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是石榴成熟的季節。朋友知道我愛吃石榴,特意從老家寄來。打開箱,紅中泛黃的果子碼的齊齊的,裂著嘴,看著就喜慶。掰開來,是紅艷艷如寶石如瑪瑙的籽,放到白瓷碗裏,越發襯得晶瑩剔透。壹勺下去,“嚼破水晶千萬粒”,甜中透著微微酸,滿口生津,壹種滿足感由然而生。
石榴在我國民俗文化裏壹直視為吉祥果,代表著多子多福,團結和睦,吉祥長壽,興旺發達,幸福美滿之意。古人稱石榴千房同膜,千子如壹。
國慶長假期間,和家人好友壹起品嘗新鮮、清甜、飽滿的石榴,嘮嘮家常,再品讀兩首《石榴》的古詩詞,也是假期壹樂事。
①唐·李商隱《石榴》
榴枝婀娜榴實繁,榴膜輕明榴子鮮。
可羨瑤池碧桃樹,碧桃紅頰壹千年。
賞析:中國人向來喜歡紅色,滿枝的石榴花象征了繁榮、美好、紅紅火火的日子,很多人都喜歡在自家庭院裏種植壹兩顆石榴,以祈求生活如石榴花般紅紅火火。所以詩人說瑤池的碧桃樹有什麽值得羨慕,哪比得如石榴壹般紅火的人間煙火氣呢。
唐朝時,女皇武則天特別喜愛石榴,她曾寫道:“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所以,石榴在李商隱生活的唐代是美麗女子與純潔愛情的象征。《石榴》此詩亦是李商隱為愛情而寫。
石榴在詩人筆下,榴枝婀娜多姿,榴實繁富喜慶,榴模輕盈透徹,榴子鮮麗香甜。作者感嘆,盡管石榴比碧桃還要美麗嬌艷,卻也無法紅顏“壹千年”。《石榴》既是生命的挽歌也是愛情的悼亡詩。人間紅顏易逝,唯有深藏於心底的真誠與美好的情感才真的可以“碧桃紅頰壹千年”。
李商隱稱贊石榴枝婀娜多姿、果實豐碩香甜,字裏行間滿是喜愛之情。在他看來,王母娘娘的碧桃樹還比不上這石榴,畢竟收獲仙桃需要幾千年時間,但這石榴卻可以讓我們每年都嘗到鮮,更接地氣,這才是真正屬於老百姓的舌尖美食。
①宋·楊萬裏《石榴》
深著紅藍染暑裳,琢成紋玳敵秋霜。
半含笑裏清冰齒,忽綻吟邊古錦囊。
霧縠作房珠作骨,水精為醴玉為漿。
劉郎不為文園渴,何苦星槎遠取將。
賞析:那夏天的美女穿著紅藍花染成的最鮮艷的衣裳呀,經過了秋霜,衣裳變成了深深淺淺的黃色。中秋前後,沈甸甸的石榴壓彎了枝頭,石榴成熟了裂開了嘴,妳看她笑起來真好看,半含笑裏露出晶瑩的貝齒。
石榴素有“九州奇果”之譽,八月是其成熟的季節。雨後再經曝曬的榴皮最易爆裂,像極了紅靨女子的笑,還透露著顆顆晶瑩剔透的牙齒。
“霧縠作房珠作骨,水精為醴玉為漿。”形象地描繪了石榴的晶瑩透明、酸甜可人。讓人直覺口舌生津籽酸甜可口,不僅能消渴潤燥,又有健胃消食之功效。石榴這種千房同膜、千籽團抱的情形還被賦予了別壹番意義。飛檐鬥拱之間,錦繡袍服之上,繪壹團石榴纏牡丹圖案,象征百子百福、富貴吉祥之意。
“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燃。”石榴實是花中的智者,不爭春日,卻盛開了壹個長夏。
“壹叢千朵壓闌幹,剪碎紅綃卻作團。”綠葉蔭蔭之中,燃起壹片火紅,燦若煙霞,絢爛之極。
喜歡石榴,花開時,滿樹的紅艷,心情也隨之鮮艷起來;待到石榴籽明膜清時,捧起壹顆,有如捧起了石榴的滿腹心事,輕輕的輕輕的壹粒粒打開,新鮮、清甜、飽滿,那是秋天的滋味。#古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