;這杯“河流之聲”,是伯爵茶+蘇打水+濃縮咖啡啊。

如今走進壹家咖啡店,要是菜單上沒有“特調”那壹欄,反倒成了某種特立獨行。為什麽大家越來越熱衷於做“特調咖啡”了?

因為“特調”咖啡更容易出圈。

壹杯拉花優秀的拿鐵,在社交網絡上已經激不起多少水花,但是壹杯加了新鮮橙子、蜂蜜和迷叠香的“橘子海”,是不是贏面就大了許多。

普通拿鐵照片在網上已經得不到幾個,

特調咖啡壹直不是什麽新鮮事,但是在越來越浮躁的咖啡市場,很難說某些特調咖啡裏,究竟是“好喝”占更多,還是“博眼球”占更多?

如果只是為了博眼球博關註,或許這種不應該叫特調咖啡,叫“奇葩咖啡”更貼切——而且浪費食物很可恥啊!

當然了,其實還有很多咖啡店真的是在傾註心力認真做特調咖啡。

對於喝不慣傳統咖啡的人來說,特調咖啡不僅更有意思,而且能更直白地get到各種風味的碰撞。對於平時喝慣了傳統咖啡的人來說,特調咖啡也能打開壹扇新的大門,刷新對咖啡味道的認知——原來咖啡裏還可以把這幾種混在壹起,而且是壹種很特別的好喝。

意咖啡的領域裏,咖啡時而是飲品主角,時而變成調味料和食材的澆頭,壹年N場的咖啡市集,潮流和新品壹波接著壹波。但是,回到根本,咖啡還是壹杯需要用舌頭來品嘗的飲料,“好喝”才是根本。

據說上海有壹家專做特調咖啡的店,號稱是上海的“特調咖啡天花板”,每天早上8點放號,只有搶到號了才能去喝。有人喝過的話可以評論區分享壹下妳的體驗~大家如果感興趣的話,過段時間,說不定我們也會去幫大家探壹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