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到臺灣必吃的美食

到臺灣必吃的美食

鳳梨酥是臺灣非常有名的名小吃,在臺灣婚禮、訂婚等等酒宴都會有它的出現,有非常好的寓意,到了臺灣壹定要去吃鳳梨酥。除此之外臺灣還有大腸包小腸,雖然大陸地區也可以吃到,但是做法並不壹定正宗,所以到了臺灣壹定要吃正宗的做法。下文介紹了幾種臺灣必吃的美食,來看看吧。

鳳梨酥

鳳梨酥相傳最早起源於中國三國時期,其鳳梨閩南話發音又稱"旺來",象征子孫旺旺來的意思。而鳳梨亦是中國臺灣地區拜拜常用的貢品,取其"旺旺""旺來"之意,所以在當代臺灣婚禮習俗中,也是廣為應用,深受民眾喜愛。臺灣婚禮習俗中,訂婚禮餅***六種口味代表六禮,其中壹種鳳梨閩南話發音又稱"旺來",象征子孫旺旺來的意思,而鳳梨亦是臺灣人祭拜常用的貢品,取其"旺旺""旺來"之意,深受民眾喜愛。早期的鳳梨禮餅因太大塊,壹般人消費不起,近百年前,臺中縣壹位糕餅師傅顏瓶,經常挑著擔子、帶著自己做的"龍鳳餅"到臺中販售。最初的"龍餅"是包了肉餡的大圓餅,同樣大小的"鳳餅",則以菠蘿為內餡。"龍鳳餅"因為吉祥的寓意,被認為是訂婚、結婚不能或缺的喜餅。後來經過顏瓶改良,鳳餅縮小成每個大約25至100克的精巧小餅,鳳梨酥從此誕生。鳳梨酥內餡,並不是單純的菠蘿。為了口感需要,通常會添加冬瓜,這樣的口味已經是大多數人的習慣。臺北市面上可以買到加了五谷雜糧、松子、蛋黃、栗子等不同口味的鳳梨酥;餅皮也加入燕麥等食材,口感更為多元。也有業者改用其它水果做餡料,發明了例如香瓜酥、蜜李酥、酸梅酥等。後來更演變為結合西式派皮與中式鳳梨餡料所制成的現代"鳳梨酥",由於外皮酥松化口,鳳梨內餡甜而不膩,此種"中西結合"的鳳梨酥,連西方人也贊賞有加,故逐漸成為島外觀光客最喜歡的臺灣手禮之壹。鳳梨酥和鳳凰酥內餡的口味有些區別,鳳梨酥是甜餡,而鳳凰酥是鹹甜口味的,其中在鳳梨冬瓜餡的基礎上加些鹹蛋黃,口味更佳。

大腸包小腸

臺灣美食大腸包小腸的糯米腸、香腸,通常都先經過炭烤,而糯米腸切開後,也會再塗抹醬油膏等醬料。是臺灣1990年代興起的壹種特殊小吃,與美國的熱狗有異曲同工之妙。臺灣某些地區的夜市也會提供豪華版本的大腸包小腸,除了香腸之外,還會加上各種如蒜頭、花生粉、酸菜等配料,藉此創造更豐富的口味及口感。大腸包小腸的糯米腸、香腸,通常都先經過炭烤,而糯米腸切開後,也會再塗抹醬油膏等醬料。

彰化肉圓

彰化肉圓是臺灣彰化縣的特產,據傳是由位於彰化市的壹名肉圓攤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