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糖畫——兒時記憶中的甜

糖畫——兒時記憶中的甜

糖畫,顧名思義就是用糖做成的畫,民間又叫“轉糖餅”、“糖燈影兒”、“倒糖餅兒”。

這種集民間工藝美術與美食於壹體的手工技藝有著它獨特的魅力,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只要輕輕轉動竹盤上的指針,等指針停擺後,糖畫藝人就會現場用糖漿進行繪制最終指向的圖案。

只見他們以銀勺為筆,糖絲為墨,玉石為面,將心中的萬千溝壑壹揮而就,傾瀉在大理石板那壹方小小的天地當中。

伴隨著手起糖落,寥寥數筆,或龍或鳳,或鳥或獸就躍然於案上。

最後用壹根竹簽粘住,用小刀輕輕揭起糖畫,笑盈盈地遞到妳的面前。

糖畫的竹盤圖案有很多,比如花鳥、雞兔、龍鳳等。

它們雖然造型簡單,只需勾勒出壹個輪廓,但無不惟妙惟肖,活靈活現,生動傳神地印證了“化繁為簡”、“以少勝多”的藝術境界。

糖畫的內容非常豐富,大到飛禽走獸,小到花鳥蟲魚皆可以入畫。

大貨體型較大、線條繁復、構圖復雜,創作難度大。

小貨雖體型偏小,但也並不簡單,要求藝人手腕靈活,動作利索,極為考驗藝人的基本功。

糖畫創作時,要求藝人用糖液拉出纏綿的糖絲來構圖,這種表現手法和國畫中的白描與西洋畫中的速寫類似。

同時又具有民間剪紙的趣味,是高雅和世俗的完美交融。

熬糖漿是關系到糖畫口味好壞的關鍵所在。

取壹個銅鍋放在火上,加入適量清水,再放入白砂糖,然後輕輕攪動壹下,防止粘底。

熬糖的火候很講究,火不能太大,不然糖容易熬糊,顏色發黑會影響賣相,味道發苦而影響口感。

當糖熬至色澤稍微變黃,大泡變為小泡的時候就差不多了。

接下來就是畫了,畫糖畫跟繪畫略有不同。

糖畫是用糖來畫,而糖放涼了之後非常容易凝固,因此要求糖畫藝人的動作壹定要快。

另外,糖畫相當於連筆畫,所以每筆之間還不能間斷,不然就會影響美感。

糖畫作為70、80後的集體回憶,是我兒時記憶中的壹抹亮色。

雖然這些糖畫吃起來甜絲絲的,很是粘牙,但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已經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了。

小時候在街頭集市總能看到挑著擔子的手藝人售賣糖畫,每當這個時候,很多小孩子都會圍在攤前駐足觀看。

所有小孩***同的夢想無不是有朝壹日運氣爆棚,轉到壹條大龍。

因為龍是最難轉到的,而且也是所有圖案裏個頭最大、用糖最多的。

我依然記得有次好不容易轉到了壹條夢寐以求的龍,我都不舍得吃,拿在手中把玩良久。

壹天以後,那條精致的飛龍糖都化了,我的心也跟著碎了。

在如今,物質文化飛速發展的今天,糖畫的生存現狀並不樂觀,這門手藝已漸漸失傳。

當下的年輕人已經很少有人願意去學習這門手藝,糖畫幾塊錢,又上不了臺面,賺不到錢,還放不下面子。

我聽著心裏酸酸的,匠人精神確實越來越少了。

真希望這份記憶中的甜味,能夠永久地流傳下去,讓子孫後代依然能在街頭巷尾品嘗到這份甜甜的滋味。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