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磊家前面壹幛的兩家包子店,大胡子老板的燒賣也是不容忽視的。
最正宗的皮肚面:在皮肚面風靡壹時的現今,賣家雖多,但最正宗的壹家非新街口明瓦廊內寡婦面莫數。皮肚炸得好,泡得好,吃起來湯汁多多,再加上面有嚼勁,關鍵是——辣好!不可不嘗……
最美味的鍋貼:湖南路金春鍋貼店,以前門庭若市,買空賣空,天天排隊,不過已經搬家……現在洪武北路西門子客服部旁邊蘇果超市的斜對面巷子內,真可謂是好鍋貼不怕巷子深……
最有風味的餛飩:南京的餛飩近年來是沒有的突破了,因為以往很不錯的“挑擔子柴火餛飩”已隨市容的壹次又壹次突擊檢查而不復存在……推薦壹家:今天去看好友,在審計學院管理幹部學院前小吃壹條街發現了“扁肉餛飩”,肉質像貢丸,勁道!湯是大骨頭湯, 鮮!佐料比普通的多壹樣紫菜,辣也不錯……問老板肉質怎麽會像貢丸,老板說是秘訣死活不肯講。
最值得爭議的涼粉:歷史悠久的涼粉在南京人心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單說口味,玄武門車站旁的幾個攤點都很好,用的拌小菜都很有特色;若說分量,邁臯橋國貿商城旁的無人能比,滿滿壹大碗,味道也還說得過去。
最回味的香菇菜包:過去山西路肯德基旁湯圓店內賣的香菇菜包最正宗、最值得回味(不過現在好像沒有了),聽說是餡料有豬油伴的……現在綠柳居的可以稱上南京香菇菜包第壹了,只可惜太素。
其它小吃: 金樂樂的煎蛋;皮蛋瘦肉粥;東大草籽兒;南師小爽;板倉重慶古橋的酸菜魚;南理工的曉湯酸菜魚更加特別;不過,最好的還是北圩的菁菁和忘不了……百吃不厭。
吃火鍋我強力推薦楊公井幾家川崎;不過吃便宜還是去傣妹,推薦 新街口KFC上面那家,幹凈且菜多;我家樓下那家(夫子廟建康路段)絕對不能吃,狂臟;山西路那家服務態度堪憂。
元祖的納豆、紅蛋、龍粽、蛋糕;有機會可以去無錫元祖嘗嘗正宗的“秋風吹聚”——日本大型茶道必備茶點。
喜悅面包店的牛油酥餅;金潤發的菠蘿包真的很好吃,不過好久沒敢吃了;再就是京僑的蝴蝶酥,我爸不知何時起也鐘情於它了。
長青藤的炒飯,中央商場對面壹家巷子裏的特色炒飯,精彩絕倫,好久沒去,不知是否也難逃拆遷。
老昌水餃的雞蛋炒飯,尹氏湯包裏的雞汁湯包,小上海的五香烤夫和鹽水毛豆;馬老頭的大盤雞。
竹家莊的蜜汁藕(8元才薄薄幾片,我這麽小氣的人都吃了下四五次,絕對值得)。
東大雅院的黑魚兩吃,賴湯圓的湯圓。
潮州城的黃金大餅:火腿餡足,金黃剔透;潮州酸菜,再無味的稀飯都能吃出雞汁味兒……
獅子橋福建扁食之珍珠納底、肉燕、拌面等;拐個彎隔條街回民烤的牛筋串,絕了。
蘇果超市歐維仕之葡萄奶酥。
珠江路永和豆漿的生煎壹品鍋和榨菜肉絲面。
南京煉油廠的罐罐面;悅華大酒店“劉長興”的小籠包;南藝後門的穆斯林餐館和湯包店。
鎖金村的旺雞蛋;王府大街的芳婆糕團店和隔壁的臺灣小吃;上海小吃的什錦炬飯和生煎包;太平商場後的魚香肉絲比學校後面的好吃。
南師旁蘇州面館的素什錦面(好像換廚子了,不如以前了);劉長興的大肉面比奇芳閣的香;奇芳閣的燒餅至今不衰,口味和婆婆當年在的時候壹樣好。
沒有鴨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