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南投縣GDP93.6億美元(約人民幣597.7764億元,按1美元=6.3865人民幣元計算)。
2012年,南投縣GDP達到95.0億美元(約人民幣606.7175億元,按1美元=6.3865人民幣元計算),在臺灣各市縣排名中位列第13位;人均GDP1.826923萬美元(約人民幣11.6676萬元,按1美元=6.3865人民幣元計算),在臺灣各市縣排名中位列第14位。南投縣GDP在臺灣各市縣排名雖然較低,但人均GDP卻高於1.5萬美元,已達到世界發達地區標準。 南投縣殊異的土壤和多樣的氣候條件,孕育出南投縣種類豐富的農特產品,臺地及丘陵地大都開發為茶園、荔枝園、香蕉園,或種植生姜、鳳梨及其它蔬果;高山和山坡地區,除林地外,也開墾種植茶樹、果樹、檳榔樹、花卉和高冷蔬菜。平地農田則以種植糧食作物水稻及生產園藝作物蔬菜和花卉為主。畜產類生產以養豬和雞為最多,水鹿和乳牛次之。
南投縣農業總產值約為2055000余萬元(新臺幣),包括農產作物產值1654000余萬元(新臺幣)占80.5%、畜產品產值393000萬元(新臺幣)占19.1%和漁產品產值7600余萬元(新臺幣)占0.3%。
南投縣農戶數49140戶,占全縣總戶數的34.6%,其中自耕農占81.3%,半自耕農占10.4%,佃農占8.3%,每戶農家耕地面積1.34公頃。農業人口235000余人,占全縣總人口546000余人的 43%,平均每戶農家人口數4.8人,相對高於全縣平均每戶人口數3.9人,全縣農業戶口數和農業人口數都有逐年減少的趨勢。 截至2005年底止,***登記工廠家數1326家。
截至2005年底止,***登記公司家數4678家,資本額58770百萬元(新臺幣)。 南投縣有大學2所、高中6所、高職5所、初中6所:
大專院校
暨南國際大學
南開科技大學(原南開科技學院)
高中 南投高中 中興高中 竹山高中
暨大附中 縣立旭光高中 私立五育高中
高職 南投高商 埔裏高工 草屯商工 水裏商工 私立同德家商 初中 縣立南投初中 縣立名間初中 縣立南崗初中 縣立三光初中 縣立草屯初中 縣立中興初中 三大產業就業人口
全縣勞動人口約為249000人,農業就業人口約有61000人,占25%;工業類就業人口約為76000人,占30%;商業和服務類就業人口約112000人,占45%。
平均就業人數
南投縣2006年平均就業人數達239000人,較2005年增加5000人約增長2.14%。
失業率比較
2006年失業率為4.20%,較2003年的5.30%下降1.10%,較2004年4.70%下降0.50%,較2005年的4.40%下降0.20%,失業率創5年來新低。
外勞情況
截至2007年9月底止,南投縣有“外勞”總計6037人,其中印度尼西亞籍2220人,泰國籍1737人,越南籍1488人,菲律賓籍592人。並設置“外勞咨詢服務中心”專責窗口,提供各項外勞相關業務服務。 南投縣高速公路、公路、鐵路等交通線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
高速公路
中部第二高速公路南投段 中二高南投段於2002年6月7日正式通車,南投路段北起彰化縣芬園鄉與南投縣草屯鎮分界點,行經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等鄉鎮,迄清水溪南岸雲林縣林內鄉止,長約35.39公裏,計有草屯、南投、名間、竹山四個交流道。 “國道”六號南投段(興建中) 自臺中縣霧峰鄉烏溪北岸的二高主線分出,往東沿烏溪經南投縣草屯鎮、國姓鄉、埔裏鎮、銜接東郊臺14線省道止,全長約38公裏,沿線起點與第二高速公路交會處設置系統交流道,沿線於東草屯、國姓、愛蘭、埔裏等地設置4處服務性交流道。
公路
基隆、臺北、臺中、高雄等地皆有臺汽客運開往南投;而彰化縣內的彰化、員林客運亦有公車可聯絡草屯、埔裏、竹山、集集、水裏等各大重要鄉鎮;或由臺中幹城站搭聯營公車也可分抵南投各地。
南投境內大眾運輸以彰化、員林、南投客運為主,草屯、南投市、埔裏、竹山、水裏為五大轉運站。草屯有多家客運可抵國姓、埔裏,埔裏則有南投客運發往廬山、霧社、清境農場壹線,竹山是往鹿谷、溪頭、杉林溪的大本營,水裏除有員林客運行駛新中橫沿線外,還有南投、豐榮客運北往日月潭、埔裏,南向地利山區,形成緊密的聯絡網。
中投公路(臺中-南投)由臺中市大慶街經大裏﹑彰化芬園進入南投縣,途經草屯、南投市等鄉鎮,道路為二到三車道,為南投縣北向重要快速聯外的幹道。 漢寶-草屯東西向快速公路為“六年國建”十二條東西快速公路的壹條,全長33.9公裏,路寬25米。其路線起自彰化福興鄉下漢寶附近,東行以隧道貫穿八卦山到南投縣過溝,跨貓羅溪,至與二高相交處的終點,並以匝道與臺14乙新線相接。 臺三線(臺北-屏東縱貫公路)由臺中縣霧峰經烏溪大橋進入南投縣,途經草屯、南投市、名間鄉、竹山等鄉鎮後,通往雲林縣林內鄉,道路寬度在7~30米,為南投縣丘陵地區與外聯系的幹道。 臺十四線(彰化縣彰化市-南投縣仁愛鄉)起自彰化市經途芬園鄉、草屯鎮、國姓鄉、埔裏鎮、仁愛鄉等鄉鎮,為上述鄉鎮與外聯系的主幹道,道路寬度為24米,在南投縣全長約19公裏,經臺14甲線,再連接臺8線後可進入花蓮縣境。 臺十六線為南投縣東西向交通重要幹道之壹。該路線西起於名間鄉臺3線232K處,經集集鎮、水裏鎮、信義鄉地利、合流坪,到丹大林業區,止於七彩湖,為新計劃中的新中橫公路。路寬在名間到水裏段為16米,信義鄉之後為6米。 臺十八線自信義鄉南部開始,行經高雄縣桃源鄉後進入花蓮縣卓溪鄉。為信義鄉與東邊的花蓮縣的聯絡道路,亦為玉山公園對外聯絡的道路之壹。 臺二十壹線為南投縣南北向交通重要幹道,縱貫南投縣生活圈的中央,北接臺中縣中橫公路天冷,南經過埔裏鎮、魚池鄉的日月潭、水裏鄉及信義鄉等鄉鎮。
鐵路
南投縣觀光鐵道由彰化縣二水鄉經過南投縣名間鄉、集集鎮、至水裏鄉車埕村,全長計29.7公裏。通稱為集集支線,火車通車初期以載運工程材料為主,不過隨後亦負擔起運輸沿線鄉鎮旅客、香蕉、稻米、水果和木材的功能,自1985年起因臺16線的通車,公路客運漸漸取代火車的運輸功能,因為火車沿線風景優美,因此,自1990年以後,逐漸轉為觀光旅遊導向的功能。
西部縱貫線鐵路雖未經過南投縣,但自彰化二水到水裏、車埕的集集支線鐵路,卻橫貫南投縣中部,並連接縣內各主要公路,是條便捷的交通線。
南投縣火車站圖冊圖片來源 南投陶
南投陶超過二百年歷史,在日據時期陶業達到鼎盛,成為南投縣特產之壹。 南投縣陶器常用成型技法有陶板、拉坯、模制、捏塑及泥條攀築等。 裝飾技法,如黏貼、鑲嵌、刮雕、壓印、刷化妝土及上釉等。 埔裏米粉
埔裏米粉質地紮實、口感順滑,是利用水煮的方式制作而成,所以又稱為水粉。埔裏米粉因水質佳、風和日麗、封殺少,所以用日曬風幹作為幹燥米粉的方法,此方法制作出的米粉口感甚佳。
鉆竹炭花生
成熟竹山竹材通過特殊碳化技術精煉成“竹炭”,它的組織細致、空隙多,碾磨成粉後成為竹炭粉。鉆竹炭花生是將飽滿渾圓的北港精選花生,裹上納米萃取的竹山竹炭粉加以低溫酥炸而成。
竹山黑糖番薯
竹山黑糖番薯在臺灣屬於特殊品種,生長在紅色土質坡地肉色紅潤,質地細密甜美。相傳清朝嘉慶君曾到竹山下坪訪視時,大啖番薯湯後贊不絕口,後人便稱竹山番薯為“皇帝薯”。竹山番薯與麥芽、黑糖壹起煉制,佐以溫火費時熬煮,內餡綿密,口感紮實。
竹山竹制品
竹山竹制品有:竹制女用手提包、拐杖、煙鬥、畫屏、模型、玩具、竹席、涼墊、躺椅、竹燈、果盤、器具、童玩,小自竹蜻蜓、竹笛、竹桌、竹屏風。
竹山竹美食有:竹筍套餐、竹筍湯、竹筍飯等美食。
南投特色美食圖冊來源 南投縣有玉山公園、太魯閣公園、日月潭、參山國家風景區的梨山風景區、八卦山風景區、合歡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奧萬大國家森林遊樂區、溪頭森林遊樂區、杉林溪森林遊樂區、清境農場、風櫃鬥、廬山溫泉、東埔溫泉、奧萬大溫泉、名間鄉冷泉、臺灣地理中心碑、惠蓀林場、丹大林道、水裏蛇窯、鳳凰谷鳥園、中臺禪寺、霧社、丹野農場、龍鳳瀑布、南投縣文化園區、九族文化村、南投酒廠、石杭峽谷、集集支線鐵路、鹿谷壹帶的茶園風光等旅遊景點。
南投縣風景名勝圖冊來源 南投境內古跡特多,號稱“前山第壹城”的竹山,為境內開發最早之地,有崇本堂、敦本堂及陳佛照公廳等精美大宅;而吳光亮開發中路時,更留下甚多軼聞、史跡,如八通關古道及道旁的“萬年亨衢”碣,集集鎮上的開辟鴻荒、化及蠻貊碣;其他如先人興學義舉的明新書院、藍田書院和 登瀛書院,供奉當地人信仰神明慚愧祖師的鳳凰山寺等,都成了珍貴的文化資產。
南投古書院圖冊來源