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薦書

薦書

讀這本書完全是個偶然。

由於沒有留言板,後臺的私信有時多得看不過來,某天,偶然看到了壹個小夥伴的推薦“《宮墻柳》,很短但很好看”,於是壹直記在心上,近日終於得空,才將其壹口氣讀完。

感謝這位粉絲朋友的推薦,讓我們相遇了這麽壹個溫暖而唏噓的古言故事。

今日分享:《宮墻柳》

推薦指數:(4/5)

適合人群:想閱讀古言輕小說的人、治愈系讀物愛好者

“我寫宮墻柳這個故事,完全是個意外”,作者夢娃在書的後記第壹句就這麽直接了當地寫到。

她是在瀏覽知乎上“為什麽後宮嬪妃們壹定要爭寵”這個問題時,看到很多人用及精彩的文筆,描繪了壹兩千個他們眼中的後宮世界,自己也躍躍欲試地想要寫個小故事,起初只是想逗自己開心就好,在“平面”的世界裏怎麽高興怎麽寫,之後越寫越上心越起勁,於是終於有了這壹本《宮墻柳》。

夢娃的初心是“想寫很多很多女孩子,不同性格的,不同愛好的,有沒有愛情沒關系,重要的是她們永遠愛這個世界愛她們自己”。

事實上她確實做到了,她讓深明大義的先皇後沈雲瑤、大智若愚的皇後江映柳、燒得壹手好菜的淑妃、管理大師賢妃、刺繡高手溫妃、育兒專家德妃、安靜柔情王美人、“話本先生”宋昭儀等等壹系列宮墻裏的女兒們活靈活現,甚至連故事中的反派許德妃、陳貴妃、瑤美人都被刻畫有血有肉,亦有脆弱的壹面,裏面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故事和自己喟嘆。

在她們的世界裏,與其說是不爭寵,倒不如說最後都看破了爭寵——但凡是皇上的寵妃,都沒逃得過悲慘的結局。

書中唯壹能談得上有宮鬥頭腦、能夠有“姐早不在江湖,但江湖仍有姐傳說”的許德妃——許嬋芳,卻也因為壹個“情”字壹步錯、步步錯。

“許德妃啊……小柳兒,幸虧妳沒遇見她,那才是吃人不吐骨頭的狠角兒呢……”

“沒經歷過許嬋芳的妃子不足以貪宮鬥”

“陳彩容和許嬋芳之間差了壹百個賢妃兩百個我(淑妃)三百個德妃和壹萬個溫媛媛(溫妃)”

光是聽淑妃的描述就知道許嬋容的聰明與可怕,當時許家壹家獨大,當時位卑言輕的李修有意接近這個受盡寵愛的許家大小姐,“皇位扔了都輪不到他”的皇子李修在壹次又壹次的欺騙和權謀中,終於成功成為太子,並迎娶她為許良娣。

都說許嬋芳和李修是相互利用,許嬋芳也想要權力鞏固許家的勢力,只不過許嬋芳技不如人,慘敗塗地。但這位從小嬌生慣養的“許家眼珠子”、善用權術的陰謀家、被淑妃稱作“我雖恨極了她,倒也輸得心服口服”的她若沒有壹絲動心動情,又豈會落得喪女自盡、被誅全族的結局?

許嬋芳是個聰明人,她很早便明白皇上是容不下許家的,當扶持李修登基她卻只封了個“德妃”,她忽地明白自己在他心中的位置卻仍面不改色,後來仁和太後突然暴斃、許家黨羽接連被查,她仍告誡許家人不要輕舉妄動,自己穩坐後宮權主之位,甚至最後被廢還有人願意為她賣命,在死前徹底割裂李修與先皇後之間的感情維系作為報復,她聰明狠辣,是別人心中無數次猜想“許德妃若生做個男子,不止皇上還能不能贏”的天才;

她也是個糊塗人,太晚看清皇上的逢場作戲和真正對自己的無情,她能忍辱負重、看著許家傾覆不掉眼淚,卻因女兒被誣陷後徹底看破君主“薄情”,再沈不住氣,開始自己的“謀權”之路,最終輸在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斷送了性命。

她說“只怪我,看破壹個情字太遲”,可她到死都揣著皇上還身為楚王時寫給她的“酸掉牙的歪詩”,這場爭鬥從壹開始她就輸了。

至於陳彩榮陳貴妃,只是喜歡皇上喜歡到“豬油蒙心”再加上身為護國公嫡女驕縱慣了、嫉妒心強,手段和心腸遠不如許德妃周密狠辣,卻不曾想過自己只是皇上扳倒陳家的壹枚棋子,入宮多年未孕、盛寵之時被告知自己親爹謀反,陳氏滿門抄斬,夷三族,自己差點也被賜死,還好被時為皇後的沈雲瑤保下性命,貶為禦女,最後出了家。

再至後來能夠十天連跳多級,享盡盛寵卻因壹句話觸了皇上逆鱗、被打入冷宮、瘋癲自盡的瑤妃,許是這名聲響當當的三大寵妃未有壹人落得好結局,大家都覺得寵妃並不是壹個好名頭。於是,在這個皇後賢明、人人都能生存下去的溫暖後宮,女人們並不想爭寵,甚至是出於對人生的參悟或是自我保護,看淡“帝王之情”,自願疏遠皇帝。

在皇上不得閑的日子裏,她們有自己的愛好與閑情,做美食、做刺繡、寫話本、打理事務、帶孩子甚至於蕩秋千、聊八卦、飲茶賞花,專註地熱愛生活。

為什麽後宮中的嬪妃壹定要爭寵呢?這或許是個疑問句,如果說是像許德妃這樣有強烈權力野心、或是像陳貴妃瑤妃這樣將所有生活重心放在皇上身上,因愛生妒的戀愛腦,或是身份低位不謀不爭根本活不下去的小人物或許會說出各異的答案,為了權、為了情、為了生存……

但這或許又是個反問句,誰願意在這森森宮墻中爭寵呢?沒有了自由就罷了,連個可以取暖嘮嗑解悶的“籠中好友”都沒有,每天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那才是最可憐的,換句話說,若沒有瘋狂的欲望、偏執的情感和強烈的生存壓力,誰又願意爭寵呢?

李修是很多讀者都恨得牙癢癢的角色,在正文中他的“戲份”並不多,有的也是在表演著渣男行徑:今天寵幸這個,明天懲罰那個,跟他談個戀愛“稍不註意”就誅連幾族,好像滿嘴都是謊言,每個人都是他的棋子。

然而這個萬人之上的男人真的幸福嗎?他朝思暮想想要得到皇位,但皇上真的是個好職業嗎?

先來看看男主李修的悲慘童年,自己的親娘劉美人不過壹個掃灑宮女,憑著美貌得了幾日寵愛,卻被許皇後步步相逼,自己六歲那年眼睜睜看著她被活活打死,壹卷席子葬了了事,過著真正沒爹疼沒娘親,還其他兄弟欺辱的生活,在夾縫間討生活。

終於有了心愛的人卻沒有任何實權無法守護她,只有向上爬、成為皇上,然而宮中皇子這麽多,沒了娘親的他只能靠壹步步險棋上位,甚至為了扳倒權丞,不惜犧牲自己的親生孩子。

他剛接手時,權丞幹政、國庫空虛、貪腐盛行、邊疆不穩,為了江山,他壹次又壹次地讓妻女身處險境,讓她們成為達到目的的“墊腳石”,壹次又壹次地辜負他最摯愛的女子,他不是不知道後宮的女子在經歷著什麽,但他卻不能止步。

他的白月光沈雲瑤明白他的不易,但卻在壹次又壹次的心寒中無法再與他回到從前,郁郁而終。

兒子小長平死於朝堂之爭時,她說“他大約也是傷心的,只是他沒空,他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女兒小長樂死於權力之爭時,她說“他知道了,可他還是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當次子小長安也死於這場鬥爭時,她最後壹點光亮和希望熄滅了,她讓淑妃捎給皇上話“我知道,不是妳,不怪妳。只是我累了,願妳長命百歲,做個名垂青史的好皇帝,此後如無要事,不必再見了。”

為了天下,他英年早生華發,把前朝料理得幹幹凈凈,讓後來的後宮得以安穩,但他終其壹生都在追回和失去他心愛的女人“嬌嬌兒”,他愛沈雲瑤,可他身為皇帝無法在那樣的形勢下護她周全,當她終於無法原諒他並抱病而亡後,他努力地在其他女人身上尋找她的影子,想要彌補,他寵愛各個像她的女子,給了最像“嬌嬌兒”的江映柳壹切:後位、兩子壹女、榮華富貴,他壹直把江映柳當作沈雲瑤,從未叫過她壹聲“小柳兒”,可惜啊,他的白月光終究是回不來了。

他確實是個好皇帝,雖然後宮娘娘們平日最愛背後罵他,但賢妃說“如今日子好過了,我心裏是很感激皇上的,多謝他把前朝處理得壹片清明,後宮嬪妃沒什麽實力,壹是壹二十二很好立規矩”,淑妃說“我雖不喜歡皇上,不過在宮裏日子不太難過,還是要感謝他齊家治國有方的”,他用了二十六年將壹個朝政清明、國庫豐盈、四海升平、朝中再無權臣,海內再無戰事的國家交給了他的兒子。

做他的百姓是幸運的,他是個好皇帝,謚號明。但做他的女人是不幸的,真心待他的早早喪命,後宮中再無壹人敢用真心待他。

皇帝是個好職業嗎?這說不好,每個人不同、所處的形勢也不同,於李修雖高高在上,但二十余年來只能壹次又壹次麻痹自己叫著壹個又壹個提線木偶他心上人的名字,對他來說皇上是個或許真不是個好職業,不然他也不會在臨終前胡言道:

“咱們兩個就這樣壹直在壹起,壹直壹直在壹起,江山都給他們,我們不要,我們就壹直在壹起,好不好,好不好……”

他過得苦嗎?他傷心過嗎?他為什麽要這麽做?他可有傾訴的人嗎?他真的就冷心冷腸無牽無掛嗎?

作者夢娃在後記中寫道“我壹直有壹個偏見,我認為要當壹個好皇帝有時候是要割舍很多個人情感的,他做出的判斷壹定不能只憑他自己的好惡出發。這意味著他的親人愛人,有時候會成為他犧牲的對象。遇見壹個沖關壹怒為紅顏的帝皇,對紅顏來說自然是很幸運的事,但對天下有很多很多人來說,這壹怒恐怕是承受不起的。”

“既然做了帝王,就不必跟任何人解釋為什麽”或許是“既然做了帝王,就無法跟任何人解釋為什麽”。

《宮墻柳》這個故事其實算不得上是徹底的悲劇,只是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人生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遺憾與無奈,他們本可以經歷另壹種人生,但我們的人生很多時候也不完全由自己選擇,正如作者所言“其實生活很多時候是沒有悲喜之分的,有悲有喜,不悲不喜,五味雜陳,這才是生活本來的樣子”,相比較而言故事中的後輩們人生都“圓滿得不像話”,或許正因這本就是壹個故事,作者才給未來寄予了無限的期待與美好。

人生哪有圓滿的,小滿即是圓滿了。哪怕有些哲人總說“愛讓人痛苦”,我個人卻依然認為愛是必要的,無所顧忌、毫無保留的愛更是必要的,很多人說“吃不了愛情的苦”、”不付出真心就不會輸“後便極端地開啟精致利己、輕賤感情、物化情感,但我始終覺得被傷害是的確痛苦的,但從未真切愛過也是痛苦的。

我們依然要熱烈地去愛,但同時也是理智地、成熟地去愛,這份愛不僅是對別人、更是對自己、對生活、對蒼生。

第壹次推薦古言小說,大家還喜歡看嗎?歡迎大家繼續後臺留言薦書哦~

我是沐沐,我們下期再見!

主筆:沐沐

編輯:如沐書單

圖片:網絡 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