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饞小七美食

饞小七美食

成都市簡稱蓉或錦城,位於四川省中部,被稱為天府之國。現為四川省行政中心、西南科技中心、西南商貿中心、西南金融中心、西部綜合交通樞紐、中國率先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試點城市、金融對外開放城市、副省級城市。根據《中國城市發展報告》,成都綜合實力排名第九(西部第壹)。2004年當選“CCTV中國十大最具經濟活力城市”,經濟總量位居西部第壹。

成都,又名“成都”,簡稱“蓉”。也被稱為“少城”,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十大城市之壹。現為四川省行政中心、副省級市、西南地區中心城市、西南地區商貿、科技、通信、文化、教育、交通中心、城鄉綜合配套改革新試驗區。成都位於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成都是中國發展最早、持續繁榮時間最長的城市之壹,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壹。史料詳實成都始建於316年前,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根據金沙遺址等考古發現,3200多年來,成都壹直是高度發達的城市聚落。2010年,成都GDP達到55565438+3億,位居全國第13位。2007年,國務院正式批準成都成為新的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2007年,成都被確定為中國最佳旅遊城市和中國最佳商業城市。2009年,中國優秀旅遊目的地城市中心正式授予成都“中國優秀旅遊目的地城市”稱號。2010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成都“美食之都”稱號,並正式批準成都加入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成為中國首個“美食之都”。2010年,成都著力創建“中國現代田園城市”,深受成都市民支持,成效顯著。2010,在首屆低碳中國論壇年會上,成都榮獲“低碳中國貢獻城市”和“200強”稱號

成都(31)時隔9年榮獲“最具競爭力低碳產業基地城市”榮譽稱號。2010在“中國城市科學發展論壇”上,成都市榮獲“城市管理人民滿意城市”稱號。在第六屆中國國際會展文化節上,成都榮獲“十大品牌會展城市”稱號。2010在中國會展業年會-世博主題會展策劃暨中國會展業發展論壇上,成都憑借卓越的會展設施、卓越的會展環境和卓越的會展服務榮獲“中國會展之星最佳城市獎”。晉江

2010年,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設立成都高新區綜保區。2010年美國權威雜誌《福布斯》發布了未來10年全球發展最快城市排名,成都位列第壹。成都歷史名人——狄國畫作品

【1】2010年榮獲“中國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稱號。在《商旅》最新發布的全球宜商宜居城市排名中,成都以其獨特的魅力摘得桂冠。2011 7月,成都當選中國新興商業城市(11)。2011年,成都天府新區建設正式啟動。7月29日,2011榮獲“中國民生成就典範城市”最高榮譽獎。8月,2011,成都獲得“最具幸福感城市”第二名(僅次於杭州)。在同步發布的“2011中國十大品質生活城市”中,成都排名第四(僅次於上海、杭州和濟南)。2011 9月6日,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文化部、國家旅遊局指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成都以僅次於北京的票數被評為“中國最著名的文化城市”。2011 10 10月29日,在青島市“2011中國休閑城市發展綜合評價大會”上揭曉,成都、青島、杭州等十座城市獲評“最佳休閑城市”。2011 10 10月29日,中國西部高校唯壹的國家實驗室落戶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11 11 18成都市新津縣興義鎮榮獲“國家有機農業示範基地”稱號。成都古建築——譚怡靜國畫作品

成都基本信息成都花芙蓉

成都的銀杏

成都市標準太陽鳥

成都區號028

成都郵政編碼610000

成都汽車牌照川a

編輯成都的這個行政區劃。

截至7月31日201日成都共轄9個區(青羊區、錦江區、金牛區、成華區、武侯區、

成都市(10)溫江區、新都區、龍泉驛區和青白江區)、1個開發區(高新區)、6個縣(郫縣、雙流縣、新津縣、金堂縣、大邑縣和蒲江縣)、4個縣級市(邛崍市)全市總面積12390平方公裏。市域範圍:青羊區、錦江區、金牛區、武侯區、成華區、溫江區、新都區、龍泉驛區、青白江區、郫縣、雙流縣,面積1418平方公裏。

編輯這壹段,現任成都市領導。

成都市委書記:黃新初成都市人民政府市長:葛紅林副市長:孫平、趙小維、傅勇林、白剛、劉仆、王忠林、謝瑞武。

編輯此地理區域

成都位於東經102° 54‘-104° 53‘和北緯30° 05‘-31° 26‘之間,東西長192公裏,南北寬166公裏,國土總面積16公裏。成都建成區平均海拔500米,錦江、府河、沙河流經。成都的地形相對復雜,東部是龍泉山脈和盆地丘陵,中部是成都平原,西部是邛崍山脈。最高點:廟基嶺(海拔5353米),最低點:五峰鎮(海拔378米)。東部丘陵地區龍泉山脈海拔600-1000米,植被破壞嚴重。它以東北-西南走向貫穿成都東部的龍泉驛區和金堂縣。這條山脈是成都平原和盆地丘陵的分界線。在龍泉山山脈的東面,淺丘連綿起伏。

成都大熊貓研究基地(10張)金堂縣只有壹部分位於山脈以東的丘陵地區。中部平原成都平原位於龍泉山和邛崍山之間,約占成都總面積的50%,海拔在450-720米之間。它是由岷江、沱江及其支流形成的沖積扇平原。由於杜江堰水利工程,成都平原河網密布,而且由於土地肥沃,成都是中國最重要的糧食產區之壹。平原上還散布著壹些淺丘,如成都郊區的鳳凰山和磨盤山。西部山區邛崍山脈是橫斷山脈最東端的山系,自東北向西南貫穿成都西部的彭州、都江堰、大邑、崇州市和邛崍市,多座山峰海拔在4000米以上。該地區海拔差異巨大,地貌豐富,自然景觀豐富。

在本段中編輯成都的氣候

成都屬於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無霜期長,雨量充沛,日照少。多年平均氣溫16.2℃,年最高氣溫37.3℃,年極端最低氣溫-5.9℃,最熱月出現在7-8月,月平均氣溫25.4和25.0℃,冷月出現在65438+10月,月平均氣溫5.6℃。年總降水量為965,438+08.2 mm,降雨主要集中在7-8月,月降雨量分別為225和229 mm。降雨量最少的月份是12和1,月降雨量分別約為6毫米。暴雨期壹般出現在5月至9月,常年暴雨分別出現在6月底、7月初和8月底。冬天沒有嚴寒,這有利於小春和畜牧業的發展。連續的大霧天氣對交通和航運影響很大,冬季幹燥,照片很少。成都很少下雪,壹年最多也就壹兩次。

編輯這段成都的人口、民族

人口截至9月30日2011,成都市常住人口為14047625。與第五次人口普查結果相比,2000年至2010年,成都市人口增加約2810萬人,增長24.93%,年均增長率為2.25%。成都市戶籍人口11426985人。成都市主城區人口529.5萬人,占成都市主城區人口比例為37.7%。成都市常住人口中,城鎮人口約922萬人,占比72.8%。民族成都有56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最多(11366447)。少數民族人口60,538人(回族人口最多),主要分布在成都市建成區、青白江區彌牟鎮、郫縣團結鎮、洪光鎮、彭州市和都江堰市。

編輯這段成都歷史

成都起源

成都歷史悠久,素有“天府之國”、“蜀中江南”、“蜀中蘇杭”之稱。據史料記載,5世紀中葉,古蜀國從廣都畈鄉(今雙流縣)遷都成都建城。關於成都的由來,據《太平玉環記》記載,是借用西周建都的歷史進程,因周“壹年而居,二年而成,三年而成”而得名。五代十國時期,後蜀皇帝孟昶偏愛芙蓉花,命人在城墻上種植芙蓉樹。當鮮花盛開時,成都被稱為“芙蓉之城”,因此成都也被簡稱為“芙蓉之城”。2001出土的金沙遺址將成都的歷史從公元前311提前到了公元前6165438年。

發展歷史

成都是中國西南地區最早開發的地區,是中國首批(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壹。從確切的記載來看,成都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然而,21世紀出土的金沙遺址將成都的建制史(約公元前1200 ~ 650年)提前了。已經超過了蘇州建城的時間。早在公元前4世紀,開明的蜀國王朝就把紂王的遷都定為“壹年聚,二年成,三年成成都”,並以成都為名,壹直流傳至今。

武侯祠(12張)秦漢

秦漢時期,成都經濟文化發達。316前,秦國吞並巴蜀。第壹個311年。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在中國設立13州史部,在成都設立益州史部,分別掌管巴、蜀、廣漢、犍為四郡。秦末漢初,成都取代中原,被稱為“天府”。西漢末年,公孫述稱帝,決定在成都成家立業。東漢末年,柳巖任“益州牧”,從廣漢郡雒縣遷至成都,並以成都為府、郡、縣。西漢時期,成都的織錦非常發達,有“錦官”之稱,故稱“錦官城”或“錦城”。其他手工藝品如絲巢、絲織、鹽煮、冶鐵、兵器、金銀器、漆器等手工藝品也很發達。秦漢時期成都商業發達,秦時成都成為全國性大都市。西漢時,成都人口達到7.6萬人,人口近40萬,是全國六大都會之壹(長安、洛陽、邯鄲、臨洮、宛、成都)。“少城”是成都商業最發達的城市,這裏商品堆積如山,商店和攤位林立。此外,漢代成都的文學藝術達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司馬相如、楊雄和王寶是當時中國最著名的作家。成都出土的漢代畫像磚和畫像石繪畫精美,內容廣泛。

隋唐時期

隋唐時期,成都經濟發達,文化繁榮,佛教盛行。成都成為中國四大名城(長安、揚州、成都、敦煌)之三,農業、絲織業、手工業、商業發達,造紙術、印刷術發展迅速,經濟地位被稱為“揚壹益二”(即揚州第壹,成都第二)。“蜀繡”是中國三大名繡之壹,“蜀錦”被視為貢品珍品,產量居全國之首。成都是中國木刻版畫的發源地之壹。晚唐時期,大多數印刷品都來自成都。除了全國重要的菜市場和蠶桑市場外,成都還有壹個“草市場”,即分布在鄰近地區的鄉鎮市場。在唐代,作家聚集在成都,偉大的詩人如李白、杜甫、王波、魯、高適、岑參、薛濤、李商隱、陶勇和康舒都曾在成都短期居住。唐代,成都開發了開漠河池、百花潭等旅遊景點。貞觀年間,建元寺建在城北。唐朝時期改名為昭覺寺,被稱為“川西第壹叢林”。

宋元時期

宋元以後,成都是四川乃至整個西南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中心。宋朝時期,成都繁榮昌盛,經濟文化更加發達。絲綢業的規模擴大了,品種增加了。蜀錦的品種從唐代的10多種發展到宋代的40多種,能織出天馬、飛魚、花孔雀、如意牡丹等新花樣。成都每年上交的絲綢制品占全國上交總量的70%以上。成都的造紙術水平很高,唐朝朝廷曾規定國家圖書館的藏書必須用成都產的麻紙抄寫。唐宋時期,成都有專門的蠶市、藥市和花市。由於商業的發展,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出現在成都。北宋仁宗年間,在益州(即成都)設立官辦交子商行,由政府公開印制發行“交子”。北宋初年,朝廷在成都設立成都府,是成都府的路政公署。南宋寶祐五年(1257),元軍攻占成都。元二十三年(1286),元朝中央政府在成都設立“中國四川等省”,簡稱“四川省”。

明清兩代

明洪武四年(1371),明軍攻克明於震在重慶建立的大夏政權,並在成都設立四川承宣布政司,定都成都。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壹個兒子春竹被封為蜀王,宮殿位於成都,也就是現在的“皇城”。明崇禎十七年(1644),張率軍進入成都,自立為帝,稱成都為西京。隨後滿洲八旗進入四川,與張在成都展開激戰。清順治三年(1646),成都全城被戰火焚毀,此後五六年荒蕪壹片,四川省聯社遂遷至保寧府閬中。康熙年間,朝廷實施“湖廣填四川”移民,成都逐漸恢復生機,省會遷回成都。清代,四川外交部設在成都。皇帝還派四川總督和成都將軍到成都。清同治二年(1863),太平天國將軍石達開率兵入川,攻打成都失敗。清軍抓住了他,把他處死在成都的壹條小巷裏。

民國時期

清三年六月(1911),成都發起護路運動。時任四川巡撫趙爾豐引發的“成都血案”引發民眾起義,直接導致辛亥革命全面爆發,為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作出了不朽貢獻。10月27日,立憲派蒲殿軍宣布四川獨立,成立達汗軍政府,任四川總督。民國元年(1912)三月(12),成都軍政府與重慶蜀軍政府合並為四川軍政府,尹為都督,張佩玨為副都督。民國十壹年(1922),市籌備處更名為市公所。在此期間,四川大學、華西聯合大學等壹些現代教育機構在成都成立。民國十七年(1928),市公署正式改為市政府,國民政府將成都設為省轄市,繼續作為四川省省會。由於川軍派系混亂,從民國元年(1912)到民國二十二年(1933),成都陷入了長期的軍閥鬥爭之中。民國二十六年(1937),抗日戰爭爆發,中國沿海各類工礦企業、大學、文化團體遷往四川,四川省會成都成為中國大後方。如:中央陸軍軍官學校(黃埔軍校、陸軍軍官學校)於民國二十六年(1937)遷至成都北校場,直到國民黨戰敗撤出大陸才改址,歷時11年。除短期培訓課程外,10名學生從成都畢業,這是該校在內地培訓學生人數最多的學校。又如南京金陵大學、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山東齊魯大學、南京中央大學醫學院、畜牧獸醫系於1938前後遷至成都花溪壩,花溪壩被稱為大後方的“天堂”。民國三十三年(1944)6月,轟炸日本本土的美軍飛機從成都及附近幾個機場出發,出動900余架次,為抗日戰爭做出了突出貢獻。民國三十八年(1949),國共內戰結束,國民政府由重慶遷至成都,後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臺北時期(1952)撤銷行政公署,恢復四川省建制。成都壹直是四川省的省會。1989 2月,經國務院批準,成都經濟社會發展計劃單列為國家計劃,享有省級經濟管理權限,成為全國14個計劃單列市之壹(1993年國務院撤銷省會城市計劃單列);1994 2月25日,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發布通知(中編【1994】1號),成都市行政級別為副省級。

將此段編輯為成都歷史上的第壹段

都江堰水利工程建於公元前256年,壹直沿用至今。公元前61年,都江堰在林瓊開采深井天然氣用於制鹽、烹飪和照明。金淑,又稱“錦繡緞”,是世界上發明最早的錦緞。東漢時期的腳踏織錦機,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織布機。漢代成都是世界漆器工藝的中心和中國茶文化的發源地。唐代,成都是世界上最早發明和使用雕版印刷的城市。成都邊嘉的《達拉尼咒》、西川氏的《金剛經殘頁》和成都範尚的《家歷殘頁》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版畫。

西南交通大學軌道交通實驗室(2件)北宋時期,成都商人聯合發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政府在成都設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管理儲蓄的銀行“交子服務處”。公元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對《都江堰水規》進行了調查,這是中國最早的草案。蜀郡知府文翁在成都創辦了中國最早的地方官學“文翁詩詩”。漢賦四大家中的成都人司馬相如和楊雄奠定了漢賦的基礎。公元348年至354年,東晉常璩編纂了中國最早的地方誌《華陽國誌》。蜀國已故統治者孟昶親自書寫了中國第壹副春聯“豐年納余慶”。成都畫家黃泉開創了中國工筆花鳥畫派,雍容華貴的蜀國丹青皇後孟昶創建了“翰林畫院”,成為中國最早的皇家畫院。大約在1082年前後,趙崇左編輯了中國文學史上第壹部詞匯集,北宋名醫唐慎微編寫了中國現存最早的藥典。

在這壹段編輯成都的綜合實力

成都市人民政府將成都定位為中西部綜合實力最強、人居環境最優的重要中心城市。現在成都致力於打造中國中西部地區的金融中心,是中西部總部經濟的頭部城市。

天府廣場(65,438+00張)成都在電子信息產業、生物醫藥產業、化學工業、家具和鞋類制造業、動漫和傳媒產業、會展業、航空航天業、旅遊業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成都是國務院確定的中國西南地區科技、商貿、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樞紐,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國家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自古享有“天府之國”的美譽,擁有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200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成都,美國、德國、法國、泰國、新加坡、韓國、巴基斯坦等9個國家在成都設立領事館,榮獲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中國最具經濟活力城市、中國最佳商業城市等稱號。分別被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中國最佳旅遊城市”和“世界美食之都”,在蓋洛普咨詢公司開展的中國國際形象主觀調查中排名第三,被世界銀行評為中國內陸投資環境標桿城市,被《財富》雜誌評為2011全球最佳新興商業城市之壹。成都是唯壹獲得“中國會展名城”稱號的城市,會展規模和會展經濟規模均居中西部地區首位,成為全國五大會展中心城市之壹。

編輯此節成都經濟

成都是重要的商業城市之壹,在中國的外資零售商業數量名列前茅,包括春熙路、羅馬城、天府廣場、新南天地、建設路、光華、紅牌樓、荷花池、磨子橋和太升路。經濟社會快速健康發展,國際化水平不斷提高,社會文明和諧有序,人居環境持續改善,成都已初步成為西部大開發的引擎城市和引領西部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2010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55565438+3億元,同比增長15%;地方財政壹般預算收入526.9億元,同口徑增長36%;固定資產投資4255.4億元,同比增長10.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1.76億元,增長1.0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3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205元,分別增長11.7%和151%。這些數據在國內同類城市中處於前列,基本可以看出成都經濟的整體規模和良好發展態勢。作為我國中西部地區創業環境最好、生活環境最優、綜合競爭力最強的現代化特大中心城市,成都具有人居環境優良、市場輻射能力強、產業發展配套良好、基礎設施完備、金融服務完善、政務服務規範高效等比較優勢。成都良好的投資環境和巨大的商機吸引了國內外企業的廣泛關註,企業家紛紛到成都考察投資。成都實際利用外資和引進世界500強企業數量均居中西部第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