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溫州有哪些名小吃?不要太長見的

溫州有哪些名小吃?不要太長見的

1、 白蛇燒餅

價格:0.75元

發現地:黎明西路南站加油站對面

壹尋才知道,溫州的小吃真是餅“霸”壹方呀,什麽燒餅、麥餅、鹹菜餅……。因此,我們第壹站也就從歷史悠久的白蛇燒餅開吃。據說,白蛇燒餅原叫蔥油熏酥燒餅,只因此餅的創制者是喜穿白衣的女子,故而易名。如今的白蛇燒餅店主,也是壹位穿白大褂、很具福相的阿姨,不再是“豆腐西施”般的白衣女子。不過白蛇燒餅的味道倒是百年如壹日,烤箱外壹溜兒的燒餅,外皮焦脆,呈淡黃色,色誘動人。我們去的時候,時值中午,肚子早唱“空城計”,迫不急待地狠狠壹口咬下,卻發現餡心蔥香,油光光的膘肉肥而不膩,且入口即化,酥松味香。

2、 章魚小丸子

價格:4元

發現地:沙帽河百合嫁衣附近

聽名字,就知道是日韓的舶來品,章魚小丸子也是近兩年開始流行的小吃,不知道算不算關東煮的延伸?章魚小丸子走的是品牌路線,從裝修到服務生的衣飾壹派和風,異域味十足。烤爐是壹張平板上挖了56個圓球洞洞,烤熱放油,粉漿中加入章魚絲、菜絲,澆到小洞洞裏,100秒就好,金黃嬌嫩的,壹盒裝3個,上面撒上沙拉醬和壹點點獻媚的辣椒粉及柴魚花片,芥茉,壹根竹簽,插壹個吃壹個。說實話,那包裝的買相值得我們傳統的小吃學習壹下,當然味道也差不了。

3、 鍋貼

價格: 5元/20個

發現地:沙帽河鍋貼店

這家極占地利之勢的沙帽河鍋貼店,與人提及,無人不曉。名聲赫赫的結果就是每次過去都人滿為患,這邊剛吃完,立馬有人搶位落坐。拎著大包小包shopping戰利品的MM們是這裏的主客,穿著時尚的衣飾,化著精致的妝容,卻大大咧咧地吃著鍋貼,津津有味喝著2元壹碗的綠豆湯、涼白粉、黑涼粉等甜品……他家的鍋貼味道倒真沒特別之處,但還算有壹番香脆。每次去吃,除了點壹碟鍋貼外,我都會要壹碗晶瑩爽滑的黑涼粉,適逢盛夏的話,吃完後保準心清氣爽。

4、 臭豆腐

價格:3元

發現地:沙帽河滿街香臭豆腐

臭豆腐,喜歡它的人當它是極品,不喜歡的人嗤之以鼻。這家滿街香臭豆腐,還真是香滿沙帽河。特別之處,在於他家臭豆腐的“神秘外衣”,方方的餿豆腐上,灑滿了芝麻粉似的東東,老板告訴我們說是加了自制佐料,至於具體是什麽,商業秘密,我也不好深究。從油鍋裏撈起豆腐,黑黃相間,淋上壹層由紅蘿蔔、香菇、姜、蒜子等熬制的醬汁,鮮香非常。往嘴裏塞上壹塊,長時間的慢慢細嚼、品味,味道果然了得,吃完了再兜著走的人也不少!

5、 軟大餅 價格:3元

鹹菜餅 價格:1.5元

發現地: 登選坊

現在,雖然有許多溫州小吃,紛紛升級開店,甚至開始品牌之路。但像這樣支壹口鍋,偏於鬧市街口壹隅的也不少。比如說,這家同事極力推薦的鹹菜餅小攤,就在登選坊街口的角落邊上,壹個看上去略顯落寞的女人獨自默默地做著;還有那個軟大餅攤也是擺在人家小屋門前,攤主也不特別照應,自顧自的坐在裏屋與人閑話家常。街上紅鶯綠燕,人聲喧囂,仿佛都與她們都無關。她們只是安分守攤,常看累月做著烙在老溫州味道印象裏的軟大餅和鹹菜餅。

6、 豬肉丸

價格:3—5元,有大小碗之分

發現地:高公橋2—3號 登選坊

在這條狹窄的小巷子裏,我們看到了這家沒有店名的豬肉丸店。店主正在飛肉丸下湯鍋,手法嫻熟,速度快的就像表演,現做現賣最新鮮了。有人將溫州的魚丸、肉丸不圓稱之為壹怪,說實話,至今我也不知道原因。待壹條條不規則形狀的豬肉丸浮於碗內,青蔥、香菜、紫菜等佐料安於碗圈,我突然感覺這東西分外可愛起來,小心翼翼地舀起壹勺送入口中,唇齒間溢滿壹股鮮味道,用力壹嚼,還發現頗有勁道,彈性十足。如果不習慣魚丸腥味的朋友,那就嘗嘗別有滋味的豬肉丸吧。

7、 麥餅

價格:3—5元

發現地:鼓樓街

沖著這“中華名小吃”響當當的名號,麥餅,我們自然想到王大媽家的。記得念高中的時候,我最喜歡在路邊買個2元的鹹菜麥餅邊啃邊回家。源自永嘉楠溪江的王大媽麥餅,今時今日,口味已經很繽紛了,有鹹菜精/肥肉、梅幹菜精/肥肉、菜頭絲精/肥肉及香菇豆腐幹等七八種之多。而且,個兒還特厚實堅挺,內餡卻又隱約透體,啃起來清脆作響。當肉味與野菜味交混在口中,那種質樸的鄉野氣息漫延,不知不覺中,胃早已成為俘虜了。

8、 豬臟粉

價格:3.5元

發現地:倉橋豬臟粉老店、下呂浦雪苗豬臟粉

有許多女生對動物內臟有所顧忌,從而不喜歡吃豬臟粉。當壹碗熱氣騰騰的豬臟粉端上桌時,長長滑滑白白的粉幹,片片軟軟紅紅的豬血,壹截壹截的豬腸,再加上幾段嫩綠的香蔥,味道清爽的讓人心動,沒有那種靠灑很多味精才能調出來的濃厚味。弄壹小勺豆拌醬,攪在湯中,湯汁分外鮮美,卻不混濁。

9、 雞骨頭

價格:5元

發現地:城西市中小學對面

壹場活色生香的夜生活過後,從中抽身而回的時尚男女,總愛驅車拐進城西這家雞骨頭店。愈夜愈熱鬧,人流車流不息,往往是他家的外景寫照。在這裏,各式燒烤、小吃琳瑯滿目,壹串串,滿滿的堆中冰櫃中,任君選擇。人常道雞肋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之物;但這雞骨頭壹經特制,真是人間美味,沾著灑了焦鹽香粉的醬醋佐汁,焦香撲鼻,嚼勁十足,越咬越香,再喝上壹瓶那種早以銷聲匿跡於市場的小雪碧或可樂,童年的某個歡樂片段又回來了。

10、 燈盞糕 價格:3.5—10元

豬油糕 價格:2元

發現地:解放北路大王燈盞糕

陡門頭燈盞糕,溫州百年名小吃,這家陳記大王燈盞糕也頗富盛名。小時候的燈盞糕2毛錢壹個,口味單壹,只有內餡是菜頭絲與點點肉末的那種,加個蛋,已算是極奢侈了。現在的燈盞糕價格和口味都不可同日而語了。陳記的燈盞糕口味就有10多種,居然還有鮑魚、蝦仁、鮮貝等海鮮口味,也算是與時俱進了。敦敦實實的燈盞糕,用料和面醬都很考究,過油的火候也要計算好,方能達到外皮脆松,肉餡爽口的美味境界。當然,吃它的時候,也要乘熱,冷了就會感覺油膩。

11、馬蹄松/油餃

價格:1—2元不等

發現地:解放北路308號鴻星包子店

馬蹄松最早產於清雍正年間樂清白象地方,以形如蹄得名,它以面粉和紅糖作皮,餡入糖心和鹹肉丁紅瓜絲,熟芝麻粉和桂花,而後置於2000攝氏度高溫火炭爐桶內壁,用明火燜烘,因此具有皮脆心軟的特點。油餃較我們平常吃的餃子,個兒要大些,黃燦燦的半月形,有那麽點豁口,卻不失玲瓏可愛。口味有甜鹹之分,個人偏愛蘿蔔絲肉末鹹餡的。在這家鴻星包子店,小吃種類不少,開口笑、菜餅、還有我叫不上名的面餅;老板娘也好客,向我們介紹名小吃的悠久歷史,還自信滿滿地說自家的味道正宗。

12、 水果羹 價格:2.5元

杏仁露 價格:3.5元

發現地:曹仙巷佳味佳熱冷飲店

對於這類被廣州人稱為“糖水”的甜飲,女生總是缺少那麽點抵抗力,何況它們還有著美容養顏之功效。杏仁露在古代可是禦用品,只有皇帝妃子大臣方能享用;如今平常人都能享用,而且還物美價廉。佳味佳的杏仁露和水果羹,是女生們的心頭愛,料足味正,給人滿懷的感覺。用透明玻璃杯盛著的杏仁露,三分之壹的杏仁沈在杯底,各色水果半浮於杯中,攪壹下,嬉戲開來,味蕾即刻被挑動。水果羹,稠稠的,上面滿滿的壹層芝麻和桂花,清香絲絲入鼻,口味細滑爽溜,無需咀嚼,已滑入胃中。

13、 九山湖冰淇淋

價格:2元

發現地:九山遊泳館壹帶

推著板車叫賣冰淇淋,是今日不多見的場景了。但是,九山湖冰淇淋,最最地道的就在那輛陳舊推車的不銹鋼筒裏,純手工的,仍是兒時記憶中的味道。兩個淡黃的冰淇淋球,置於錐形蛋卷之上,輕輕咬壹口,濃濃的滑膩的牛奶味四溢,芝麻特香。夕陽下,看壹群穿著校服的小學生,圍著推車唧唧喳喳,依稀看到當年的自己,也曾巴巴地望著木箱,期待那種冰涼和甜爽。即使今日路遇,哈根達斯仍將“靠邊站”,因為它買不到過往的快樂回憶。

14、 麥芽糖 價格:8元/斤

蕃薯片 價格:5元/斤

發現地:勝利路城西街壹帶

"當、當......",清脆的金屬敲擊聲響過家門口,孩童時的我們總是攥著早已準備好的牙膏殼或破筒爛鐵,刷刷地沖到門外,圍著敲糖擔子,換壹塊麥芽糖。那天,本想跑到城西街看敲糖的制作過程,可惜人家沒開工。看到路邊的敲糖攤時,我毫不猶豫地買了半斤,壹塊塊的早已分好家了,味道真好,不甜膩,只是聽不到“叮叮當”的敲糖聲了。同樣路遇蕃薯片挑擔時,我們也沒錯過。不過,蕃薯片太軟了,沒有嚼勁,味道遠遠不如以前奶奶曬的蕃薯片,特別是那種放了很久,生了“白霜”的蕃薯片。

15、 臺灣手抓餅

價格:3.5——4元

發現地:下呂浦、第壹橋、人民西路

臺灣手抓餅壹時之間如春風播種,市區繁華地帶出現了好多家,可見受歡迎程度。新鮮出爐的手抓餅千層百疊,層如薄紙,用手抓之,面絲千連,其外層金黃酥脆,內層柔軟白嫩,壹股蔥油與面筋的香味撲鼻而來,讓每個人來不及等待,抓起就吃....溫州目前的臺灣手抓餅有雞蛋、肉松、香腸、原味四種,最喜歡塗上壹層紅透透的甜辣醬

溫州的大街小巷,藏著無盡的美食。過年了,我們不能在家裏閑著,帶上好胃口從東門吃到西角,從市中吃到近郊。我們的美食記者走街串巷,為大家搜羅了眾多藏於街市,傳於口碑的各色小店。相信妳壹定能夠胃口大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