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開講啦金士傑勵誌演講稿:貧窮的年代 高貴的職業

開講啦金士傑勵誌演講稿:貧窮的年代 高貴的職業

各位同學:

大家好!我在臺北曾經主持過劇團,然後也在學校教過書,帶過學生,面對不少年輕人。我記得有好幾次,有好幾個年輕人,曾經跟我有過這樣的對話,他因為馬上高中畢業要考大學,或者是大學馬上要畢業要進入社會,有點不知道填什麽誌願,選什麽行業,不知道何去何從。我說別想太復雜,妳就要問自己壹個問題,妳的興趣是什麽?對不對?對方就壹楞,然後陷入苦思之後回答我說,不知道。

我回到家之後我就開始很認真思考這個事,每個人不是從小到大都有些什麽喜歡這個喜歡那個,有人喜歡玩壹些什麽花花草草,然後有人喜歡給洋娃娃穿不同的衣服,有人喜歡打鼓,有人喜歡玩汽車模型,玩飛機模型,然後有人喜歡唱歌跳舞,有人喜歡畫畫,這不都是興趣嘛。按這個興趣有壹天還可以發揚光大,搞不好會變成妳的工作,妳的事業。我就問我自己,我的興趣是什麽?我在臺北,舞臺劇這個圈子裏,我擔任編劇,擔任導演,也做演員,這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興趣。朋友還問我說,妳三件事都來,妳怎麽形容妳自己在做的事?我說我是壹個說故事的人,我的興趣就是故事這個事兒。

我現在講我童年我覺得最最重要的壹個畫面,那是壹個貧窮的年代,沒有電視機。這個事情意味著什麽呢?意味著整個晚上沒有節目,沒有任何事情發生,只剩下壹件事情,就是發呆。然後有時候晚上妳會看著滿天的星星,看久妳會發現很奇怪,妳跟星星的距離會開始變,妳好像覺得自己快要飛起來了,然後妳會發現自己心裏面出現壹些聲音,好像對話。“妳在看我嗎?妳知道我是誰嗎?妳可不可以露個面出個聲音讓我看壹看,聽壹聽,妳是誰?妳可不可以告訴我,我站在這裏是為什麽?我這個人活著是為什麽?妳可不可以告訴我,有壹天我是不是會死?我在幹什麽呢?”完全的自編自導自演。這個事在當時來講叫作窮極無聊,不過長大以後我還蠻喜歡這個動作的,我覺得生命當中必須有這個有意思的留白,它會逼使妳出現壹些生命當中想象不到的東西。

自言自語的方式會變,它後來會變成寫日記,寫信,寫些雜文,或者是寫些散文壹些詩,其實說穿了,我是壹個標標準準的文藝青年。然後這個文藝青年在十五歲的時候,他讀了臺灣南部的壹個屏東農專畜牧獸醫科。因為我想躲避大學聯考,高考。因為我覺得讀書是壹個很快樂的事情,它必須是很快樂的事情,可是面對大學聯考,它根本就不可能快樂,而且它很扭曲很變態,那是我主觀的感受。而且我覺得我讀農專,還有個好處,是那學校不會給我太大的學業壓力,所以我可以利用大量的課外時間去我最愛去的地方,去書店,去電影院,最後我也這麽做了。我還記得我雙腳踏進書店的時候,心中的那種狂喜,我就壹個字可以來形容我當時的狀態,叫作“餓”,饑餓的“餓”。好像多少年我沒吃壹頓好東西了,現在突然把我置身這個世界級的美食餐廳,隨便我吃,隨便我拿,隨便我用。天哪!我這手伸出去壹本壹本(拿)下來讀的時候,我看見這手高興得在那發抖,壹本接著壹本讀,我在那邊不能停,因為太高興了。沒有任何人逼我這麽做,只有壹個人逼我,就是我自己。好像我童年的時候,那些望著滿天星星的那些自言自語,我可以在這個地方找到我要的答案。有壹天有壹本書出現了,那本書叫作《黑澤明的電影藝術》。我覺得天哪,作為壹個電影導演,真的是好神聖好偉大的事情,我整個人好像被燃燒起來。是不是表示那個時候,我就心裏面已經開始自我期許將來要去當壹個導演,還不知道。我只知道有壹個東西在跟我招手,強烈地吸引我往那個地方走。然後農專畢業了,我在養豬的牧場做事,因為我要給我爸爸媽媽壹個交待。他們幫我出了錢讀書,付學費,那我現在有學以致用,我沒有不務正業。天天跟那個豬面對面,我記得我還經常帶著壹個吉他,跑到那個豬圈當中壹坐,自彈自唱,因為我希望那個氣氛愉快壹點,那群豬就圍著我轉。我壹手把這些豬拉扯大,從它們壹出生,我幫它們接生,我幫它們剪臍帶,幫它們剪牙,再大壹點,我還幫它們送終,送終什麽意思啊,就是送屠宰場。那個經驗真不是很好的經驗,因為那個方式不太人道,我當下心中有極大的難堪,我發現我只是壹個商業體制底下的壹個很小的生產道具,養豬這個事變得完全不浪漫。我突然對我自己說:“夠了夠了夠了,我看豬已經看夠了,我要去看人了。”

然後我就跟牧場告辭了,也是跟住在南部的父母親告辭。我說我要去臺北找工作。我的天啊,其實我根本說不清楚我要做什麽,然後老人家那會還掉了眼淚。到了臺北我找著工作,叫作出苦力。我為什麽找出苦力的工作呢?我也是有理由的,因為我覺得我大腦非常重要,我的大腦不可以花任何力氣在那些什麽上班打卡,穿西裝打領帶吹冷氣,然後打計算機畫圖表,我覺得太便宜了。我大腦只可以做壹件事情,就是讀書寫字創作。然後我找著的工作叫作倉庫管理員,下班時間壹到,我把我的紙跟筆拿出來,開始寫我這壹輩子第壹個劇本。字斟句酌地慢慢寫慢慢寫,旁邊那些小工在那邊看電視,喝酒,打撲克牌,聊女人,我這邊充耳不聞。十個月,妳知道十個月有多長,跟女人懷胎壹樣,懷了十個月把第壹個劇本寫完,寫完之後在最後壹頁寫,劇終。劇本合起來,放到抽屜,關起來,這個事就完了。我沒有想把這個劇本拿去給任何人看或者拿給誰發表,或者做什麽其他用途,我想都沒想過,我寫它只有壹個目的,就是我要寫它,寫完了這事情就沒有了,完了。

在當倉庫管理員那段時間,我還常常跟朋友到臺北去看壹些舞臺劇,那個時候臺北的舞臺劇叫沙漠,就是全都是壹些陳腔濫調,壹些教條主義,壹些沒有營養的東西。然後每看每罵,然後我心裏想,罵幹嘛呢?罵太容易了,有本事妳自己幹。我那個時候會做壹件事,要說服人家參加我的劇團,我經常遇到壹個對話,壹模壹樣的對話,對方就望著我說:“哦哦,妳要成立劇團啊,很棒很棒,我可不可以請問壹下,妳們有沒有錢哪?“我就據實回答:”沒有,壹毛都沒有。“對方就點頭微笑,然後用手在肩膀上拍,壹個點頭。他的潛臺詞我完全讀得懂——”理想主義,不錯不錯,沒錢?有壹天妳會死得很難看。“我就不信邪,沒錢就不能做演出?我告訴妳,我偏偏要做這個事,我就是要壹毛錢沒有我還是要演給妳看,天空就是我的屋頂,大地就是我的舞臺,我就這麽演給妳看。而且我說穿了,壹個人是為興趣跑,這“跑”就不叫跑了,叫“玩”,那既然是玩,答案很清楚嘛,再苦再累再窮,都不苦不累不窮。這壹幫人集合了,那是1979年的壹個夏天,我站在門口,就開張之日,整個人在那邊等,我壹望去有來了二三十個人,陸陸續續地都來了,我看看這些人的形象怎麽不太好,亂七八糟衣服,然後爛短褲,什麽爛球鞋,什麽拖鞋涼鞋,感覺不太像是要搞劇團,有點像是在菜市場碰到壹幫人,形象不怎麽良好。可是我告訴妳,他們把自己白天上的班當作副業,他們把來這兒當作主業,而這個地方是零酬勞,沒有名沒有利,光沖這壹點就知道,這壹幫人不是等閑人士。他們對生活的態度,他們對生命的那種,對藝術的執著,絕不是壹般人。

他們每個人心裏想,我們可能要成立壹個劇團了,可是我心裏想,我們好像要成立壹個丐幫了。然後我們給自己劇團也取了壹個名字叫作“蘭陵”。壹年半之後,我們回到現實,我們要演出了,我們手上沒有壹毛錢。有壹個大禮堂,擱著沒用,他們提供給我們,我說好啊,不用白不用,我們就有壹個場地了。沒服裝啊,我們每個人自己掏腰包,買了個功夫褲穿身上,因為我們劇中需要壹些肢體表演。沒有燈光,我們每個人從家裏面搬那個爸爸媽媽打麻將的麻將燈,然後妳搬壹個,我搬壹個,那個線不夠長,再買壹個延長線,這麽壹插,燈就亮了。然後沒有宣傳,我們自己打開紙,拿著筆自己畫海報,畫完之後再到臺灣大學、師範大學門口墻上貼。沒化妝沒關系,素顏上去也可以演,演出那天觀眾席坐了二三十個人,人不多,但是其中大部分是臺北文化界精英,然後我記得他們對我說過這樣的話。他說:“臺北市等妳們這群人等了很久了,妳們終於來了,妳們要演下去,求求妳們拜托妳們,妳們壹定要演下去。”

好了,我不是說嘛,我們沒有花什麽錢,破破爛爛的條件,貧窮的劇場,我們壹樣演出了。但是關心的朋友不免會說好好好,妳們值得鼓掌,值得加油,但是妳們還是不免有三餐不濟的時候,妳們也總有付房租的時候,妳們怎麽對付?我說個事兒吧,我有壹個朋友,壹個很有名的臺灣的女作家,她叫李昂。他們家境很好,我到他們家做客,吃飯吃吃吃,我就說哇,桌上菜這麽多,都好好吃啊。吃得差不多的時候,我就說,妳們平常都這樣吃的啊,那妳們每次都吃不完,妳們都怎麽辦呢?她說,還能怎麽辦呢。我說我來替妳們做壹下義務的食客呀什麽的,她說很好,歡迎歡迎。我說別急著歡迎啊,我們可以把條件先說清楚好嗎?第壹,我不定時來。但是我來之前我先打電話,我說今天有沒有剩飯,妳說有,妳說方便,方便我才來。第二,我來的時候只吃剩飯,妳們家裏人撤了,全部吃完了,擺的是剩飯剩菜,講好了是剩飯剩菜,不可以因為我來妳故意加壹個菜,這是。必須是剩飯剩菜,她說這樣子也可以啊。還有我吃這個剩飯剩菜的時候旁邊不可以站著人,妳旁邊站個人,妳跟我很客氣地點頭,那我就必須很客氣地回以”嘿嘿嘿“這就叫社交,這叫客套,怎麽樣?就不專業。我要很專業地吃,沒有任何多余的廢話,吃完之後很幹凈地專業地走,說再見的時候不可以有人在那邊跟我說再見,這麽壹社交壹客套,我就覺得我下次不會來了,我就覺得心裏有負擔。她說好我就依著妳。我也這麽做了,吃了好幾回,吃得好開心,覺得把我最近缺的營養都補回來了,然後我心裏想,我只要有三十個這樣的朋友,我壹個月可以過得還蠻富足的。我還有個學生啊,結婚的時候跟我說:“老師,這麽重要的日子妳壹定要到場。我說別了,我沒有錢,我不去。”他說:“老師,不要妳的錢,我要妳這個人,因為這個日子對我講意義太大了,妳壹定要在。“我說好好好,我們把條件說清楚啊。條件壹是妳要真心真意地求我,妳玩假的我就不來。他說太真了,老師真的求求妳來。我說好,來。”我沒有紅包。“”不用妳的紅包。“我說不給紅包,但是我要打包。因為我發現酒席當中很習慣浪費很多菜,我看不過去。”沒有問題,妳來我幫妳打包。“他說。後來他們就真的幫我打包,每次吃酒席吃了壹半,我看時間差不多了,別在這混了,就想走。他們壹看,金老師要走了,就開始嚷嚷,開始打包,好幾個桌子壹起動,塑料袋拿出來。我說慢點慢點,客人還吃壹半,人家客人好尷尬。經常提壹大包小包回家,好沈,但是好補。我說這些事兒,除了好玩,除了說明我的臉皮很厚以外有個很重要的事情,說明我們這種窮是完全不需要自卑的,完全不需要臉紅的。甚至於反過來,我們要小心我們心裏的自大,不要輕易被對方察覺。我們自大什麽東西?我深深知道我們在幹什麽,我們在做很重要的事情,我們把我們的頭腦,我們的智慧我們的創作,拿出來給這個社會給這些人群,我們做的事情太重要了,以至於我們沒有那個閑工夫賺那個閑錢。從某種意義來說,我們這個窮,不是窮,是富;不是缺,是足。從某種含義來說,我們是這個城市的壹種貴族。

到1980年,我們的劇團得到壹個機會,參加了臺北市的壹個劇展,於是我們走上了正式的舞臺,做正式的演出,那是第壹次,簡單地說吧,那天晚上壹炮而紅。首演那天晚上,觀眾在劇院裏面那個歡呼聲,那個鼓掌聲,幾乎把那個屋頂快掀掉了,好半天發現,沒看見金先生,敲我的門把我拽出來,妳哭什麽啊?幹嗎呀妳?我在鬧情緒,我在鬧別扭。我很不喜歡當下的壹種感覺,壹種叫成功的感覺。成什麽功啊,我們慶什麽功啊,妳知道這個社會有時候很便宜哦,把妳莫名其妙捧到壹個高度,然後對著妳鼓掌。“哇,妳好高啊!”然後妳莫名其妙就覺得自己真有那麽高,我覺得那種榮耀是壹種假的。我舉壹個例子,就是我如果到學校讀書,就壹件事嘛,是什麽?為了求知欲。與獎狀無關,與妳第壹名我第二名,誰第三名無關,與那些通通無關,我們如果到學校讀書,只有壹件事會發生,就是我來讀書,因為我想知道。

這兩三年我在大陸跟臺灣忙著演出壹個舞臺劇,叫作《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那是壹個探討生命和死亡的戲,相當受到好評。然後去年在上海呢,就有壹個白玉蘭和壹戲劇大賞同時各頒給我壹個獎,記者就說:“哇,金老師妳壹下得的這個獎好豐收啊。”忙著追問說我得獎的感受。我還照實說了,我說,非常感激,但是坦白講,我從小到大對獎這個東西沒有任何概念和感受,沒有任何想象,所以我現在有點手足無措。我覺得我這個人其實在做什麽,我就好像壹個長跑者,我唯壹在做壹件事情,我在跑,繼續跑,烈日當頭我在跑,跑到半道上,突然有個人跑出來:“來壹杯水給妳,給妳喝。”我說:“哦,謝謝。”我覺得這杯水就是那個獎,我還來不及看清楚,我就把水喝了,然後說謝謝,我繼續跑。

我非常高興也非常幸運,我跑這個事情是因為我自己的興趣而跑,它是自我的壹個人生的完成。我覺得跟自己的興趣相處,這是我的幸運。我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可以擁有這個幸運,發現自己的興趣,然後發展它,落實它。有生之年,如果跟妳的興趣可以合二為壹,我覺得那是非常幸運而且應該的,謝謝大家!

以上這篇是開講啦金士傑勵誌演講稿:貧窮的年代 高貴的職業,就為您介紹到這裏,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給您的好友,更多精彩不容錯過。歡迎持續關註我們的後續更新,365語錄臺詞網匯集和分享最新最熱門的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