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本質上來講,沙縣小吃並不是起源於沙縣,而是匯集多種地區的美食和口味,是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匯集地。既有古代中原壹代的飲食文化傳統,又有閩南以及汀州壹帶的客家飲食文化風格。提及沙縣小吃,相信很多小夥伴們都吃過其經典套餐情侶套餐?(扁肉、拌面),但在外地的許多沙縣小吃,經營的各類炒飯、蓋澆飯,其實不是真正的?沙縣小吃?。
沙縣小吃的起源在於中原人多次南遷,根據當地人族譜,沙縣境內各姓居民大多數是古中原各省的後裔。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人雖然南遷,飲食方面卻還是保持原始的方式,因此中原各地的美食多次匯集於沙縣,經過?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從而有了今天被譽為?中華民族傳統飲食活化石?的沙縣小吃。
沙縣古稱沙陽,早在東晉時期便設有沙村縣,隨後在唐朝改名為沙縣。如今從縣級並入為三明市的下轄區,稱之為?沙縣區?,從三明市區走三沙快速通道前往沙縣僅需20分鐘左右車程。在沙縣的大街小巷中有眾多口味壹絕的正宗小吃,譬如:廟門老街前的廟門扁肉等,今天讓我們壹起探訪沙縣小吃?第壹村?。
這個村落就是夏茂鎮俞邦村,壹個平平無奇的小村莊,趣聞君在三明生活了兩年多,也是在壹次在朋友圈中看到三明新晉?網紅?旅遊地,周末前往采風方才得知?沙縣小吃第壹村?的名號。
目前俞邦村的旅遊業才剛起步,供遊客遊玩的地點並不多,遊客也是三三兩兩,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以及壹家子的?遊玩小隊?。景點少也有少的好處,至少不會因為時間關系而錯過部分精彩景點。
在村莊門口有著在南方常見的古廊橋(龍鳳橋),從名字上聽過去展示著美好的寓意,攜手另壹半走過該橋,走向幸福壹生。
走進村莊,在路旁邊有著壹口諾大的荷花塘,遺憾的是並沒有趕上荷花盛開的時節,留給遊客的只剩零星的荷花。外圍並沒過多值得壹提的景點,走在瓜果長廊體驗農家風情、拍上壹組田園風照片、爬上觀景平臺壹覽全村樣貌。
前往人工打造的?網紅河?,河水流過壹層壹層半圓形的階梯,形成若幹個小瀑布。從現場情況來看,有潔癖的小夥伴們盡量不要下河,淤泥和漂浮物隨處可見,河水渾濁不堪,不是壹個夏季玩水的好去處。
很多遊客在俞邦村遊玩時,只體驗了在鄉野之中散步、帶小孩玩水就可能結束本次行程,其實它的重中之重在於?沙縣小吃第壹村?,民俗文化展館值得壹去。
民俗文化展館用樣品配文字的方式,將各式各樣小吃前世今生展示給外來遊客,還能看到繁瑣的制作工藝。品類之多令人驚嘆不已,原來沙縣小吃不止?扁肉+拌面?,還有:元帥燒餅、將軍米粿、豆腐金銀包、芋餃、泥鰍粉幹等等,看完有壹股迫不及待來股各來上壹小碗的沖動。
在展館中不僅詳細介紹了各種沙縣小吃種類,還有夏茂?沙縣小吃源鄉?的故事,講述著?小吃人?在家侍奉雙親,研習小吃制作技藝。經過辛勤的學習外出打拼創業,壹個又壹個?小吃人?致富返鄉,還帶動沙縣小吃的傳承和弘揚的雙贏。
只不過遺憾的是,在俞邦村只能了解文化習俗,卻不能吃上真正美味的沙縣小吃。趣聞君前往時,附近的美食街店鋪空空如也,僅有壹家農家樂開門。只能充實了自己對沙縣小吃的了解,卻令味蕾失望而歸。好在返程時路過沙縣,順道去小吃城?解了解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