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在商店的食品超市裏也賣湯圓,但我認為,自己做的湯圓吃起來壹定比超市賣的香甜。下面我們來看看關於學做湯圓作文,歡迎閱讀借鑒。
篇壹:做湯圓“成功了!成功了”我舉著湯圓叫喊著,爸爸媽媽直誇我真能幹。
正月十五那壹天,我們全家在廚房裏包湯圓。做湯圓開始了。我拿起面團,把它搓圓了,我壹邊看著大人做,壹邊搓湯圓。看著看著,我竟忘了自己的湯圓,結果,湯圓搓成了壹個大餅。
我不甘心,再把面團搓成壹個圓,這壹次我可沒有再犯錯誤了。我仔細地看著大人們包湯圓,終於明白了,我用右手大拇指伸進湯圓裏面,然後灑上些幹粉,用大拇指把湯圓捏成壹只小碗。
然後我夾起我最愛吃的豬肉餡,可是因為夾了太多,湯裂開來了。這次可好,湯圓沒做成,還白白浪費了豬肉餡和面團。
“我發誓我壹定要做好湯圓!”我再抓起壹個面團,認真仔細地看大人們做,這壹次我終於開竅了。終於我成功了!吃著自己包的湯圓,我心裏感到無比的高興和自豪,因為這是自己的勞動得來的成果啊!
篇二:學做湯圓今天是星期六,我早早地起床了。為什麽呢?因為,媽媽今天要做湯圓。每次媽媽做湯圓時,我只會吃,不會做。這次,我可要好好學壹學了。
我來到廚房,對媽媽說:“媽媽,我們壹起做湯圓吧!”媽媽聽後,哈哈大笑,說:“大小姐,今天太陽打西邊出來了?”我聽了,臉上突然壹陣熱。可過了壹會兒,我又央求媽媽示範壹次,媽媽實在沒辦法了,只好答應了。我多麽高興啊!
開始搓面粉了。我倒了壹點兒水,可是水太少了,搓不成型。我是個性急的人,索性把半杯水全倒了下去,又搓了起來。這次水又太多了,面粉變成濕濕的。媽媽在壹旁,皺著眉頭說:“看,妳把整團面粉搞成什麽樣了,還是我自己來吧!”我壹聽,忙說:“不嘛,就這麽壹次!”我搖著媽媽的手撒起嬌來。媽媽又答應我,於是,我抓了把幹面粉撒在濕糊糊的面粉裏,又用力搓起來。
面粉終於搓好了,開始做湯圓了。我抓了壹小撮面粉做起來,先把面粉搓成壹個半圓形,然後預先把切好的壹小塊糖,放進面粉裏,用手輕輕把面粉合上,不料,用力太小,面粉裂開了壹條縫,我連忙用力去壓,誰知這回卻用力太大,面粉破了個洞。我連忙拿起壹塊面粉去“補救”。好不容易,第壹個湯圓成功了,但那個湯圓的臉確是壹邊凹了下去,壹邊凸了起來。媽媽看了捧腹大笑,我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接著我又拿起壹塊面團做起來,這次有了經驗,我把面團搓成壹個半圓形,把糖放進面團裏,用均勻的力把面團粘好。媽媽嘖嘖稱贊:“做得還不錯嘛!”我心裏美滋滋的,連忙又做了壹些。
我興奮地把做好的湯圓放在鍋裏煮,過了不久,湯圓熟了,我盛了半碗,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自己做的就是香!
篇三:學做湯圓今天,我在家向媽媽學做湯圓。
首先把豆沙餡搓成壹個個小圓球,這個過程對我來說比較難,豆沙在手上會越黏越多的話,豆沙小球就搓不成型,要去洗掉再做。我覺得這樣太浪費,靈機壹動,何不把黏在手上的豆沙吃了,再去洗手呢?哈哈哈……其實是我的饞蟲上來了。
然後,再把做湯團的米粉倒在壹個大碗裏,另壹個碗裏媽媽放了壹塊新鮮奶油,再用開水把它融化掉,再倒進裝米粉的碗裏和好,再把和好的米粉搓成壹個個白色的圓球,再用拇指輕輕在白色圓球上按出壹個洞,然後把豆沙小球嵌進去,再把白色米粉輕輕把它包裹在裏面,最後把它重新搓圓,壹個帶有奶油香的豆沙餡湯圓就這樣做成了。
做完後,媽媽煮了幾個讓我嘗嘗鮮,不壹會媽媽端上了壹碗清湯白玉似的湯圓,上面還撒了壹些散發著淡淡香的桂花糖,只要聞壹聞就別提那香味有多誘人啦!壹口咬去,有桂花的香味、奶油的香味、豆沙的香甜、米粉的糯滑,這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湯圓了。就是湯裏也有壹股奶香,我最後把湯也喝了個精光。這是我壹輩子都會記得的味道——媽媽的味道。
篇四:我跟媽媽學做湯圓我最愛吃湯圓了。雖然現在商店的食品超市裏也賣湯圓,但我認為,自己做的湯圓吃起來壹定比超市賣的香甜。
這不,剛放寒假,我就纏著媽媽教我做湯圓。媽媽先用小瓢挖壹些糯米面放在盆裏,加了點水,和成面團。媽媽告訴我,和面壹定要掌握軟硬的尺度,不要太硬,硬了煮出的湯圓口感差;也不要太軟,否則下在鍋裏就成粥了。媽媽又從大面團上撕下壹小塊,手壹捏,成了壹個窩,把白糖放到窩裏,再把口捏上,然後在手心裏滾來滾去,最後滾成壹個小圓球,這樣壹個湯圓就做好了。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做,很快就學會了。現在我想做壹個三角形的、六邊形的……我把手裏的圓球,左壹捏,右壹捏,三角形的、六邊形的湯圓就做成了。媽媽笑著說:“妳這不是湯“圓”了,成了“湯三角”了。不過妳的創意值得稱贊!”媽媽接著告訴我,湯圓不光好吃,還有很深的寓意,它是我們中國人春節的傳統食品,象征著壹家人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湯圓做好了,媽媽把湯圓下進滾開的鍋裏。過了壹會兒,湯圓壹個個從水底浮了起來,顏色雪白,晶瑩剔透,讓人饞涎欲滴。我品嘗著又香又甜的湯圓,心裏別提有多甜美啦!媽媽舉起碗,說:“來,讓我們***同祝願我們的祖國大家庭,團團圓圓,和和美美。幹湯圓!”我覺得今年的湯圓味道特別甜,因為裏面包進了我和媽媽美好的祝願。
晚上,我做了壹個夢。夢裏,我和臺灣小朋友壹起包湯圓、吃湯圓。那味道,可真是美極了……
篇五:做湯圓今天早晨,媽媽從大街上的菜市場回來,看到我就大聲地說:“小明,妳看我給妳買回來壹些什麽東西了?”我驚喜地看到媽媽手中提著的籃子裏面放著做湯圓的作料。我高興得拍著手說:“媽媽真好,今天我們可以吃湯圓了!”
吃中飯前,我拿來了壹只小臉盆,來到水龍頭下面把臉盆清洗了壹遍。然後,我把媽媽從菜市場上買來的糯米粉放進了小臉盆裏面。我對媽媽說:“媽媽,今天這米粉就由我來和,好嗎?”“好呀!我就站在邊上看!”我往臉盆裏面再放了壹些溫水。然後,我就著溫水和糯米粉和了起來。不壹會兒,我就把米粉給和好了,成為壹個米粉團了。媽媽看了笑著說:“小明,妳的和粉技術不錯呀!”我笑笑說:“全靠妳在旁邊,所以我才有信心,才能夠這麽快就和好了!”然後,媽媽拿了壹小團米粉,搓成了長條,再壹塊塊掰下。我站在邊上看著。媽媽拿起壹塊米粉團放在手心裏搓成壹個長圓形。接著,她在長圓形的壹頭挖了壹個洞,把事先剁好的肉餡放了進去。最後,媽媽把上面的口子慢慢地捏攏,還捏出了壹個小尾巴。湯圓做好了,她就把它放在桌子上面鋪著的毛巾上面。然後,媽媽又做了起來。我看了壹遍以後覺得自己可以做了。因此,我也像媽媽壹樣做了起來。雖然,我做得不太像,但是,媽媽還是說我做得不錯。
湯圓全部做好了,媽媽就去煮了。不壹會兒,媽媽就把煮熟的湯圓盛出來了。我立刻吃了起來。我吃著湯圓心裏甜甜的,因為這裏面有我的壹份功勞。
篇六:我學會了做湯圓今天,是元宵節。晚上,家家戶戶都忙著吃湯圓,希望壹家人團團圓圓的。今年的元宵節,我們家卻和去年的元宵節完全不同,以前,我們吃的湯圓都是買來的,可今年我們吃的湯圓卻是自己親手做的。
早上,媽媽買來做湯圓的材料(面粉、搟面棍、花生醬和芝麻醬)。然後,我們便開始動手做湯圓。
首先,我先把面粉加上水,再用搟面棍把面粉搓成面團,搓好後,我全身都沾滿面粉,連頭發也沾上了。我們忙著把面粉分成壹塊塊適量的面團,我怎麽做也做不好,於是,我便把湯圓做成壹個個可愛的小玩意兒,媽媽看了,說:“星星(我的小名),妳這樣不行的,煮起來時餡會全留出來的,來,我來教妳。”我聽了,馬上拜媽媽為師,媽媽拿來壹塊面團,對我說:“面團都已經適量地分好了,其實,壹粒湯圓只要二分之壹的餡就已經夠了,面團先用搟面棍搓扁,扁扁的薄面塊如果放的餡少了不行多了更加不行,壹定要適量,否則,餡多了會留出來,少了沒有味道,包進了餡之後,要用手腕的力量,輕輕的搓成湯圓,就成了,看,像我這樣。”媽媽做了壹遍給我看,我開始時搓來搓去,不是餡留出來就是搓不圓,我做的“怪獸”被媽媽加工了變得非常可愛,媽媽的手真巧,想不到平時看湯圓簡簡單單的,做起來還挺有學問的`。漸漸的,我的湯圓越做越漂亮,最後比媽媽做的還更漂亮呢!媽媽還贊我學東西快呢!吃著自己親手做的湯圓,甜到入心!
我學會了做湯圓,還知道什麽叫熟能生巧呢!
篇七:第壹次學做湯圓今天是元宵節,家家戶戶都要聚在壹起吃湯圓。往年都是媽媽壹個人做,我在壹旁看著吃現成的。今天我決心試壹試,讓媽媽享壹次現成福。
媽媽聽了很高興,為我作了準備。第壹道工序是揉米粉。我往粉裏倒進壹點水,然後用手摻和。可是水太少,摻和來摻和去,就是粘不成團。我又倒進半碗水摻和。可這回水又放多了,盆裏的粉成了糊糊。忙了豐天卻壹事無成,我有些灰心了。媽媽在壹旁鼓勵我說:“做事要有耐心。再試著加點幹粉,慢慢來。”於是,我按媽媽的指點,邊加幹粉邊揉搓,終於把粉團揉成了。
開始做湯口了。心想,這回要容易多了,搓圓粉球誰不會做!我抓起壹小團粉,捏成半圈,把餡放進去,輕輕合上口,用手搓起來。誰知用力太猛,粉團散成了碎塊。我把餡和粉分開,重新把粉捏成半圈,放上餡再搓。由於不取用力,搓了半天,粉團也沒搓固,還裂開了壹條縫。我又小心把縫壓緊再搓,好不容易才把第壹個湯固做成。我把湯固放到大盤裏,看見它中間大兩頭小的怪樣子,我和媽媽都笑起來。媽媽又告訴我:“搓湯固的時候,用力要均勻,兩只手要合起來,不能仲得太直。”我照媽媽的指點調整了姿勢和力度,結果壹個比壹個好。在媽媽的鼓勵下,我高興極了,不壹會就做了滿滿壹大盤。
看著盤裏又白又圈的湯因,心裏真高興。我終於在媽媽的指導下學會做湯圈了,從原來只知吃不會做,變成了壹個會做會吃的人。同時,通過這個“第壹次”,也讓我真正體會到了勤動手、勤動腦的重要性。因為任何壹件事情要想熟能生巧,掌握規律,有親自實踐,反復練習,並不斷總結、改進,才能達到目的。
篇八:做湯圓快過年了,家家戶戶都忙碌起來,打年糕、蒸饅頭、包水餃,搓元宵……這幾天小區裏溜達壹圈,總能看到好多人家的窗口飄出白乎乎的熱氣,總能聞到各種香噴噴的味道,我家也不例外。
剛吃過午飯,我和媽媽就直奔外婆家,準備壹起做湯圓。湯圓的外形圓溜溜的,外婆說吃了湯圓,壹家人就團團圓圓的,闔家幸福,萬事順順當當。奔著這個好彩頭,我們忙開了……
外婆先把糯米粉倒在盆子裏,再把開水倒進去,外婆邊倒開水,邊用筷子不停地攪拌,慢慢地幹糯米粉和成了面糊,軟軟的,柔柔的。外婆立馬放下筷子,迅速把盆子裏的面糊揉搓在壹起,不停地揉著,漸漸地成了壹個大面團,白乎乎的,像個誘人的棉花糖。外婆拿來壹塊半濕的毛巾蓋在面團上,說是讓它醒醒。我很訝異:“這貨還能睡著不成?”媽媽掩嘴笑著回答我:“醒面是為了讓水分均勻地滲透糯米粉,讓原本緊實的面團松弛壹下,這樣做出來的湯圓才會更爽滑香甜!”我恍然大悟,原來做個小吃也不是件簡單的事。
二十分鐘後,外婆揭開毛巾,壹股米香味撲鼻而來,我猛吸了吸鼻子,真好聞!接著外婆扯下壹塊面團,搓成長條形,用線切成了壹個壹個小面團。媽媽拿起壹個小面團,在手掌間揉圓了,然後在中間用大拇指摁出了壹個坑,在坑裏放上鮮香的筍幹肉餡,最後再把開口封上,搓圓,這樣,壹個白白胖胖的“娃娃”出現了。我學著媽媽的樣,折騰起面團來,不想,倒也像那麽回事兒。
瞧,不壹會兒,盤子裏就整齊地排開了。外婆把先做好的拿過去煮,我聞著壹陣清香,口水都快流下來了。我迫不及待地舀了壹個在碗裏,吹了吹,咬了壹小口,頓時感覺踩上了雲端,飄飄忽忽的;再咬壹大口,軟軟的,壹進嘴裏就化了……
我誇外婆是美食高手,外婆笑得合不攏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