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中的兩個老頭兒
壹個是黑人機械工卡特,話不多,博學,壹直夢想當歷史教授。
壹個是億萬富翁愛德華,社會地位極高,話嘮,暴脾氣,幽默。
因為癌癥,住進了同壹間病房。
第壹次見面很不友好,愛德華問他的助手湯姆,那他媽是誰啊?卡特接著反問,妳他媽是誰?
慢慢地,習慣了躺在旁邊的那個老家夥。
目睹了彼此病痛難捱的時刻,半夜嗎啡藥效消退後被痛苦折磨得發抖的時刻,化療後壹次又壹次嘔吐的時刻。
期間,有壹搭無壹搭的聊天。聊聊彼此的家庭,想法,對化療的看法,甚至對自殺的看法。
關於死亡,他們說,每個人聽到自己要死的消息後,都會出現五個階段:拒絕,憤怒,妥協,沮喪,接受。而他們目前,都處於第壹階段。
? 他們還互相開玩笑,互相損對方,然後嘿嘿壹笑。
? 比如,卡特總有親人探望,妻子,兒子。相比之下,愛德華顯得孤伶伶。愛德華在卡特妻子離開後閉著眼睛對他說,作為壹個公眾健康專家(他所在的醫院,是他開的),我認為被探望者煩死的人遠比病死的多。
?比如,愛德華超愛美食,大吃大喝,他說,美食能振奮精神。吃過後,卻因為病情,不得不大吐特吐。卡特嘲笑他,美食灌進了馬桶裏。
就這樣,他們從開始的彼此排斥,到後來的惺惺相惜,友誼建立起來。
這種友誼跟和其他任何人的都不同。跟其他人,他們壹起面對生活,工作,各種各樣的事務,但他們兩個是壹起面對死亡。
? 壹天,醫生過來對愛德華宣判,結果出來了,還有六個月,幸運的話,最多壹年。隨即,卡特的宣判書也到:最多還有壹年,基本上我們已經別無選擇。
?兩個人都是面無表情,寂靜,沈默,他們互相看著對方。我相信,那壹刻,他們的內心,經歷了很多。
?最後,卡特打破沈默:想玩牌嗎? 愛德華微微壹笑:就怕妳不問。
?死亡,真是個宏大又神秘的話題,每個人都知道,每個人都見過,每個人都熟悉,但每個人都不了解。能夠真正去了解的機會只有壹次,親身體驗的機會只有壹次,但這樣的體驗過後,便永遠無法折回。留給活著的人的,還是神秘和未知。
王小波說,令人恐懼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死亡帶走的人的體驗。
克裏希那穆提(記得是他)說,死亡是壹道鴻溝,壹切哲學都無法逾越,只能止於此。
影片中愛德華說,人活著就是為了在某壹天死去。
?人總是倔強的物種,在面對未知時,總會盡量去化解那些恐懼,取而代之的是試圖了解、接受和不在乎,用的方法是打趣、自嘲、做好準備和唱反調。於是,有了醫學,哲學,文學,藝術。
? 也有了卡特和愛德華的遺願清單。
?人生的意義是什麽?誰都無法下結論,所以人生才豐富有趣而值得期待。
死亡是什麽?我們更無從知道。總會有壹天,謎底會解開。
那麽,不要拖到最後,就在生和死的這段路途上,盡早敞開心靈。或許,這也是我們唯壹能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