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神河伯兩醯雞後壹句為:海若東來氣吐霓。
壹、《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絕》原文。
定知玉兔十分圓,化作霜風九月寒。
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流向月中看。
萬人鼓噪懾吳儂,猶似浮江老阿童。
欲識潮頭高幾許?越山渾在浪花中。
江邊身世兩悠悠,久與滄波***白頭。
造物亦知人易老,故叫江水向西流。
吳兒生長狎濤淵,冒利輕生不自憐。
東海若知明主意,應教斥鹵變桑田。
江神河伯兩醯雞,海若東來氣吐霓。
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強弩射潮低。
二、《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絕》譯文。
準知道今晚的月亮十分團圓,江潮欲來秋風已帶著九月的清寒。
寄語九重天門請不要上鎖,我要留住月色把夜潮觀看。
江潮如萬軍擊鼓呼叫,壯大的聲威使吳人震恐驚嚇,就好像當年王濬率領著水兵順流東下。
要知道潮頭有多麽高,連越山都完全被吞沒在浪花。
我身世悠悠如同江水起起落落,長此以往也像滄海波濤那樣白頭浪人。
造物者也知道人是很容易老去的,所以讓那江水向西流。
吳地男兒生長在江邊十分喜愛江海波濤,貪得官中利物冒險踏波而不知警戒。
海神若知道當代君王的意旨,應該讓海邊鹽鹵之地變成肥沃的桑田。
江神河伯泛起微波不過是兩只小蠓蟲而已,海神挾帶潮水洶湧東來氣勢真如吞吐虹霓。
哪兒能找到吳王夫差的兵士個個身穿水犀甲衣?三千支強勁的弓箭,定把高高的潮頭射低。
作者簡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壹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95-96]?、蘇仙、坡仙,漢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美食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
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參加殿試中乙科,賜進士及第,壹說賜進士出身。嘉祐六年(1061年),應中制科入第三等,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宋神宗時曾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
宋哲宗即位後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於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宋孝宗時追謚“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