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早關於麻將的記載是宋代楊大年所著的《麻將經》。內容和今天的麻將差不多。
關於麻將的發展,我不想細說。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麻將是中華文明的壹部分,所以稱之為國粹並不為過。然而,另壹方面,中國人喜歡賭博,這已經傳承了幾千年。
麻將起源於中國、廣東、香港、澳門和閩南地區,俗稱麻雀。它是中國古人發明的壹種遊戲和娛樂用具。壹般來說,它是壹個由竹子、骨頭或塑料制成的小矩形盒子,上面刻有圖案或文字。北方每副麻將有136張牌,南方還有春夏秋冬梅竹蘭菊八張牌,共計144張牌。
四人玩多米諾骨牌在中國文化界很流行。
明末清初,在馬牌盛行的同時,由馬牌衍生出壹種叫做“撲克牌”的娛樂器械。壹開始有60張牌。打牌時,四個人每人先拿十張牌,然後依次取牌打牌。當壹個家庭打牌時,兩個甚至三個家庭同時告訴他們,誰先拿到牌誰就贏。這些物品和玩法與今天的麻將牌非常相似。這種紙牌遊戲在玩的過程中總是無聲的,所以也叫無聲牌。
擴展數據播放過程
洗牌:把所有的牌都翻過來,使它們面朝下。玩家用雙手搓牌,使牌均勻而無序地移動,這就是所謂的“洗牌”。
碼牌:洗勻後每人碼36張牌,上下疊兩張牌組成壹個墩,每張為18墩,碼成壹面牌墻放在自家門前,四人牌墻左右相連組成壹個正方形。
開牌:國標麻將中,莊家擲骰子,兩個骰子之和所得的點數為開牌基數。以莊家為第壹位,按逆時針順序計數,計數點數的位置為開牌的牌墻。從右到左依次數到點數相同的墩牌,莊家開始搶兩塊牌,下壹家按順時針順序抽牌,直到每個人抽三次12牌,然後莊家跳牌(每隔壹塊)搶上層的兩張牌,其他人依次抽壹張牌。莊家有14張牌,其他人各有13張牌。
分牌、驗牌、填花:整理手中的牌,排列整齊,並檢查牌情。如果手裏有花牌,莊家會先補,也就是從牌墻末端拿壹張牌。其他三家公司依次逐壹補花。如果花是化妝的,那麽這輪結束後就會化妝。
打牌:打牌就是打牌的過程。從莊家打出的第壹張牌開始,這個過程包括抓牌、打牌、吃牌、摸牌、開杠(開杠和隱藏杠)和補牌,直到抽中或棄牌。
百度百科-麻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