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吃前有等待、吃後有回味的東西。美食遭遇心情的時分,美食已不只僅是簡單的味覺感受,更是壹種精神享用。也是壹種場所。場所好吃起來也有滋味、人人都想吃上本人喜歡的。世界各地美食文化博大精深,營養物質各不相同,品味更多美食,享用更多安康。世界上有太多不同味道的美食,人的壹生很難將它品嘗壹遍,或許會有少許遺憾。小編每天都給大家更新不同的美食,讓大家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這樣或那樣的美食,雖然很多都沒吃過,但是還是要知道的,來看今天關於美食的文章吧。
《水滸傳》裏,好漢們下館子,從來不看菜單,張口就是“小二,來二斤牛肉,篩壹壺好酒!”武松拿起碗壹飲而盡,叫道:“這酒好生有氣力!主人家,有飽肚的,買些吃酒。”酒家道:“只有熟牛肉。”武松道:“好的切二三斤來吃酒。”店家去裏面切出二斤熟牛肉,做壹大盤子,將來放在武松面前;隨即再篩壹碗酒。武松吃了道:“好酒!”又篩下壹碗。
是不是開始懷疑小說過分誇張了?其實食物數量倒在其次,武松究竟吃的什麽肉,才是容易被忽略的重點。文中寫的很清楚,牛肉啊,有什麽疑問嗎?有!!!
問題就在於,千萬不要以現代人的眼光去看古代,壹看就錯。妳以為有朝壹日,穿越去宋朝,隨便找個館子,拿著菜單,水煮牛肉、醬牛肉、酸湯肥牛、牛肉火鍋、孜然牛肉?可以隨便點?不可能。首先,並沒有菜單,只有壹溜木牌,牌子上寫著菜名,稱作水牌。然後,重點在於,哪個店家敢明目張膽在水牌上寫“今日招牌菜:××牛肉”,那老板壹定是在作!死!
現代版水牌牛,在禮法森嚴的古代,被視為最高級的祭品。西周時就有“諸侯無故不殺牛”的規定。在漢朝,殺牛是要償命的,即使妳是牛的主人。漢以後,對殺牛的懲罰不再那麽嚴厲了,牛主人擅自殺牛,在唐朝判徒刑壹年,在元朝則要杖責壹百。
殺自己的牛尚且如此,那要是殺了別人家的牛,刑罰當然會更重。在梁山好漢們所處的宋朝,在不是正當防衛的情況下,殺死他人的牛,要處以“決脊杖二十,隨處配役壹年放”的懲罰。
所以,不管這牛是老得拉不動犁了,還是意外瘸了腿,都是不能殺的,除非等牛自然死亡。雖然也有人偷偷殺牛嘗鮮,也不可能如《水滸傳》裏那些酒家有如此充足的牛肉供應。
美食愛好者也有兩種:壹種是只喜歡吃而不動手去做,另壹種是從買原料到做到吃整個過程他都會全身心投入的去享受。平民百姓要享受美食,估計走第二條路比較合適。其實有時候妳身邊也會有很多好吃的美食,只是等著妳去發現。我們也可以自己制作出各種各樣的美食,對於我們平民百姓來說,自己制作美食是最大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